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前身為歷史系,始建於1984年,2002年改建為歷史文化學院,2013年5月更名為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
  • 創辦時間:1984年
  • 所屬地區:山東省聊城市
  • 學校屬性:聊城大學下屬學院
院系簡介,改革成就,所獲成績,優秀組織,

院系簡介

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前身為歷史系,始建於1984年,2002年改建為歷史文化學院,2013年5月更名為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學院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成就卓著,在省內外享有盛譽。現有教職工4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擁有博士學位者33人。教師中有曾憲梓教師獎獲得者、“齊魯文化英才”、山東省教學名師、山東省高校重點學科首席專家、山東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省部級以上專家,多人獲得山東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校教學名師、師德標兵和教學新星等榮譽稱號,13名教師入選聊城大學優秀人才“百人計畫”,4人在全校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2014年,學院榮獲聊城大學“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學院設有歷史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旅遊管理(山東省套用型人才名校工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和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教育部特設新型跨學科專業)3個本科專業,擁有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世界史”,招收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課程與教學論(歷史學方向)5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全日制在校生1070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為山東省高校精品課程,“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為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運河學研究院”為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近現代史”為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
近年來,學院在導讀式教學法、完全學分制、一元化多層面課程體系等傳統教學改革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中國傳統的學徒制培養方式,實施本科生導師制,舉辦師生讀書會,全方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形成了創新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教師總計主持山東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項目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先後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50餘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26項,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歷史》等權威專業雜誌發表論文300餘篇,在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等社出版學術專著近40部;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勵近百餘項,其中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1項、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5項,全國百部(篇)優秀社科普及作品獎1項。
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實力確保了人才培養質量。學生大學英語四級過關率達99%、六級過關率為47%。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歷史學專業學生考研錄取率在35%以上,最高超過50%。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製的《中國大學評價》高校專業排名中,歷史學專業列山東省高校同類專業第二位;旅遊管理專業強調理論與實踐並重,學生在全國大賽中屢獲佳績,其中在2012年5月舉行的微軟辦公軟體核心技能大賽(中國賽區)中獲得兩項團體冠軍、兩人獲單項冠軍,2人應邀赴美參加了世界總決賽,2013、2014年再創佳績,獲得了多項一等獎。
學院重視校外智力資源的引進,與北京大學、台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名牌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繫。張豈之、劉家和、馬克垚、張廣智、於洪君、劉新成、王子今、郭小凌、侯建新、陳志強、魏堅、虞和平、郭世佑、李紹先、高毅、羅志田、桑兵、歐陽哲生、張士閃、汪詩明、張玉法、艾愷、夫馬進、泰萊尼等數十位國內外著名學者受聘為學院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他們定期前來講學,指導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在學科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今後,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仍將緊緊圍繞學校套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工程,堅持“讓學生滿意、使家長放心”的人才培養理念、“有所不為、有所必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專業學科發展思路,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打造特色鮮明、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學院而努力奮鬥!

改革成就

20多年來,歷史文化學院的歷屆領導致力於教學改革,在教材建設、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與手段的創新方面,均取得了斐然的成績,創下了多個全校乃至全省的“第一”:第一次提出了“高校歷史專業一元化多層面課程體系改革方案”;第一次採用了導讀式教學法;第一次將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和網站)套用於課堂教學;第一次實行完全學分制和導師制。這些第一次引發了全省高校歷史專業教學的一場“革命”,山東省教育廳主要領導及兄弟院校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00年,歷史學專業被教育廳確定為山東省唯一的“省級高校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歷史學)。2001—2002學年,《世界史創新體系建構》分別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中國古代史教學內容改革》和《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教材)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高師歷史專業綜合教學改革》又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該院教師研發的《世界古代史多媒體教學光碟》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師範大學、濟南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太原師範學院、唐山師範學院、臨沂師範學院等省內外高校相關課程的任課教師借鑑、採用。2002年“五一”前後,光碟的研製者還應邀兩次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製作、演示多媒體課件《文藝復興》,受到李嵐清同志的好評。
全方位的教學改革極大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在聊城大學舉辦的全校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中,歷史文化學院的教師獲得了四次一等獎。學生學風紮實,考研氛圍濃厚,近年考研上線錄取率均在40%左右,最高超過50%。考取的學校有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名牌高校。分配到中學任教的本院畢業生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許多畢業生成為業務骨幹,走上了領導崗位。

所獲成績

20多年來,歷史文化學院高度重視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鼓勵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學院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歷史研究》等學術雜誌發表論文300餘篇,在商務印書館出版學術專著近50部,主編和參編國家級和省級高校教材9部。1999年和2004年,歷史文化學院教師兩次榮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填補了聊城大學文科教師在此獎項上的空白。另外,該院教師還獲山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5項,山東省教育廳一等獎2項,三等獎多項。1999年,該院教師獲得國家社科規劃辦科研立項,這是聊城大學文科教師第一次單獨承擔國家級重點社科項目。2002年,在聊城大學優秀科研論文評選中,歷史文化學院獲得了全校文科12項一等獎中的6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科研實力。目前,該院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山東省社科規劃辦重點課題2項,山東省教育廳社科基金課題多項。

優秀組織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學生會
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社團聯合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