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牆(1070),初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東昌衛指揮僉事陳鏞改土城為磚城。
,一百零九步。,頂寬二丈,基厚三丈,深二丈。內牆用三合土夯注,外牆用巨型磚石壘砌。城設四門,東為“寅賓”,南為“南薰”,西為“納日”、北為“鎖鑰”。城門上築門樓,外置瓮城。南、東、西瓮城為扭頭門,南門東向,似鳳頭;東西門南向似鳳翅;北門北向,似鳳尾,故有“鳳凰城”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古城牆遺址
- 始建於:宋熙寧三年
- 城牆周長:七里
- 高:三丈五尺
古城牆遺址,發現古城牆遺址,
古城牆遺址
四城門樓皆歇山重檐。城牆東北原有望岳樓,西北有綠雲樓,尤為壯觀。明萬曆七年(1579)增修敵樓二十七座,垛口二千七百餘個。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城牆現僅存基址,牆面早已拆除,輪廓依然清晰。
發現古城牆遺址
9月22日上午,記者在古城區東南角看到,古城牆雖然僅存基址,但是保存比較完整,且輪廓非常清晰,包括板築的痕跡、固定板的串槓的痕跡都十分明確,並且還發現了排水設施。據了解,古城牆的內牆用三合土夯築,即將石灰、泥土混合後,用糯米汁澆灌進行粘合,所以古城牆十分堅硬。在古城改造施工過程中,在計畫重建角樓的古城區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和古樓南首均發現了古城牆的基址。
據市文物局副局長孫淮生介紹,古城城牆始建於宋熙寧三年(1070年),當時為土城,至明洪武五年(1372年)築為磚城。古城城牆周長3.5千米,高約11米,牆體厚度上寬6餘米,底寬9餘米。城牆上還築有馬面敵樓,用於觀察敵情、夾擊攻城之敵。1947年聊城解放後,城牆牆面被拆除,僅存基址。後在古城牆基址上,開闢為環繞古城的道路。
孫淮生稱,古城城牆的發現,為研究宋代建城以及明代修築磚城提供了重要依據,對古城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聊城旅遊業的開發賦予了更深的文化內涵。
據了解,發現古城牆後,文物部門和建設部門非常重視,並立即協商在施工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護古城牆遺址。為了保護古城城牆,古城改造方案將進行部分修改,計畫將重建的角樓和古城牆遺址進行有機結合,將古城牆最大化展示在市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