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龍雲,漢族,是一名離休的老幹部。省吃儉用19年資助32人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龍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離休幹部
主要事跡,事跡簡介,
主要事跡
離休幹部省吃儉用19年資助32人讀書
事跡簡介
這位87歲的老人是一名正處級離休老幹部,按照待遇標準,他應該生活得很“滋潤”,但他的情況卻有些另類——家中83歲的老伴癱瘓在床需要治療照顧,他每天上午9點以後出門撿廢品,下午5點以後去菜市場買“收尾菜”……他甚至不是4個兒女眼中的好父親,但他卻被更多的人認可為一個好人。在19年的時間裡,他用省下的離休金及變賣廢品的錢,先後資助了32個孩子上學。
走進耿龍雲老人的家,有點難以下腳,屋子不足60平方米,擺滿了老人撿回的東西。小屋內,已無知覺的老伴躺在床上。
客廳門後掛著一個紅色的包,裡面是一沓沓的信件,有受資助的孩子寫給老人的信,也有政府部門的感謝信。一張泛黃的信箋上,記錄著32個孩子的名字。“張桂元,資助20次,6000元”“邢玉芳,資助1次,800元”……總計16萬元。
老人的桌上擺著一份報紙和一個放大鏡。老人說,當兵的時候訂了一份報紙,邊看邊學字,硬是成了半個文化人。
“小時候讀書還讀幾年呢,有一天我爸說家裡沒錢,別去上學了。從那之後,我就輟學在家,上山砍柴,在家幫著帶弟弟。”老人說,沒上成學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就當那些娃替我上學了”。
1992年,老人在報紙上看到希望工程“1+1”結對救助貧困學生活動的報導,於是立刻與希望工程聯繫,堅持資助。
吃的是人家賣不動的菜,水果也撿便宜的、爛的買,襪子補得已無法再補……老人的女兒流著淚說,父親不是一個好父親。“任何一個兒女都看不下去自己的父母過這樣的日子,如果是條件不允許就算了,他和我母親原本可以生活得更好。”
兒女們知道父親助學的事情是在2005年從廣播中聽到的。2005年,北京廣播電台發起了“治多倫一畝沙地,還北京一片藍天”活動。老人捐助3850元共支援110畝地,但這錢如果寄給電台的話,需要花35元的手續費。“那不就少了一畝地嗎?”老人硬是一路打聽步行一個多小時把錢送到台里。隨後老人的捐助事跡被報導出來。
老人說,兒女們不理解,覺得他生活得苦。“但是我不覺得苦,這是無所謂的事,小時候的日子比現在苦多了,我一生都這樣過慣了。(捐助)並沒有影響我的生活。”
記者問有沒有受捐助的人來看望他,老人說有,但不多,寫信來的人多。“捐的小學生有些可能國小畢業就不上了,後來捐的中學生,有些畢業就出去打工了,也就失去聯繫了……嗨,咱不能左右人家的活法呀,再說大老遠地來一趟也費勁,咱又不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