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飈之問

“耿飈之問”是中國共產黨黨史上一個有名的典故。

典故來源,典故討論,

典故來源

據紀實性黨史宣傳月刊《世紀風采》雜誌2015年刊文介紹,1991年,已經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崗位上退下來的耿飈,重返半個世紀前戰鬥過的陝甘寧隴東某縣。晚飯後,他住的招待所外忽然人聲鼎沸,黑壓壓來了一群“告狀”的老百姓,訴說他們對一些縣鄉幹部的不滿,怎么勸說也不肯離開。耿飈隨後召集省地縣的幹部作了一次談話。他不批評、不責備,卻講了一件往事。
50年前,耿飈任副旅長的一二九師三八五旅就曾駐紮過這裡。當時,一個戰士損害了當地民眾的利益,旅部決定按紀律槍斃他。老百姓知道後,也是黑壓壓來了一大群人,為這個違紀的戰士求情。
耿飈對父老鄉親們說,紀律是必須堅決執行的。於是老百姓都跪下了,哭著說共產黨都是好人,就饒了這個戰士,讓他戴罪立功,上前線多殺幾個鬼子吧!耿飈反覆說明八路軍的軍紀,可老百姓一個也不起來。
最後,耿飈只得流淚接受了民眾的要求。講到這裡,耿飈激動地大聲問道:“現在,我要問問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這就是“耿飈之問”。此問可謂振聾發聵,撼人心弦。此後,“耿飈之問”也就成了黨員幹部在處理幹群關係時時常會想起的一個問題。

典故討論

山東省委機關報《大眾日報》就曾於2014年7月刊文討論“耿飈之問”。文章寫道:“我們要用增進對人民民眾的深厚感情來真正回答‘耿飈之問’。培養和增進對民眾的感情,不是嘴上說說,喊喊口號,表表決心,寫寫心得,而是要端正態度、鋪下身子,真正從思想上、身體上、行動上融入到民眾中去,這樣才能收穫民眾的感情和信任。”
山西省委機關報《山西日報》也刊文《領導幹部應該多想想“耿飈之問”》討論這一問題。文章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每個黨員幹部都是黨和政府同人民民眾之間的‘感測器’,人民民眾往往以他們身上積極或消極的變化,來評判黨風政風行風的好壞。黨員幹部同民眾的距離近一分,我們黨回答‘耿飈之問’就多了一分底氣,‘塔西佗陷阱’就遠離我們一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