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燎原

耿燎原,男,1954年出生,河南淇縣人,1970年12月入伍,歷任總參通信部政治部宣傳處處長、總參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重慶通信學院政委、總參通信部政治部主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政委,2010年12月任總參政治部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耿燎原
  • 出生地:河南淇縣
  • 出生日期:1954年
  • 職業:2010年12月任總參政治部主任
相關信息,重要言論,

相關信息

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十八屆中央紀委委員。

重要言論

2009年11月27日,是毛澤東同志為新中國我軍第一所工程技術類綜合性院校——軍委工程學校題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60周年。60年滄桑,60年輝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題詞精神,始終成為軍隊院校辦學育人之魂,成為一代又一代學員奮發學習、勵志成才的巨大精神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作為軍委工程學校的傳人,結合學習胡主席關於大力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重溫毛澤東同志為軍委工程學校的題詞精神,我們深深感到,始終堅持軍隊院校正確的辦學方向,堅定學員崇高的價值追求,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鍛造大批“捨己救人模範軍官”孟祥斌、“抗震救災英雄戰士”武文斌式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推動軍隊建設又好又快發展,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是堅定學員崇高價值追求的根本前提
軍隊,是執行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教育,是為一定階級培養人才的社會活動。“培養什麼人、為誰服務”,是軍事院校辦學育人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它從本質上決定了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歷史是深刻的教科書。1924年,國共兩黨以“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危亡”為宗旨,合作創辦了著名的黃埔軍校,曾經造就了許多具有“愛國、革命”精神的人才。1937年,中國共產黨創辦被譽為“革命熔爐”的抗日軍政大學,先後培養了20多萬軍政幹部,為奪取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和建設新中國做出重大貢獻。1949年春,當人民解放軍即將渡江南下時,根據毛澤東主席的提議,中央軍委決定籌辦軍委工程學校。開學典禮前夕,毛主席揮毫寫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九個大字。毛主席給軍委工程學校的題詞,指明了新中國軍隊院校辦學育人的根本方向和軍校學員學習成才的人生航標。
毛澤東同志在闡述軍隊性質時指出:“緊緊地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這個軍隊的惟一宗旨。”用黨和軍隊的根本宗旨,為一所新生的軍事院校題詞,寄託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軍隊院校的殷切希望,那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把學校辦成人民的大學、社會主義的大學。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形勢任務,賦予軍隊院校踐行我軍宗旨嶄新的時代內涵,這就是要用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學員,用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來激勵學員,把革命軍人政治信念和價值取向統一起來,把我軍優良傳統和時代要求統一起來,培養造就具備堅定的為人民服務思想、過硬的為人民服務本領、自覺的為人民服務行動的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為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提供有力支持。
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堅定學員崇高價值追求的時代要求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是毛澤東同志在革命戰爭年代中概括出來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既是一種政治立場、人生態度、終極理想,又是永恆的價值追求。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價值追求越來越呈現多元多樣的特點,但“萬變不離其宗”,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時代怎樣變化,我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能變。胡主席關於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論述,鮮明地回答了聽誰指揮、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的根本問題,是我黨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最根本的體現,也是官兵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最重要的價值標準和道德規範。堅定學員崇高的價值追求,就必須大力培育學員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如何幫助學員把個人的價值與社會的價值相統一,個人的價值追求與黨和人民的價值實現相一致,是學員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首要的和根本的問題。每個人生活在世,都有自身的利益需求和價值追求,關鍵是需要調整好自己與社會、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人總是歸屬於一定社會群體的。為他人服務,為社會奉獻,為人類造福,不僅與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實現不相衝突,而且還是自我完善、自我實現的根本途徑。只有把個人的價值追求同黨和國家的價值取向有機統一起來,把個人理想融入國防現代化建設事業,才能得到更高的社會價值認定。我們應當引導學員正確認識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自覺樹立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思想,努力在黨和人民的價值實現中,在國家和軍隊的價值實現中,完善自我,升華自我。
軍校學員很多既是軍人,又是大學生,這種雙重角色定位對學員核心價值觀培育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作為當代中國大學生,追求知識、追求真理,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並武裝自己,是應有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軍校學員首先是軍人,然後才是大學生。軍校學員光榮的軍人角色,決定了其自身要求要更高、更嚴。軍校學員是我軍未來建軍治軍的棟樑之才,肩負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和平勞動、捍衛國家主權、捍衛國家發展利益的神聖職責。軍校大學生的雙重角色定位,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觀形成,既是價值認知過程,也是價值實踐過程。這種價值實踐活動,貫穿于軍校生活的始終,滲透于軍校大學生學習、訓練、日常養成、部隊實踐的各個方面。因此,要教育學員不斷增強軍人意識,自覺加強軍政訓練,不斷提高軍人素養,勇敢地肩負起富國強軍的神聖使命。
應當看到,新形勢下軍校學員的生源呈現多樣化特點,既有地方高中生,又有現役士兵,生活經歷、家庭環境、個性心理特徵等也各有不同。這就要求軍人核心價值觀培育中,準確把握學員價值觀形成的鮮明個性和具體形態,充分考慮院校培訓任務的綜合性、培養目標的多樣性和學員成長的階段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要把握學員不同時期、不同培養階段,思想變化呈現出的不同特點和規律,如入伍入學階段,價值取向多元,軍人意識淡薄,行為規範較差;基礎教育階段,思想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較強的特點逐步顯現;畢業實習階段,思想比較活躍,更多地考慮分配去向等問題,科學設定培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實踐養成途徑,因勢利導,層層遞進,形成規範化、常態化的運行機制,增強培育工作的實效性。
夯實履行使命的過硬本領是堅定學員崇高價值追求的有力支撐
軍隊與宗旨共生,與使命同在。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是歷史的具體的。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關鍵靠人才。作為我軍未來建軍治軍傑出人才生長的源頭,院校必須始終堅持人才培養的高起點、高質量,促進學員全面發展、全面成才,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後勁,為堅定學員崇高的價值追求提供堅實有力的知識基礎、素質基礎和能力基礎。
努力培養學員複合的知識結構。現代戰爭是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軍事指揮員必須具備寬厚的知識基礎,具備能夠把各種知識轉化為軍事套用的意識和本領。正如鄧小平同志強調的:“現代戰爭需要多方面的知識,天上、地下、陸上、水下,包括通信聯絡都要懂得,當個連長,不是過去的連長,當個團長,不是過去的團長,要有知識。”不斷加強通識教育,既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也傳授軍事知識,還要加強人文社科知識的教育。加強內部教育資源整合,著力構建理、工、軍、文、管相互支撐、有機融合的綜合化學科環境,形成合力培養學員複合知識結構的良好平台。
努力夯實學員多樣化的能力基礎。新世紀新階段,胡主席賦予我軍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光榮使命。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要求我軍必須充分發揮戰鬥隊、工作隊、宣傳隊的職能作用,軍事人才在具備打贏戰爭的核心軍事能力的同時,還要具備完成處突維穩、抗災救災等多樣化任務的能力。加速推進院校教育轉型,科學構建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確保人才培養適用對路。主動順應軍隊建設規律、高等教育規律和人才培養規律,堅持走開放辦學之路,推行院校之間、院校與部隊之間、院校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和聯合培養,使學員在了解部隊、認識社會中,實現課堂與多樣化戰場的接軌。
努力鍛造學員突出的信息素養。堅持依靠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走機械化和信息化複合發展的道路,切實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是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要求。必須瞄準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前沿,著力培養能夠領導我軍信息化建設、指揮信息化戰爭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信息人才。堅持把信息素質擺在人才培養的突出位置,進一步加大信息知識傳授、信息技能培訓以及信息作戰理念確立的力度,著力培養學員信息制勝的思維方式和素質能力,時刻保持對信息的敏銳感受力、持久注意力和準確判斷力,切實具備嫻熟運用信息科學知識和技術分析處理作戰訓練問題的能力,努力夯實信息化條件下尤其是複雜電磁環境下作戰訓練的信息素質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