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縣新江鎮有座千年歷史的耽石院,明嘉靖三十六年《翁源縣誌》載:“耽泉去縣西北三十里,山下有巨石,鳴泉瀉落,珍木幽禽,唐時有僧杖錫於此耽玩不捨因名耽石,宋余襄公磨崖大書,記刻尚存。”
千多年前,這裡山巒重疊,古木參天,珍禽出沒,古猿啼聲,甘泉四溢,花草留香。唐宣宗李忱大中三年(849),僧人法光來這裡探視,發現此地山水奇特,遂決定在此發展佛業,又組織人員劈山蔭,量地開基,築室隱居。正因為這裡僻靜、雅致、清幽、潔淨,礤空一帶的山稱為淨源山,佛家居室命名為耽石寺,叮咚之泉則命名為耽泉。說起這泉也鮮為人知,夏雨滂沱流不濁,旱冬臘月源不斷,虛寒之人飲不咳,實熱之人嘗覺清,故引得各地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前來此地進香參拜,老幼攜壺裝清泉,姑娘泉邊留倩影。宋開寶初(968)耽石寺曾一度荒廢,大中祥符(1016)耽石院新任主持慧周、擅越和學子梅鼎臣、梅佐、余靖、巢迪、黃正、黃式等人重建耽石寺。不久,和尚們把耽石寺騰出讓給學子們攻書,僧人自去淨源山建新寺,從此,耽石寺就成了耽石院,由佛家弘法頌經之所變成學子學文攻書之堂。
聖元年(1024),余靖、梅鼎臣中進士,天聖五年,梅佐、巢迪、黃正和黃式又中進士,一時間,耽石院成了名人學子成就功名的的吉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