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

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

《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是2020年8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偉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
  • 作者:劉偉冬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定價:98 元 
  • ISBN:9787520168625
  • 字數:196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浪漫主義運動中思想最為深刻的當屬德國思想家,例如哈曼、赫爾德、耶可比等。在國內已經有不少關於赫爾德、萊辛以及哈曼的論文、譯著出現甚至出版,但是作為浪漫主義重要思想家之一的耶可比在國內學界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缺憾。
為了克服知性哲學(包括啟蒙哲學)的虛無本質,耶可比提出了自己獨特的直接性哲學。他對知覺(Wahrnehmung)這一單詞做了德語詞源上的分析:Wahrnehmung由兩部分構成,即Wahr和Nehmung,前者意指真實,後者意指接受,由此知覺有“接受真實”的意思。在耶可比那裡所謂的知覺具有實在的意義:事物本身向知覺敞開它的實在性;無疑知覺接受了它。耶可比通過知覺將事物自身實在的內容接納進來,這對雅可比來說產生了一個問題:主體與對象在知覺中相遇時最為原初的關係是如何的呢?在耶可比那裡,主體與對象最為本源的關係是在意識中直接相遇,主體通過感官直接把握到外在世界的實在性,在這個過程里是沒有時間的變化,沒有知性的邏輯過程參與其中的。“我與你”(耶可比親切地把主體稱之為我,把認識對象稱之為你)相互敞開,彼此把自己實在的內容展示給對方。這表明耶可比的實在論不是以單純的主體或者客體為基礎,而是以“我與你”兩者之間的關係為基礎。主體與客體的直接性關係就是一切知識客觀性的本源,他寫到:一切確定性的源泉,你在!我在!我們無法從這一前提繼續向前追溯,因此“我與你”的直接性的關係是根本性的。近代哲學的認識論沒有走出主體決定客體或者客體決定主體的牢籠,但是雅可比卻給出了第三種答案。耶可比的第三種思路可以說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遺憾的是,耶可比的新方案在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直到二十世紀他的思想才由奧地利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系統地發展為對話哲學。
間接性哲學不僅表現為人的認識的虛無性,同樣會導致人的道德的虛無與無自由,為此耶可比試圖建立自己的道德學說以便克服間接性哲學導致的問題。耶可比在與孟德爾頌爭論的過程中提出了跳躍這一概念,他指出為了從知性的邏輯鏈條的無限性的束縛中升騰出來,精神具有做出跳躍的必要性。
耶可比哲學雖然因其非系統性而飽受詬病,但是如果從他的哲學洞見來看,我們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天才性的哲學家。耶可比的思想必須受到重視,不僅因為他思想本身的價值,而且在於如果缺少了他,我們就很難理解後續哲學家思想的淵源。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耶可比對間接性哲學的批判
第一節批判的緣起——泛神論之爭
第二節耶可比對斯賓諾莎哲學的批判
第三節耶可比對康德先驗哲學的批判
第二章耶可比認識論中的直接性哲學
第一節耶可比對理性(知性)的第二種批判
第二節認識的真正使命
第三節耶可比對知覺的理解
第四節“我與你”
第五節耶可比對信念的解析
第三章耶可比道德形上學中的直接性哲學
第一節跳躍
第二節耶可比後期哲學中的理性概念
第三節信仰感的產物——自由
第四節耶可比論法國大革命
第四章耶可比直接性哲學的最高本質
第一節愛的哲學
第二節耶可比論神性
第五章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與德國觀念論
第一節耶可比的直接性哲學與黑格爾哲學的開端
第二節費希特、耶可比與無神論之爭
第三節虛無與實存——論後期謝林的存在論及其意義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早期耶可比論市民自由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