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閘,全稱新開河耳閘樞紐,位於天津市市區海河分洪道新開河上遊河口處。是天津市區第一座水利工程。始建於清代,後經多次改造。
現代耳閘樞紐,包括新、舊兩閘,舊閘僅作為文物及人行橋使用,新閘門位於舊閘後端。
耳閘建成後,曾為汛期分洪,平時擋水、通航和促進天津的水利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閘
- 全稱:新開河耳閘樞紐
- 地理位置:河北區李公祠大街盡頭處
- 控制水系:海河分洪道新開河
- 建設時間:清代、1919年、2006年
工程背景,工程概況,舊閘,新閘,工程建設,工程效益,工程文化,
工程背景
耳閘所在位置上游,是海河幹流起點(《天津通志·水利志》所記,《天津通志·地理志》則認為起點在下游三公里處紅橋區三岔河口南運河與北運河匯流處),是為子北匯流口(子牙河與北運河匯流處)。由於海河流域自然特點,河道上大下小,宣洩不暢,所以在歷史上海河流域的 洪、澇、旱、鹼等災害頻繁發生,清鹹豐十一 年(1861)至光緒十六年(1890)洪水災害多次發生。據載,1963年9月30日耳閘發生歷史最大泄洪量381立方米/秒,相應閘上水位6.32米,閘下水位3.47米。
清光緒十九年(1893),由天津北運河與西河(子牙河)匯流處下游左岸始至歡坨西南(南孫莊東北)處所挖之新河,稱為新開河。新開河流至與金鐘河相接處長13.2公里。新開河為複式河床,由於取土使河深槽已不規則,堤距100~80米,於外環線大橋附近有引灤輸水暗管埋設穿新開河左堤走左灘地於新開河水廠分線穿深槽和右堤進水廠,主線仍沿左灘至耳閘出新開河送水於西河水廠。新開河的開挖原本意是代替金鐘河上段,故兩河為一體,在運用價值上是承泄北系來水,分擔海河洪量,增強天津市的度汛安全。耳閘,是海河分洪河道新開河的首閘工程。
工程概況
舊閘
耳閘舊閘,位於天津市區,河北區李公祠大街盡頭處,在新開河上遊河口。新開河的開挖是為分泄北系洪水,曾在河口處建砌石滾水壩,復於1919年在此滾水壩的基礎上,幾經改造始為現在的開敞式砌石結構節制閘。該閘原設計泄洪流量220立方米/秒。相應閘上水位5.5米。共18孔,其中,中孔14孔,邊孔4孔為溢流孔,中孔每孔淨寬3.05米,邊孔兩孔淨寬4.18米,另兩孔淨寬4.62米。
1972年改為直立平板鋼閘門,1981年,將木疊梁改為直立平板鋼閘門,增設鋼排架及兩台電葫蘆。耳閘右側建有船閘1座,船閘上下閘門原為立軸旋轉閘門,1972年改為直立平板鋼閘門。閘室長115米,閘室寬8.6米,閘室底設計高程0米。耳閘因年久失修,雖1989年對節制閘翼牆進行加固,但船閘護坡脫空,尤以閘基下沉嚴重(1991年實測閘底板高程為-0.859米(大沽),比建閘時下沉2.78米),不能承擔分洪任務,已在海河幹流治理規劃中考慮重建。2002年拆除閘門與控制室,僅留閘橋,已經停止使用。
新閘
2002~2006年,耳閘拆除重建。新耳閘工程位於天津市新開河老耳閘下游61.5米處,是海河幹流中唯一的分洪口門。為二等工程二級建築物,由分洪閘、船閘、和原耳閘三部分組成。為開敞式水閘,分洪閘與船閘一體布置。共設7孔,右側一孔為船閘,寬8米,其餘6孔,每孔淨寬6米。設計泄流量200立方米/秒,相應閘上水位5.54米 (天津市大沽高程、下同) ,閘下水位4.55米。工程總體布置採用防洪閘與船閘一體正交方案:船閘上閘首與分洪閘一體布置,船閘閘室與分洪閘正交布置。新建耳閘造型獨特,結構新穎,外檐鋁塑板和玻璃幕牆的有機結合,大理石立柱和不鏽鋼欄桿的襯托,兩側建有控制樓。
工程建設
在河北區的北運河與新開河交匯處建有一座分流北運河水的泄洪閘,起著泄洪閘和連線新開河兩岸重要交通通道的雙重作用,因閘址位於河岸,如人之耳,俗稱“耳閘”,聞名於津門。
據文史資料記載,清光緒7年(1881年)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上奏朝廷稱:清同治、乾隆年間開挖的5條河道已經淤塞,洪澇之災重新威脅天津,提出在堤頭地區開挖新河,以疏減海河壓力。清光緒19年(1893年)春破土動工,並在河口堤頭建一壩一閘,這就是耳閘。1919年2月耳閘重修,由海河工程局外籍工程師平爵內設計,是天津第一座水利工程。耳閘有18孔,設計泄洪流量220立方米/秒;右側建船閘一座。船閘岸邊建有幾座歐式平房,由船捐局使用。
1981年、1972年、1989年曾維修加固。2002~2006年,耳閘拆除重建。
工程效益
耳閘主要功能為平時擋水防洪、汛期分洪。建成後,1921和1924年天津兩次大水,海河安然無恙。1963年9月30日耳閘發生歷史最大泄洪量381立方米/秒,相應閘上水位6.32米,閘下水位3.47米。老耳閘樞紐工程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為汛期分洪,平時擋水、通航和促進天津的水利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程文化
耳閘地區,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它既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天津河北區奧運火炬傳遞起跑點,又是具有紀念天津防洪、航運歷史意義的文化旅遊聖地。
此外,在耳閘旁邊還有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紅橋區子牙河南路東北側北運河上的“北開渡口”,亦稱“小渡口”。清同治四年(1865年)因附近修築炮台,改為“炮台渡口”。清末,天津歷史上第一家紡織企業——恆源毛紡廠建成後,習慣稱為“恆源渡口”,又因臨近耳閘而稱“耳閘渡口”,其渡河方式已由船渡改為浮橋,但人們習慣仍稱其為“渡口”。浮橋由坡跳、橋樁、水鼓組成,長95米,寬3米,兩側有扶手,日渡客量達7000人次。新紅橋、辛莊橋建成後,“北開渡口”的客流逐漸稀少。
隨著海河綜合開發的全面推進,由呈船形的新耳閘與老耳閘共同組成的耳閘公園,成為海河上游的第一座公園,也是海河邊面積最大的公園及重要景觀之一。如今,耳閘公園主要分為河岸景觀區、地質公園展示區、文化休閒活動區及地質學會紀念廣場幾個部分。整個園區遍植喬木、花冠、綠草,成為天津北部城區供市民休閒的城市“綠肺”。在耳閘公園附近還有一座長約46.8米、高約15米、寬約12米的漢白玉仿明代石舫,它與不遠處的“天津之眼”摩天輪遙相輝映,共同構築了海河邊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