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破傷風:常見於慢性中耳炎感染,或外耳道受傷感染。是一種特殊類型破傷風。破傷風(Tetanus)是傷口中感染了破傷風桿菌,並產生外毒素,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暫時性功能改變的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源性破傷風
- 患病部位:頭部
- 相關疾病:破傷風 新生兒破傷風 金瘡
- 相關症狀:耳源性破傷風 手術後破傷風
- 所屬科室:急診科
原因,檢查,鑑別診斷,緩解方法,藥物保健,護理保健,飲食保健,預防保健,
原因
常見於慢性中耳炎感染,或外耳道受傷感染。
檢查
臨床表現較為特異,尤其症狀典型時診斷不難。檢查部位主要有耳、鼻、咽拭子細菌培養 耳鼻咽喉CT檢查 頸項強直 膝反射
鑑別診斷
手術後破傷風是由於手術感染的破傷風,是破傷風的一種。
臨床表現較為特異,尤其症狀典型時診斷不難。
緩解方法
藥物保健
①抗生素:青黴素G,成人每日240~640萬單位,分3次肌注或靜脈滴注。過敏者選紅黴素,成人每日1.5克,靜脈滴注。如傷口分泌物培養伴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則加用苯唑青黴素,或先鋒Ⅵ號。②破傷風抗毒素與免疫球蛋白:破傷風抗毒素(T.A.T),入院時即用3萬單位,1次稀釋後靜脈滴注。用前需作皮試,皮試陽性者用脫敏法肌注。或選用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HTIG),優點是無過敏休克反應,劑量3000單位,肌注或靜脈滴注。③靜脈輸液:維持靜脈通道及供給營養與水分。④止痙劑:安定,成人每次10毫克,每4~6小時1次,肌注或靜脈注射。抽痙頻繁者,臨時輪流加用氯丙嗪,或異丙嗪,成人25毫克,肌注。或用苯巴比妥鈉,成人0.1克,肌注。⑤驅蛔蟲:入院後即驅蟲,以免蛔蟲上竄,誘發抽痙。為便於吞咽,選用驅蛔靈糖漿,成人每日3克,連服2日。⑥腦水腫治療:昏迷者用20%甘露醇,每次每公斤1克,靜脈快速滴入,必要時6~8小時1次。⑦高熱者物理降溫;喉頭分泌物多者或發生過喉痙攣者,氣管切開吸痰供氧。⑧中藥治療:可用五虎追風湯,存命湯,玉真散等方劑。
護理保健
①臥床休息,保持安靜、避免強光、強聲及振動刺激。②專人監護,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抽痙。③記錄每種止痙劑用後控制抽痙的時間,以便選出最有效的一種,並及時使用控制抽痙。④不得經常翻動身體,減少刺激。⑤待能張口時注意餵養,防止因嗆咳誘發喉痙攣。⑥入院時應即刻用T.A.T及止痙劑,症狀略控制後馬上擴創,清除創口異物,並送厭氧及需氧菌培養。創口用雙氧水濕敷,並敞開傷口引流。⑦因張口困難吞咽不便,禁用口服片劑,以防因嗆咳誘發喉痙攣。凡屬必須口服者必需研成細末,用水溶解後服用。⑧加強靜脈中營養輸入,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飲食保健
病情較輕尚能張口者用高熱量流質或糊狀流質。牙關緊閉者應禁食,靜脈輸液如高滲葡萄糖、脂肪乳劑,多種維生素,白蛋白等。禁插鼻飼管以避免異物刺激鼻咽、喉咽部誘發肌痙攣及喉痙攣。待牙緊閉消失後給予高熱卡流質或半流質。恢復期時恢復普通飲食,如魚肉、雞蛋、牛奶等高蛋白飲食,食品均需切細使易咀嚼及消化。發病期牙關緊閉無法食療,而恢復期食療可用蛇羹:以線狀蛇肉煮成羹,加各種調味品飲服。或用桂圓煮蹄胖:桂圓肉20克,2斤重蹄胖1隻,洗淨,加水和酒適量,再加醬油、鹽等調味品,悶煮至酥吃肉及湯。或用清蒸甲魚(即鱉):甲魚1斤左右1隻,洗淨去內臟,加水和酒適量,放蔥,鹽,姜少許,共煮或蒸酥,吃甲魚及湯。
預防保健
①有動免疫。破傷風類毒素:每次0.5毫升,間隔4~6周再肌注或皮下注射1次。6~12月再注射1次。以後加強免疫,每10年1次。軍人、農民、建築工人、礦工等重點人群每5年作1次,劑量為0.5毫升。②被動免疫:受傷後及時清創,並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1次肌注3000單位,注前需作皮試,陰性者方可注射。或1次肌注破傷風免疫球蛋白250單位,可起被動免疫作用。③加強勞動防護,避免工傷。受傷後應及時清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