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木一新

耳木一新

水稻產業是我國的基本產業,也是農業的支柱產業,當前形勢下水稻產業總體狀況良好,但傳統的種植方式有待改進。為解決土地資源利用不充分,耕種方式傳統,種植結構單一,農戶收入不高,生活水平較低的現狀,在2014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的指導下,為實現農產品高產高收,發展農業現代化,東北農業大學創行團隊創立“耳木一新”項目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農戶經濟收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木一新項目組
  • 團隊隊長:金宵
  • 項目經理:賈琪、於洪瀟、呂美佳
  • 成立時間:2014年
  • 項目組人數:22人
項目簡介,背景,由來,項目概述,願景,團隊介紹,

項目簡介

耳木一新項目組是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的商業實踐團隊,通過組織學生在Enactus的培訓和指導下,致力於解決土地資源利用率低下,農戶種植結構單一,通過團隊構建的“水稻田套種富硒食用菌”這一立體種植模式,進一步提高水稻種植戶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

背景

根據2014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即中央一號檔案。我國在2014年的農業建設中,要把“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實現高產高效與資源生態永續利用協調兼顧”作為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品質,對木耳等食用菌關注日益提高,市場對木耳等食用菌需求日益增大,黑龍江地區作為木耳的主產地之一,有極大的生產潛力有待挖掘。同時,傳統農戶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較低,對土地資源的利用不充分,種植的物種單一。為進一步契合中央一號檔案,團隊決定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採取“稻田間種木耳”模式,改善傳統種植模式,提高農戶生活水平。

由來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糧食產業居世界首位。如今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呈現出農業綜合生產成本上升、農產品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農村社會結構加速轉型、城鄉發展加快融合的態勢。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農業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艱巨,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勢在必行;國民經濟與農村發展的關聯度顯著增強,農業資源要素流失加快,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任重道遠。
基於此,耳木一新項目組通過多次調研,發現了土地資源利用不充分,傳統種植模式落後等問題,於是,項目組請教我校水稻種植方面的專家唐秉仁教授和都昌傑教授,經過多次討論,共同研究出了“稻田間種木耳”的可持續生態種植模式。

項目概述

東北農業大學創行團隊耳目一新項目組成立於2014年,主要對農村水稻種植模式進行改善,並努力幫助農戶提高經濟水平。
項目組先後多次深入五常市二河鄉慶豐村,齊齊哈爾市泰來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走訪了大量農戶和相關負責人,並邀請東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都昌傑教授和唐秉仁教授作為指導教師,對耳目一新項目進行學術方面的專業指導,邀請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從坤作為團隊商業顧問,為項目組提供相關專業的意見,幫助項目科學有效地運行。
項目組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了對“水稻田間種木耳”種植模式的建立,並在慶豐村對村民進行了有關“稻田間種木耳”模式知識的講解,由東北農業大學Enactus團隊宣傳。並幫助其聯繫到了更多的銷售對象,拓展了市場。

願景

我們希望依靠團隊的力量,結合學校學術優勢,敢於創新,勇於改變,通過新型的種植模式,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戶生活水平,共創農業現代化的美好未來。

團隊介紹

東北農業大學創行團隊成立於2005年,東農創行團隊經歷10代創行人的努力,已經形成了由6大職能部門,8大項目組,222位隊員,21位專業指導教師和8位企業商業顧問的成熟團隊。團隊運作中,不斷利用校園優勢,努力整合資源,與更多的社會團體及校園團隊合作,使更多的非創行人員參與創行項目,感受創行精神與文化。項目運行中,始終堅持調查問題、分析問題、實施方案、控制運行、總結項目等重要步驟,不斷發揮東農創行人腳踏實地和不怕吃苦的作風。東農創行一直秉承著專注、務實、透明的團隊文化信念,用我們的激情、智慧、以及學術優勢為廣大農村和社區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