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產期
棲息於熱帶珊瑚盤中。主要分布於熱帶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水區,我國只見於南海。
形態特徵
體呈菱形或近於橢圓形,且十分側扁。口小,端位,略可伸縮;頜齒細長,在上下頜形成刷毛狀之狹長齒帶。前鰓蓋骨平滑,但幼魚可能具有鋸齒或被有突棘。體被中或小型之弱櫛鱗或圓鱗。側線完整,呈弧形,但不明顯。幼魚之頭部,因長有骨質板,而被稱之Tholichthys。背鰭連續,硬棘部和軟條部間有淺缺刻;腹鰭胸位,具腋鱗;尾鰭一般截形或圓形。
背鰭Ⅻ (ⅪⅡ)(20)—24;臀鰭Ⅲ19—20;胸鰭15; 腹鰭Ⅰ5;側線鱗35—36;側線上鱗6—8;側線下鱗14— 15;縱列鱗36—38。鰓耙4—5+13。體長為體高1.5— 1.6倍;為頭長2.9—3.2倍。頭長為吻長2.5—3.0倍, 為眼徑3.0—3.6倍。尾柄高為尾柄長1.6—2.1倍。體呈 桔黃色,體側沿各鱗列有許多褐色斜線及縱線,線的後部 或有分支。上唇黑色。下唇灰黑色。由背鰭第一鰭棘向下 經眼至間鰓蓋骨邊緣有一條黑色橫帶。奇鰭鰭條部褐色, 邊緣黑色,黑邊內側為一黃色線紋。臀鰭基底處有3條黃 色線紋。尾鰭後緣有較寬的白邊。體長153mm。系海洋 珊瑚礁叢魚類。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紅海、 阿拉伯海、印度尼西亞、日本。。
棲息生態
大部份蝴蝶魚屬於日行性魚類。覓食時,或群游,或成對,或獨 游者。食性變異大,有的從礁岩表面啄食躲藏在縫隙里的小型
無脊椎動物及藻類,有的在水層中撿食浮遊動物,有的只吃活珊瑚的水螅蟲等。體色會隨成長而有所變化,而其中之共同點為:小魚在背鰭或身體後方通常長有一偽裝用的眼斑,隨著成長而消失,其目的是用來矇騙掠食者,使其誤把尾部當做頭部攻擊,而爭取逃走的機會;其次為大部份蝴蝶魚具一條黑色縱帶貫通眼睛,這也是欺敵的一種視覺效果。蝴蝶魚因具有悅人的體色及優雅的泳姿,是熱門的水族養殖寵物之一,但礙於它們生活史中需要經過一段長時間的漂流期,而使得人工繁殖不易成功。更由於濫捕之結果,海中之現存量已大不如前,是亟待保育的一群。
蝴蝶魚
硬骨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Chaetodontidae)魚類的通稱。長約10~20 cm。體側扁而高,呈卵圓形、橢圓形或菱形。頭小。吻短或尖突。口小,前位,略能伸縮。牙細小,剛毛狀或刷毛狀。背鰭1個,尾鰭圓形或截形。體被小櫛鱗。為一群生活於熱帶珊瑚礁中的小型魚類。
大多數體色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為生活於熱帶近海珊瑚礁間的小型魚類。身體靈活,能在縫隙中穿游。肉食性,以微小浮游甲殼類、珊瑚蟲、軟體動物及微小動物為食,也攝食藻類。
有些種類在發育過程中要經過一個特殊的幼魚期,其外形或體色與成魚不同。某些種類個體較大,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常見的有朴蝴蝶魚(Chaetodon mo-destus)、副蝴蝶魚(Parachaetodon ocellatus)、霞蝶魚(Hemitau-richthys zoster)、少女魚(Coradion chrysozonus)和鑷口魚(For-cipiger longirostris)等。
多分布於南海、印度洋及澳大利亞等熱帶海區均有分布。
物種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