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追溯,結構特點,演奏技巧,著名獨奏,庫木孜,收藏樂器,傳統樂曲,
歷史追溯
歷史悠久。考姆茲與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我國古代西北游牧民族人民創製的彈弦樂器,考姆茲即火不思的諧音。相傳西漢時期,王昭君嫁與匈奴呼韓邪單于為妻,胡人珍視王昭君的琵琶,仿製的新樂器又不相像,始有“渾不似”之名。宋代俞琰《席上腐談》:“王昭君琵琶壞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渾不似’,今訛為和必斯”。1905年,在新疆吐魯番招哈和屯發掘的唐代高昌古畫中,有一兒童抱彈長頸勺形樂器的圖像,與考姆茲較為相似。表明早在唐宋時期,考姆茲已在我國西北地區流行。
結構特點
考姆茲外形與蒙古族古老的彈弦樂器火不思相似,但形制上與火不思已有了較大差異。民間傳統的考姆茲,用整塊杏木挖制而成,使用羊腸弦。特克斯等天山地區的考姆茲,共鳴箱呈扁平的葫蘆形;而阿圖什、烏恰等帕米爾山區的考姆茲,共鳴箱則為不等邊扁六方形,上窄下寬,上邊與琴頸相接,下邊則為琴尾。現代考姆茲,由共鳴箱、琴頭、琴頸、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構成(圖)。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製作,琴體全長88厘米。共鳴箱扁而平,呈葫蘆形,由面、背、框板膠合而成,面寬20厘米。頭、頸用一塊木料製成,琴頭無飾,弦槽後開,左側置三個弦軸,琴頸細長,正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
演奏技巧
演奏時,將琴身斜置於胸前,左手持琴頸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彈撥琴弦,或用五指輪奏。考姆茲的定弦,因地區和所奏樂曲的不同而有異,阿圖什、烏恰、阿克陶、阿合奇等帕米爾山區有七種定弦法,特點是外弦為高音、音高不變,中、內兩弦隨樂曲的調式而變化,定弦為:c、g、c1,c、f、c?1,g、g、c1,f、bb、c1,f、f、c1,g、bb、c1,f、g、c1等;在特克斯等天山地區有六種定弦法,特點是中弦為高音、音高不變,內、外兩弦則可改變,定弦為:f、c1、f,g、c1、g,g、c1、f,bb、c1、f,f、c1、g,c、c1、f等。定弦的多樣化,是游牧民族音樂的顯著特色,表明考姆茲對各種樂曲都能適應。音域c—e2。音色清亮而柔和。演奏技法除傳統的以外,還吸收了哈薩克族東布拉、維吾爾族獨它爾等多種彈弦樂器的技巧,右手有彈、挑、勾、提、掃、拂、抹、滾等,左手有按、滑、吟、揉、泛、點等,奏法達30餘種,並創造了用手的各部位觸弦,或將琴身倒置,或抵住兩 肩、頭部、背後反彈等,真是豐富多彩。考姆茲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或為民歌、說唱伴奏。柯爾克孜人民最喜歡邊彈邊唱的表演形式,即“考姆茲彈唱”,除彈前奏、間奏和尾聲外,中間的多段歌唱也要由考姆茲伴奏襯托。傳統樂曲較多,每首都有標題和故事情節。
著名獨奏
《夜鶯曲》、《松樹上的啄木鳥》、《棗騮馬駒》、《願望》、《白鹿》、《勸告》、《聲克拉瑪》、《倒彈曲》 和《庫爾滿別克》三部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