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隍

《考城隍》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宋先生在去世後由神差邀請,考上城隍;但是宋先生以孝敬母親為由,懇求在母親百年之後再赴任;他孝敬母親的心情感動了神仙,準許他還魂為母親盡孝。該篇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孝道的重視,做為《聊齋志異》通篇首文,作者在文中借書生之手,寫出了自己的善惡觀,也通過書生之間互贈的詩句,展現了自己的胸襟,同時通過故事巧妙的安排,諷刺了當時科舉制度下的的醜惡氛圍。此篇故事情節由實入虛,由虛返實,再由實歸虛,這樣就在虛幻的故事上塗抹上了一層真實性與現實性的色彩,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考城隍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小說
  • 作者:蒲松齡
  • 作品出處:《聊齋志異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考城隍1
予姊丈之祖,宋公諱燾1,邑廩生3。一日,病臥,見吏人持牒,牽白顛馬來4,云:“請赴試。”公言:“文宗未臨5,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疾乘馬從去6。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時入府廨7,宮室壯麗。上坐十餘官,都不知何人,惟關壯繆可識8。檐下設幾、墩各二9,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與連肩10。几上各有筆札11。俄題紙飛下。視之,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神傳贊不已。召公上,諭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稱其職。”公方悟,頓首泣曰:“辱膺寵命12,何敢多辭?但老母七旬,奉養無人,請得終其天年,惟聽錄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壽籍13。有長須吏,捧冊翻閱一過,白:“有陽算九年14。”共籌躇間15,關帝曰:“不妨令張生攝篆九年16,瓜代可也17。”乃謂公:“應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18,給假九年,及期當復相召。”又勉勵秀才數語。二公稽首並下19
秀才握手,送諸郊野。自言長山張某20。以詩贈別,都忘其詞,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之句。公既騎,乃別而去。及抵里,豁若夢寤21。時卒已三日。母聞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語。問之長山,果有張生,於是日死矣。後九年,母果卒。營葬既畢,浣濯入室而沒。其岳家居城中西門內,忽見公鏤膺朱幩22,輿馬甚眾,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驚疑,不知其為神。奔訊鄉中,則已歿矣。
公有自記小傳,惜亂後無存,此其略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城隍: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後為道教所信奉。相傳《禮記·郊特牲》中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三國之後即有的地方祀城隍神,唐以後歷代封建王朝普遍奉祀,一般稱為某府某縣城隍之神,視之如同人間的郡縣長官。
2.諱:舊時對帝王尊長不直稱其名,叫避諱;因稱其名為“諱”。
3.廩(lǐn):官方供給(糧食)。生:秀才。
4.顛:此處指額頭。
5.文宗:文章宗匠。原指眾人所宗仰的文章大家。臨:指案臨。清制,各省學政在三年任期內依次到本省各地考試生員,稱案臨。考試的名目有“歲考”、“科考”兩種。
6.力疾:強支病體。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力病”。
7.廨(xiè):古代對官府衙門的通稱。
8.關壯繆(miào):指關羽(?— 219年),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縣西南)人。三國時蜀漢大將。死後追謚壯繆侯。
9.幾:長方形的小桌子。墩:一種低矮無腿的坐具。
10.連肩:肩靠肩,此指並排而坐。
11.筆札(zhá):猶筆、紙。札,古時供書寫用的薄木簡。
12.辱膺(yīng)寵命:為舊時接受任命或命令時表示感激之詞。辱,猶言承蒙。膺,受。寵命, 恩賜的任命。
13.稽母壽籍:查看記載其母壽限的簿籍。稽,查。壽籍,迷信傳說中陰世記載人們壽限的簿冊,即所謂“生死簿”。
14.陽算:壽算,活在陽世的年數。
15.籌躇:猶豫不決。籌,通“躊”。
16.攝篆:代掌印信,指代理官職。攝,代理。篆,舊時印信刻以篆文,因代指官印。
17.瓜代:及瓜而代的省詞。原意為至來年食瓜季節使人替代。《左傳·莊公八年》:“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及瓜而代。’”後因稱官員任職期滿由他人接任為“瓜代”。這裡是接任的意思。
18.推仁孝之心:推許其仁孝的心志。推,推許,推重、讚許。
19.稽(qǐ)首:伏地叩頭,舊時所行的跪拜禮。
20.長山:舊縣名。轄境為今山東省鄒平縣東部。
21.寤(wù):睡醒。
22.鏤膺朱幩(fén):形容馬飾華美。鏤膺,馬胸部鏤金飾帶。朱幩,紅色轡飾。

白話譯文

我姐夫的祖父,名叫宋燾,是本縣的廩生。有一天,他生病臥床,見一個小官吏,拿著帖子,牽著一匹白頂門的馬來找他,對他說:“請你去考試。”宋公說:“考官還沒來,為什麼馬上就考試?”來的官吏也不多說,只是催宋公上路。宋公沒辦法,只好帶病騎上馬跟他走了。走的這一路很生疏,到了一座城郭,好像是一個國王的國都。一霎時他就跟那人進入了王府,只見王府內的宮殿非常輝煌華麗。正面大殿內坐著十幾位官員,都不認得是什麼人,唯有關帝神他認得。殿外屋檐下擺著兩張桌子,兩個坐墩,已經有一個秀才坐在那裡,宋公便與這人並肩坐下。桌上分別放著筆和紙。不多時,就發下試題來,一看上面有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一會兒,兩人的文章就作完了,呈交殿上。宋公文章中有這樣的句子:“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諸位神人傳著看完,稱讚不已。便傳叫宋公上殿。下令說:“河南缺一個城隍神,你很稱職。”宋公聽了,才恍然大悟,隨即叩頭在地,哭著說:“大神錯愛我,叫我去當城隍,不敢推辭。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歲了,無人奉養,請求大神準我侍候母親去世後,再去上任。”正面坐著一位像帝王的人,叫取宋公母親的壽命簿來查看。一個長著鬍子的官吏捧過簿子來翻看一遍,稟告說:“還有陽壽九年。”諸神都猶豫了,一時拿不出主意,關帝神說:“不妨先叫張生代理九年吧!”便對宋公說:“本應叫你馬上去上任;念你有孝心,給你九年假期,到時再叫你來。”接著關帝神又勉勵了秀才幾句話,兩個考生便叩頭下殿。
秀才握著宋公手送到郊外,自己介紹說是長山縣人,姓張,還給宋公作送別詩一首。原文都忘記了,只記得有這樣的句子:“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宋公便上馬作別而回。宋公到了家,像是做了一個夢醒來,那時他已死了三天了。他母親聽見棺材中有呻吟聲,打開棺材見他醒了過來,就把他扶出來,呆了半天才會說話。後來到長山縣打聽,果然有個姓張的秀才在這一天死去。九年後,宋公的母親果然去世,宋公料理完了喪事,洗了個澡,穿上新衣服,進屋就死了。他的岳父家住城裡西門裡。一天,忽然見宋公騎著紅纓大馬,帶著許多車馬,到他家拜別。一家人都非常驚疑,不知道他已成了神人了。急忙跑到宋公家一問,才知道宋公已死了。
宋公自己記有小傳,可惜兵荒馬亂中沒有存下來。這裡的記載只是個大概而已。

創作背景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小說空前盛行,小說家的審美趣味從歷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轉向了現實社會。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個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憑藉,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考城隍》就是《聊齋志異》中的一篇,亦是《聊齋志異》通篇首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從思想內容來看,這篇文章並不單一,表現了好幾個方面的意義。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這是《聊齋志異》中最早的一篇有關科舉考試題材的作品,表現了作者對科舉考試的態度和對仕途的嚮往與熱情。有文章說,《考城隍》表現了蒲松齡對個人遭遇的憤懣之情,其間寄寓了他對科舉考試制度的批判,這是不確切的。且不說整部《聊齋志異》基本上沒有從體制的層面批判過科舉考試制度,就是由於對科舉考試的失望和不滿而對科舉考試種種弊端進行的揭露和批判,也是到了他在考場上經過多次拼搏和失敗之後才有的事。這篇作品中所表現的,只是蒲松齡對科舉考試制度毫無保留的充分肯定。城隍是陰界的地方長官,在作者的筆下,其任職的確定不是由上級任命,而是通過科舉考試來選拔。就篇中的兩個人物宋公和張生的情況來看,無論就文才或思想品德,都是完全合格的。這就說明,在蒲松齡看來,科舉考試制度是一個很好的制度,通過它可以選拔出優秀的人才來充任地方長官。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主持考試的試官中有一個是變成為神的關公。關公的形象在《聊齋志異》中多次出現,無一例外都代表著公平和正義代表公平和正義的關公,在《聊高誌異》中的首次登場,是被安排在陰界文宗的位置上,這一點頗含深意。這直接同蒲松齡的生活與思想有關。方面是作者本人生活體驗的反映。他十九歲時,接連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中秀才,主持考試的就是清初文學家施愚山,蒲松齡一直視他為能識才、愛才、選才的恩師。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基於親身體驗而產生的蒲松齡的意識中,認為考試制度執行得好不好,關鍵是主持考試的人正派不正派,有沒有應具的才學和眼光。他後來寫的許多揭露科舉考試弊端的作品中,那么尖銳地集中諷刺試官的平庸與貪婪,不是偶然的。細讀這篇作品不難體會到,在作為試官的關公和應試者宋公及張生的形象中,是寄託了蒲松齡本人對科舉考試和進入仕途的理想與追求的。若同他後來在經過多次挫折和痛苦之後寫出的一系列有關科舉考試的作品相比,其間思想發展的脈絡與認識上的異同,都是有清晰的軌跡可尋的。這種融入到人物形象之中的作者對生活的熱情,特別是對科舉考試的理想和憧憬,正好是這篇作品屬於蒲松齡早期創作的明證。說這篇小說是批判科舉考試制度的,不僅與小說的實際內容不符,而且把作品創作的時間背景完全弄錯了。讀者從中可以得到的啟示是,文章雖然採用幻筆,充滿奇異的藝術想像,但其描寫還是立足於作者本人的生活體驗和對生活的認識的。
其次是作品中表現了蒲松齡的道德觀念和與此相關聯的賞罰原則。賞罰原則必定包含著提出這一原則的人的道德觀。文章中這一原則和相關的道徳觀念,是通過宋公考試時答卷的內容表現出來的。考試的題目出得有點奇怪:“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可宋公卻就此寫出一篇精妙的文章,文章未錄全文,只摘出其中的四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但明倫在這裡加一段評語說:“有心無心,明慎用刑之道,不外乎是。”提醒讀者要注意“有心”“無心”這四個字。一位清代的《聊齋志異》評論家何守奇篇末評云:“一部書如許,托始於考城隍,賞善罰淫之旨見矣。”“賞善罰淫”,的確是這一篇,也是《聊齋志異》中許多篇作品的要旨之一。
另外,篇中還多處將虛構的奇幻情節加以坐實,以增加作品的真實。如一開頭就寫主人公宋公是“予姊丈之祖”,結尾處又寫“公有自記小傳,惜亂後無存,此其略耳”。又如與宋公一起參加考試的秀才,代宋赴任河南城隍,臨別時“自言長山張某”,宋公還陽後“問之長山,果有張生,於是日死矣”。這些都暗示給讀者,文中所記並非憑空杜撰。蒲松齡是把假事當做真事來寫,至少是要讓讀者當做真事來相信,這也是《聊齋志異》中慣常用的手法。
《考城隍》在《聊齋志異》中只是一篇二流作品,但雖屬草創,尚非精品,卻于思想上能見出作者的道德、識見、情懷,藝術上能見出作者的構想、手法、文采,這都處處與《聊齋志異》全書血脈相通。在這個意義上,說《考城隍》具有“開宗明義”的意義,合乎實際。

名家點評

清·何守奇:“一部書如許,托始於考城隍,賞善罰淫之旨見矣。”(《周先慎細說聊齋》)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