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

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

《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是2015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文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
  • 作者:葉文憲
  • 出版時間:2015年04月 (1版1次)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487 頁
  • ISBN:9787516151433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自從1936年衛聚賢創立“吳越史地研究會”以來,關於吳文化與越文化的研究日益深入,但是由於關於吳國和越國的文獻數量很少、內容又極其零碎,僅僅依靠這些已知的文字史料來研究吳文化與越文化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本書旨在依靠考古資料把吳文化與越文化的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
《考古學視野下的吳文化和越文化》
社會上有許多好心人把吳文化與越文化的下限一直延伸到現代,這種看法是不科學的。本書明確地把吳文化與越文化的時限界定於先秦。
本書要探索的問題有:吳文化與越文化的起源,土墩墓與石室土墩墓的性質與族屬,吳人與越人的原始瓷、印紋陶、玉器、青銅器與金文,吳國與越國的城址,戰國前期的越墓與越人的華夏化傾向,戰國後期吳越地區的文化轉型,吳文化與越文化融入漢文化後吳人和越人的去向。
本書附有13張篇幅頗大的表格,匯集了大量相關研究資料的信息,可以提供給後學者作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本課題的檢索資料。

作者簡介

葉文憲,1948年出生,1977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1982年畢業後就職於蘇州科技學院歷史系。2001年晉升為教授,2006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從教30餘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代史、社會史、吳文化和史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現為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先後出版過《吳地古戰場》、《重新解讀中國》、《反談中國歷史》、《吳國歷史與吳文化探秘》、《話說中國物質文化遺產》、《話說中國精神文化遺產》、《趣味考古》、《趣味文字》、《新概念哲學》等9部著作,並參與編寫《吳國史》、《蘇州史綱》、《蘇州通史》等著作,共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多次獲得江蘇省和蘇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前言
上編先吳文化與先越文化
第一章良渚文化不是吳文化與越文化的源頭
第一節良渚文化的消失及其與馬橋文化之間的斷層
一距今4000年前的文化斷層現象
二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的文化斷層
三良渚文化先民的遷徙
四良渚文化北遷與蚩尤的傳說
第二節良渚文化因素的傳播
一中原華夏文化中的良渚文化因素
二各地發現的良渚文化器物表
第二章馬橋文化——先越文化
第一節越非苗裔考
第二節p非戊、鉞、越、越族、越國考
一p方非越族、越國考
二“P”字非戊、鉞、越考
第三節新發現的廣富林文化與錢山漾文化
第四節馬橋文化
第三章湖熟文化——先吳文化
第一節點將台文化
第二節湖熟文化
中編吳文化與越文化
第四章吳越地區的土墩墓
第一節江南土墩墓的分區
第二節西周春秋時期太湖以南地區的越人土墩墓
一黃山—天台山以南區
二太湖以南區
第三節西周春秋時期寧鎮地區的吳人土墩墓
第四節西周春秋時期太湖以北地區的土墩墓
一西周與春秋前期越人的石室土墩墓
二春秋後期吳人的土墩墓
第五章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第一節吳人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一寧鎮地區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的萌芽
二寧鎮地區西周春秋土墩墓出土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三春秋晚期蘇州及蘇北吳墓出土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第二節越人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一太湖地區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的萌芽
二浙南閩北地區西周土墩墓出土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三太湖地區西周春秋土墩墓出土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四戰國前期越墓出土的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
五秦漢以後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的傳播
第三節吳、越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之比較
一吳越同器
二吳越兼用的提筒(直腹罐)
三生產幾何印紋陶與原始瓷的窯口
第六章吳國與越國的青銅器
第一節吳國與越國的青銅器皿
一兼容並包的吳國青銅器
二越式鼎溯源
第二節吳國與越國的青銅兵器
一舉世無雙的吳越式劍
二被人遺忘的青銅鈹
第七章吳國與越國的玉器
第一節吳國玉器
第二節越國玉器
第八章吳國與越國的金文
第一節吳國的金文
第二節越國的金文
第九章從吳國與越國的城址看吳國與越國的對峙
第一節從吳國城址看吳人與越人對生存空間的爭奪
第二節從越國城址看吳越兩國以太湖為界互相對峙
第十章越徙琅琊的考古學考察
第十一章戰國前期越文化的華夏化傾向
第一節戰國前期吳越地區越墓的變遷
第二節戰國前期越人器物的變化
第三節“越為禹後”的傳說與上層越人向華夏認同
下編吳人與越人的去向及吳越地區的楚文化與漢文化
第十二章越國滅吳後吳人的去向
第十三章戰國後期吳越地區的楚文化
第一節戰國後期吳越地區的楚墓
第二節吳越地區楚墓出土的器物
第三節戰國時期吳越地區居民的更替與文化變遷
第十四章楚滅越以後越人的去向
第一節外越
第二節東甌
第三節閩越
第四節南越
第五節山越與懸棺葬
一華南地區的懸棺葬
二懸棺葬與石室土墩墓的文化淵源
第六節百越消失後越人在南方中國人基因中留下的印記
一三大人群融合而成的漢民族
二漢民族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三血脈相連的龐大族群——中華民族
第十五章吳越地區的漢文化
第一節吳、越、楚、秦融為漢郡
第二節吳越地區漢文化的特點
第三節吳越地區漢文化對楚文化的繼承
附表
附表一良渚文化遺址表
附表二各地發現的良渚文化器物表
附表三廣富林文化與錢山漾文化遺址表
附表四馬橋文化(含亭林類型)遺址表
附表五湖熟文化遺址表
附表六黃山—天目山以南區土墩墓表
附表七太湖以南區土墩遺存表
附表八寧鎮地區吳人土墩墓表
附表九太湖以北地區越人石室土墩墓表
附表十太湖以北地區春秋晚期吳人土墩墓表
附表十一戰國前期吳越地區越墓表
附表十二戰國後期吳越地區楚墓及遺址表
附表十三吳越地區漢墓及遺址表
參考論著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