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勄文集(考古卷·上、中、下卷)

張勄文集(考古卷·上、中、下卷)

《張勄文集(考古卷·上、中、下卷)》是文物出版社2013年10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勄。

基本介紹

  • 書名:張勄文集(考古卷·上、中、下卷)
  • 作者:張勄
  • ISBN:9787501038442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10-01
  • 印刷時間:2013-10-01
  • 版次:1
  • 印次:1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張勄,生於1951年,安徽壽縣人。1982-2012年在南京博物院從事考古發掘與研究,曾主持丹徒趙家窯團山遺址、興化南盪遺址、高郵龍虬莊遺址、無錫闔閭城遺址和丹徒北山頂吳國貴族墓、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的考古發掘;研究方向為江淮東部和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寧鎮地區青銅文化和吳越文化。承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項,編著出版考古發掘報告3部和專著1部,發表考古發掘報告和研究論文100餘篇。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張勄80餘篇論文,內容主要涉及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與研究、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與研究、長江下游青銅時代的考古與研究、江蘇漢唐時期的考古與研究、與考古學相關的雜文雜談。適合專業從事考古及文物專業的人群使用。

目錄

凡例
總序
自序
江淮地區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與研究
高郵龍虬莊遺址的發掘及其意義
江淮東部地區古文化的初步認識
江淮東部原始文化初論
試論龍虬莊文化
江淮東部的原始稻作農業及相關問題的討論
高郵龍虬莊遺址原始稻作遺存的再研究
高郵龍虬莊遺址史前人類生存環境與經濟生活
龍虬莊遺址與環境考古學
從“青蓮崗文化”的命名談淮河流域與長江流域原始文化的相互關係
青蓮崗文化的回顧與反思
——兼論考古學文化區與民族文化區的相互關係
功能分析法在考古類型學研究中的套用
——以《龍虬莊:江淮東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為例
簡論考古學的“區系類型”與“文化系統”
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的考古與研究
獸面紋與饕餮紋
治玉說
句容城頭山遺址出土的史前玉器及相關問題的討論
線性工具開料之初步實驗
——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一
江蘇阜寧陸莊遺址
江蘇無錫鴻山邱承墩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簡報
邱承墩遺址史前雙祭台初識
——兼談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
紅山與良渚
——玉器形態與原始宗教形態相互關係的再思考
關於環太湖地區原始文化的思考
長江下游青銅時代的考古與研究
江蘇興化戴家舍南盪遺址
虞舜的南巡狩與句吳的發端
有虞與句吳
華夏文明起源的假說
南盪遺存的發現及其意義
江蘇高郵周邶墩遺址發掘報告
江蘇丹徒趙家窯團山遺址
試論點將台文化
寧鎮地區青銅文化譜系與族屬的研究
寧鎮地區青銅文化研究
殷商時期的長江下游
長江下游吳越文化的考古與研究
江蘇丹徒北山頂春秋墓發掘報告
吳王余昧墓的發現及其意義
關於吳文化的幾個問題
吳國都城初探
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發掘簡報
鴻山越墓的發現與越文化的再認識
越史小考
越國玉器的等級研究
長江下游的徐舒與吳越
吳越貴族墓葬的甄別研究
附錄:“比較研究法”在吳越貴族墓葬甄別研究中的套用
江蘇漢唐時期的考古與研究
儀征張集團山西漢墓
江蘇江寧縣張家山西晉墓
考古學與神話學的碰撞
——從沂南漢墓畫像中“羽人”與“大儺”的討論談起
六朝怪現象之剖析
劉宋《明曇憘墓志銘》考略
梁代的井闌銘刻
梁代的井闌刻銘書風之管見
儀征古井闌
《泰州重展築子城記》淺識
與考古學相關的雜文雜談
青墩陶器雜談
薛城遺址的發現與古蕪湖文化區
龍虬莊陶文的發現與殷商甲骨文之源
——淺談中國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從史前陶文談中國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破山口青銅器三題
宜侯矢簋軼事
江蘇出土的商周青銅器
丹徒考
北山四器銘考
南陵出土的攻敵王光劍再考
攻敵王光劍跋
闔間城遺址的考古調查及其保護構想
鎛鐘與鋅於
鴻山越玉賞析
鴻山越墓出土禮器概說
鴻山越墓出土樂器概說
鴻山越墓出土玉器概說
在“鎮江文物精華展覽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蘇魯豫皖考古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淮河流域古代社會文明化進程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言
在“駱駝墩文化遺存與太湖西部史前文化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讀《趙陵山:1990~1995年度發掘報告》有感
讀《皖南商周青銅器》有感
序《常州新崗——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發掘報告》
序《淹城探謎》
序《吳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序《劉志洲山岩畫謎蹤》
序《林雲志書法篆刻作品選》
新思維?新方法?新課題
——“吳越考古”專欄開欄語
句吳贊
大越雄風
安吉頌
岫巖玉評述
《龍虬莊》後記
《邱承墩》後記
《功能分析法在考古類型學研究中的套用》補記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