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影像志:老錢票

老重慶影像志:老錢票

本書是《老重慶影像志》叢書的《老錢票》分冊,整理介紹了晚清至民國時期於重慶通行的錢幣,側重選紙幣。其中又以民國時期,20年代重慶建市時(銅元局)和抗戰時期通行的錢幣為重點。力圖以圖文並茂的表述引起讀者的注意,對老重慶的個性與嬗變、老重慶的靈性與魂魄,老重慶的根與源,與讀者尋根之旅。

基本介紹

  • 書名:老重慶影像志:老錢票
  •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
  • 頁數:152頁
  • 開本:16
  • 品牌:重慶出版集團
  • 作者:曾繁模 李玲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9065201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主編:王川平,男,1950年19月生,漢族,江蘇鹽城人,中共黨員,研究館員,中國作協會員,曾任重慶作協副主席、重慶市文化局黨委委員、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
出版詩集《墓塔林》、《王川平詩選》,話劇《王安石變法》,電視劇《陡坡》,詩《雩舞》在《中國》雜誌發表後,分別由《新華文摘》、《詩選刊》轉載。另有考古學、博物館學專業文章在《考古》上發表。

圖書目錄

總序
前言
票號、錢莊
票號
錢莊
晚清金屬幣
銀兩
制錢
銀圓
外國銀圓
銅圓
晚清紙幣、股票
戶部官票、大清寶鈔
中國通商銀行銀兩票、銀圓票
大清銀行銀兩券、銀圓券
川漢鐵路股票
民國前期的銀圓、銅圓
漢字銀圓
袁頭大洋
雲南銀圓
中山大圓
漢字銅圓
旗版銅圓
川字銅圓
馬蘭錢
民國前期的官辦銀行紙幣
大漢四川軍政府軍用銀票
中國銀行兌換券
雲南中國銀行兌換券
四川銀行兌換券、重慶官銀號兌換券
中和銀行無息存票
四川地方銀行兌換券
重慶商業銀行紙幣
聚興誠銀行匯票
四川美豐銀行兌換券
重慶川鹽銀行匯票
重慶市民銀行重慶銀行兌換券
統一貨幣時期的國家銀行紙幣
法幣
戰時債券、儲蓄券與獻金
關金券
金圓券
銀圓券
第一套人民幣

文摘

票號是以匯兌為主,兼辦存放款、發行票據等業務的民營金融機構,可謂早期的中國式銀行。票號在承匯時,以票匯方式交予匯款人一種有本號特有暗記的匯票,憑此票即可在全國聯網的異地分號兌取現銀,故習稱為“票號”。晚清以來,重慶的票號有以山西人為主的西幫票號和浙江、雲南商人開設的南幫票號。大名鼎鼎的日升昌票號即發源於重慶。
日升昌是中國票號的鼻祖,其創始人雷履泰為山西平遙人,他早年在天津開設日升昌顏料鋪,往返於京、津、川販賣銅綠,並在重慶設有分店,信譽頗高。乾隆時清政府有大批軍餉需運往四川,而重慶日升昌商號恰有一批盈餘款欲運北京。日升昌通過與其素有交往的清官員協商後,採取雙方互為撥兌的辦法,只以一紙信函,即解決了雙方長途運送現銀而蜀道艱險的不便和風險。重慶遂成為西幫商號最早經營異地匯業的發源地。約在道光初年,日升昌正式將顏料商號改為專營匯兌的票號。其後票號在重慶如雨後春筍,開埠前後達到16家,光緒年間最盛時有近30家,以西幫勢力最為強大,如平遙幫的日升昌、蔚泰厚、百川通,祁縣幫的大德通、大德恆等。
南幫票號以天順祥最具實力。其創始者雲南人王興齋於1 868年在重慶開設天順祥商號,主要經營貨運於川滇之間。一次,雲南巡撫兼督辦川省鹽務的唐炯,急需現銀10萬兩,重慶西幫票號無人敢接招。王興齋得此訊息,通過重慶鹽務委員張氏引見,表示願意墊藉此款,並於約期內籌齊銀兩。為抓住時機擴大影響,是晚,王將10萬兩白銀分為1 000兩一挑,每一挑擔懸掛一個天順祥燈籠,又雇了100名挑夫,親自率領這支運銀隊伍,浩浩蕩蕩蜿蜒行走在夜裡山城,遠遠望去猶如一條火龍閃爍,沿途觀者如潮,一時轟動全城。王此舉解了唐炯燃眉之急,深得唐的賞識。不久王又成功為川東道姚某解銀3萬兩獲得厚利。天順祥由此名聲大震,其商號業務也改為專營匯兌的票號。
王氏創建的天順祥票號,真正在重慶的發展壯大,實得於後任管事李耀庭的非凡經營才能。李耀庭自幼家境貧寒,年少時便以一根扁擔為商家挑貨,又人馬幫。李耀庭與人合夥在敘府開設榮茂公商號搞貨運時,結識了天順祥的王興齋,李的精明幹練,頗受王氏器重。後王氏因故留昆,李成為天順祥的實權人物。王授權李耀庭以渝號管事身份,協轄外埠事務。滇號雖為總號,但其下屬各埠的匯兌收交,均通過渝號過賬。渝號實際上成為天順祥的業務中心。由李主持的天順祥渝號與重慶官商各界交往甚厚。如1902年,新任四川總督岑春煊赴任取道重慶,特去天順祥拜見李耀庭,眾人對李刮目相看。李甚至被稱為“在野相爺”。
得到官方支持的天順祥業務蒸蒸日上,滇、黔兩省的軍需協餉均由天順祥壟斷承辦,除其他公私款項的存、匯業務外,還得到唐炯特許經營四川鹽岸,貴州所需食鹽分水陸兩路運送,水路則由涪陵經烏江運發。天順祥設在涪陵的祥發公司為川東最大的鹽號。此外,天順祥還開有錢號、金廠並投資實業,如重慶最早的電燈企業重慶燭川電燈公司及川江行輪公司等。天順祥的鼎盛時期,在北京、上海、廣州、福州、漢口等15省設有分號(當時全國共18個省),並在香港海防設有代理機構,一時成為國內名聲顯赫的大票號。李耀庭也由一介挑夫,一躍成為山城巨富,且具有一定進步思想和愛國熱情。1904年,重慶總商會成立,李耀庭被推選為首任會長,成為重慶商界領袖人物。
辛亥革命前後,由於新式銀行業的發展,以及票號與清官府的深厚利益關係,票號的運營機制已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其業務漸趨衰落,重慶各幫票號先後歇業,退出了歷史舞台。

序言

看著這座古老的城市慢慢長大

儘管重慶直轄才十年,但它卻很古老;儘管重慶正以驚世的速度在長高、長壯,但它曾經十分古樸而低矮;儘管重慶一天天在變得靚艷,但它灰濛濛而沉甸甸的底色仍存留在記憶之中。當樓房的樣式和市民的生活越來越趨於類似的時候,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與城市品質就變得像空氣和水一樣重要和寶貴。
歷史與現實就是這樣複雜,這樣磕磕碰碰。重慶的文化人一方面驚訝於這座城市成長的速度,一方面驚訝於在此速度拉動下消逝了的那些值得保留的東西。這種驚訝同樣是複雜和美好的,因為他們不因驚訝而停住手腳,停止思考與行動。眼前這套《老重慶影像志》叢書就是他們這種努力的一部分。
《老重慶影像志》叢書共十本,分別是《老城門》、《老房子》、《老街巷》、《老碼頭》、《老地圖》、《老廣告》、《老檔案》、《老行當》、《老風尚》和《老錢票》。它們從不同的視角,管窺這座城市的昨天,內容涉及市政變遷、政治演變、經濟發展、市井生活、文脈流轉傳承等等方面,尤其是對老重慶的個性與嬗變、老重慶的靈性與魂魄、老重慶的根與源,力圖以圖文並茂的表述引起讀者的注意,與讀者作尋根之旅。本叢書的作者與編者,都是從事文物、圖書、檔案、出版、歷史和文化研究等方面工作多年的優秀人選,既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又有專門知識方面的學術積累,並儘可能在文字處理上通俗、生動、準確。叢書使用的兩千多張歷史照片,許多是第一次公開出版,足見其珍貴和罕見。
重慶是一座具有世界歷史與文化價值的城市,對於這一點,筆者在主編該叢書及撰寫《老房子》的過程中堅信不移。這不是直轄後的文化自大,而是遵循“實史求是”的原則準確對待重慶歷史得出的結論,是依據古為今用的原則建設重慶新文化的需要。可惜的是我們總以為自己的文化家底不夠厚,其實是我們現時的努力離目標還有較大的距離。令人高興的是直轄之初,筆者提出把重慶建設成為與長江上游經濟中心相適應的文化中心的文化建設遠期目標,已經為越來越多的市民所接受,正在成為這座城市的規劃和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說,《老重慶影像志》叢書的出版,確實是一件可喜可賀可敬之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