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房

老瓦房

老瓦房是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的一個農業社,全稱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老瓦房農業社。這裡居住著一個原始村落——仙女寨(瓦族,國家統計為漢族的一個分支)。當地主要旅遊資源:仙女寨、神仙坡、神仙灣、印象仙女山三寶。自然的遺產,世界的武隆,中國武隆三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瓦房
  • 外文名:laowafang
老瓦房是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的一個農業社,全稱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老瓦房農業社——仙女寨。
神仙坡︱神仙灣旅遊資源
神仙坡是重慶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的一處古舊居舊址(老房子,仙女寨)。神仙坡之所以代代相傳,緣於它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傳說古時候,在神仙坡老房子,有一對青年男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休憩對歌、日久生情。可在封建社會,家族堅決反對自由戀愛,將他們各自禁閉。為了自由,他們衝破重重枷鎖,偷食禁果,死死相擁。自感無法面對家族的父母就狠心放火燒房,一對真心相愛的情侶就在火焰中化成一股青煙,飛上了藍天,成了神仙。後人為了紀念他們對愛情摯著的勇敢精神,每年端午節就匯聚於此,採取各種各樣的活動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懷念之情,於是年復一年,神仙坡便成了朝拜神仙聖地、忠貞愛情的象徵,老房子(老瓦房)也就只有神仙,不見老房子的神仙坡。當地人把這對青年男女經常挑水、拾柴、對歌、休憩的清清小河叫神仙灣,小河的水清凌凌,溪流里魚蝦岩蛙戲逗,水鳥翔舞,河旁蒲草沒人,鮮花盛開,清香撲鼻,仙境聖地,瑞氣繚繞。神仙灣與神仙坡相伴而生,名子越叫越響,一直流傳到現在。
偶然,神仙坡和神仙灣突然長出三種聖物,似植物而非植物,人們堅信一定是神仙賜予,身體虛弱、久病不愈、產後體虛、小兒厭食便採摘三種植物燉雞、鴨、肉等,七天下來元氣恢復,口口相傳,當地人遂稱“三寶”(仙蟲草、神豆、極杞、黃牛椒)。
武隆印象仙女山三寶野生培育
2014年,重慶仙女湖開始在重慶市武隆縣桐梓鎮香樹村老瓦房神仙坡和神仙灣野生培育武隆三寶,堅持野生種子、有機栽培,更好的保持三寶的野生品質,實行“公司+農戶”形式。野生培育仙蟲草5畝(神仙灣基地)、極杞5畝(神仙灣基地)、神豆(仙女豆)20畝(神仙坡基地)。
神仙灣瓦族文化 神仙灣居住著一個原始村落,當地人稱“瓦族”(但國家統一納入漢族文化分支),該部落兼具苗族、土家族、漢族的特性和文化特徵,但又有別於苗土漢文化,獨立為“瓦族文化”。瓦族生態倫理觀 靠山吃山,民間素有植樹造林、封山育林、愛林護生的優良傳統。每當有人家生了小孩子,長輩親人都要上山為孩子種幾十、上百株杉樹,讓孩子與樹木一起成長。待孩子長大成人,杉樹也長大成材,稱為“十八杉”或“女兒杉”。是帶你流傳的一首歌謠唱道:“十八杉,十八杉,姑娘生下就栽它,姑娘長到十八歲,跟隨姑娘到婆家”。三月三植樹忙,每年三月三,家人就會集體上山植樹。瓦房人就是這樣,以前人栽樹、後人享福的樸素觀念,表達一種持續發展的生態思想。 瓦族文化中強調人們要保護自然環境,讓子孫後代生活在秀美的生態環境之中。其一,在房屋居住的選擇上,要選擇山清水秀,坐北朝南地方,房屋周圍要栽種樹木,如松、柏、杉、柿、李等等,還要培植竹林,如金竹、雌竹、水竹、楠竹等等植物,使自己的子孫生活在樹茂竹密的生態環境之中。其二,注重竹木薪柴的可持續利用。瓦房歌中有這樣的訓誡:“家用多栽竹,栽樹栽杉樹。”“砍柴不挖蔸,割草不刨根。挖蔸挖掉子孫柴,刨根刨了子孫福”。其三不倡殺戮,有憐憫野生動物的仁慈之心。在瓦詞中規勸人們不要亂捕野生動物。認為野生動物有靈性,人們對野生動物好,野生動物會知恩圖報。 瓦族人所形成的自己的一套禁伐、禁獵和禁律(習慣法),不僅以習俗的形式,甚至以神靈的名義約束人們的行為。瓦族哭嫁歌初探 哭嫁是瓦人文化中有特色的一種文化事象。“桃夭時節卜佳期,無限傷心敘別離。哭娘哭嫂哭姐妹,情誼纏綿淚如絲。”這是一首古老的瓦詞,它展示的是一幅瓦族婚禮中的“哭嫁圖”。 哭嫁歌,是新娘為了表達離別之情,由新娘哭訴的一種以哭伴歌的抒情歌謠。在舉行婚禮的一個月或半個月前,未來的新娘開始哭嫁。哭嫁的內容十分豐富。一般從母女對哭、姑嫂對哭開始,所有的親人(包括父母、哥嫂、叔伯、姐妹)都要哭到。在男方來娶親的這天夜裡,新娘要按出嫁的禮儀進行哭嫁。最有特色的當屬“哭爹娘”、“哭媒人”、“陪十姊妹歌”。 在前往新郎的路上,新娘仍然唱著哭嫁歌,一直唱到男方家能聽到哭聲方止。哭嫁歌不僅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而且也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瓦族民間“紅蛋”的文化意蘊解讀 在瓦族婚嫁活動和一些節日慶活動中,有一種特別的東西——紅蛋。按照當地的習俗,紅蛋是進洞房和生小孩的同義語。
  1. 神話因子“卵生神話”的內容。
  2. 生殖崇拜農耕文化的核心是生殖主題。
  3. 巫術崇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