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散文百餘篇,呈現作者的半生回憶,抒發對故去雙親的無盡思念,以及對世上人事的深切感悟。如《老屋》呈現他在老屋裡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光記憶,而“老人走了,我的家也沒有了”;又如《雜感》《愧疚》回顧馮慶祿艱辛而漫長的求學之路:上高中時家裡送的乾糧,他要精打細算計畫著吃,從不敢多吃,擔心一旦早早吃完了,乾糧送不來,便面臨挨餓的境況。貧寒的家境使他上高中時一月三元的一伙食費都不能如數全交上,只能交一半入半伙,而中午不入伙便只能啃乾饅頭。大學四年,他一直蓋一床粗布被子,一直穿藍色中山裝,一直穿家裡給做的布鞋。
作品目錄
自畫像 一朝離去威追憶 雜感 一塊冰糖 眼鏡的故事 感受美國 總感覺自己是個孩子 閒話情人節 雜感四則 勿以善小而不為 植樹更要愛樹 再說換站名、挪站牌 投稿、買報、讀報 名人出書之我見 難忘鄉情 禁賣花圈是善舉 靠誰識別 做了再說更好 “緊急”又有何用 我送兒子中考 由胖瘦說開去 雜感 閒話高考 那是我父親 兩地分居 悟 無題——寫給畢業二十周年聚會 又聞布穀叫 耐得住寂寞 雜感 該喜還是憂 | 談追求 初到美國(一) 初到美國(二) 蟬 一次體檢的感悟 沒有時間看天 物是人非——祭我故去的同事 妻子不在家的日子 聊作小文寄哀思 做女與變男 被讓座 追憶與展望 追夢青年 感恩 重和輕 在自覺和無奈中前行 英國行 再談英國行 雜議 雜記 校慶日記 雜感 雜感、雜悟 預言和預見 一件小事的感慨 眼花了 壓力和緊迫感 中秋 寫在五一國際勞動節 寫在世界盃開幕之際 寫在兒子高考的日子 | 寫給兒子 現實地推進浪漫地對待 習慣的改變 悟 無題 忌拖沓 無法欺騙自己 《山楂樹之戀》觀後感 我記憶中好吃的飯 談心情 隨想 送別恩師 說自己 說幸福 說三道四 說機靈 選擇性關注 梳理心情 書呆子 生活點滴 人生如趕海 人到中年 熱點關注 讓我們大家都成熟些——我看劉翔現象 牽掛 蘑練 沒有網路的日子 忙活 忙和閒 聊什麼?寒暄什麼? 老與不老 | 老屋 愧疚 可怕的壞習慣 家是什麼 積攢健康 回家的路 過年斷想 過年 貴州、甘肅行 感悟 感冒了 改變 憤怒 犯罪的成本與代價 多堅持一點點 對話 斷想 大學生活瑣記 錯位 粗心 包容和自醒 澳洲行 感動 家與歸途 回家 師母 娘,我想您 燈光 年少與年老 凡人小語 後記 |
作品鑑賞
該書中的散文飽蘸深情、發自肺腑,其中有對父親從小到大供養自己與哥哥上學讀書的感念,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有父母去世後自己那一直無法釋懷的神傷。如《老屋》中讓作者心心念念的老屋,這裡有他童年的歡樂和成長的疼痛,更有他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光記憶,而父母去世後,“我的家也沒有了”。他沒有在老屋再留宿一晚上,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去刺痛自己的心,只能讓那深情感念深藏心底。作者深情抒寫的對象不止於自己身邊的父母親人,還有那些一路走來曾經助己一臂之力的有緣人。《感恩》中,他對求學時送給他一罐老鹹菜的二嬸,特別是那位讓他飽餐一頓肉飯的通達明理三奶奶,都一一記掛於心。工作後每逢回家過年,都去看望,“只要我回家,只要奶奶還健在,每次回家都會看她”。而對當年讀研究生時期對自己關愛如子的導師師母更是一直感恩在心,待之如父母親人,畢業二十年來,逢年過節都必去看望,從未落下過,“總感覺導師的家是我的精神家園”。(《送別恩師》)“師母有六個兒子……他們都親切的叫我老七,我自我感覺也確實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我愛著這個家,記掛著師母對我的疼愛和牽掛。我有一個渴望:顧老師,我想喊您媽媽。”(《師母》)
該書刻畫了作者艱苦磨鍊與逆境中奮起的精神。
蘇軾在《
晁錯論》中強調:“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而馮慶祿在《大學生活瑣記》一文中也深有感觸的寫到:“溫和的外表後面是一顆永不服輸的心……大學裡的我是孤傲的也是自卑的。說孤傲是沒有服過輸,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標是什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一直為之努力。”“上大學四年,用的一直是粗布被褥,穿的是家裡做的布鞋。……知識的海洋又使我的精神生活無比的豐富。……我常常慶幸自己在相對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段相對比較艱難困苦的日子。我感謝那段生活,那是我一生的財富。”(《無題——寫給畢業二十周年聚會》)人與人稟賦相差不多,能做出點成績,在於自己比他人多了一點堅持和耐心。求學路上鍛鍊出的頑強拼搏意志力,化為馮慶祿日後的勤勉工作作風,無論什麼事情都認真不馬虎不懈怠。工作多年,未因私事耽誤過工作。“當了四年的辦公室主任,沒休過一次假,沒因為感冒或生病休息過半天。”(《可怕的壞習慣》)“有人說強調忙,只是藉口,最重要的還是沒有充分利用時間。……人生就是如此,多一點耐心,就會多得到個機會。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機會和成功就在於他比別人多了一份堅持,多了一份忍耐或者等待。”(《忙活》)“每逢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拿在堅持一點點鼓勵和激勵自己。很多時候看似無路可走,無計可施,堅持了一把,結果通常是斗轉星移、柳暗花明。”(《多堅持一點點》)
作品影響
媒體推介
該書出版後,《中華讀書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工人報》、齊魯網、海報新聞等先後刊發書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馮慶祿,男,1963年2月生,山東鄄城人,研究生,文學碩士。1989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擔任山東省殘聯評議委員會秘書長、計畫財務部主任、辦公室主任等職務,2008年6月擔任山東省總工會副主席、黨組成員,2017年4月—2023年4月任山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