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7年3月,渦陽縣政府撥款在仿古建築天靜宮內布展了兩個展室。隨後,在天靜宮東側的東嶽廟建立了老子博物館,並正式開放。

老子博物館
2009年11月3日,老子博物館與渦陽縣文物管理所一個機構三塊牌子,所需人員從渦陽縣文物管理所調劑解決。
場館布局
綜述
老子博物館總面積2400平方米,陳列展廳面積774平方米,分五個展廳。古建築風格,分陳列展廳、辦公用房。
展廳
老子博物館是展示渦陽老子故里地域文明之精華的系列專題陳列,分四大部分:《道之源》《德之初》《老子故里,文明之光》《有星流園,老子降誕》。基本陳列以時間的先後順序,運用豐碩的老子文化研究成果和大量的館藏文物,通過200餘張歷史文獻資料、文保遺存圖片,藉助燈光和展帶的變化,主要介紹老子出生地、老子生平事跡、老子思想、老子故事和道家人物等。
每年的傳統廟會(農曆二月十五老子誕辰日)7天時間和10月份舉辦的老子文化節10餘天。為了滿足觀眾的不同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文物資源,舉辦較為簡潔、直觀的文物展覽,觀眾高達6萬多人。
館藏文物
綜述
老子博物館藏品來源與考古發掘、社會捐助、徵集(購買)等;藏品類別有石器、青銅器、陶瓷器、石刻、書畫等;截至2019年末,藏品有226件(套)。
重要藏品
老子博物館重要藏品有新石器時期的陶網墜、鬲足、籬足、石銷、石斧;東漢的陶罐、陶雞、陶狗、陶灶、陶磨;宋代天靜宮遺址出土的“宮”字碗、水注、建築構件、帶文字記載的石刻等。
藏品保護
自2005年,老子博物館遷入新文物庫房以來,藏品保管條件有明顯改善,庫房面積的增加、購買技防設施、添置大保險柜等。
2009年,老子博物館增添文物陳列櫃,改善文物存放的環境,使藏品得到了更好的保護。在規章制度上,建立了《庫房安全保衛制度》《庫房消防安全制度》,並製作《文物、標本入庫憑證》《入庫人員登記表》《藏品提取和速回憑單》等,以規範藏品管理,保證藏品安全。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2008年,老子博物館在渦陽電視台開辦《文保單位》欄目,重點介紹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宋代天靜宮遺址、張樂行故居、新四軍四師紀念館、北平城遺址、捻軍會盟舊址。
老子博物館每年在的傳統廟會(農曆二月十五老子誕辰日)和老子文化節都製作館藏文物專題片在電視台播放。此外,該館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文化遺產日”,舉辦宣傳活動、設立諮詢台、印發宣傳單,並不定期走進學校和社區,開展文物知識普及和文物保護法宣傳活動。
學術研究
老子博物館出版《毫州文物珍寶集》《老子故事》《渦陽老子故里論證文集》《渦陽覽勝》《道之源》等。
機構設定
老子博物館是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
老子博物館經費來源於渦陽縣財政全額撥款。
老子博物館設有館長室、副館長室、辦公室、文物安全保衛科。
老子博物館有事業編制5人,在職工作人員10人,本科2人,大專5人,專業技術人員8人,其中中級職稱3人,初級5人。臨時聘用員工4人,主要為展廳看管保潔和講解員及保全員。
老子博物館年接待65000人。
參觀信息
老子博物館位於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閘北鎮(天靜宮東側)。
從渦陽站(火車站)自駕出發前往老子博物館約12.7千米。
8:00—11:00,14:00—17:30(周一閉館)。
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