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奤兒

老奤兒

老奤兒”一詞的出現,起碼可上溯到清代中期。“老奤兒”一詞是東北人專對關里昌灤樂人的代稱,有嚴格的區域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奤兒
  • 外文名:Laotaier
  • 性質:代稱
  • 起源地:東北
發音,由來,

發音

老奤兒[lǎo tǎi r]

由來

老奤兒”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其一,昌灤樂地區臨近東北,此地又是通往東北的必經之路。歷史上這一帶的人與東北交往頻繁,而後有很多人陸續遷往東北。因為昌灤樂人說話忒土,鄉音濃重,口音獨特,說話聲音委婉,如同唱歌。昌灤樂的口音與東北人口音區別較大,東北人為區分當地人與昌灤樂人口音之別,譏笑昌灤樂人不學京腔,稱昌灤樂人為“老土兒”,後因“土兒”字音轉化為“奤兒”,才稱昌灤樂人為“老奤兒”。
其二,舊時代有很多昌灤樂人在東北經商謀生,樂亭人較多,俗稱駐地方。由於昌灤樂人能吃苦、善經營、會管理,掙了大錢,發了大財,占有一席之地,而後又有一定勢力,所以東北人就有些嫉妒,認為昌灤樂人很奸猾。東北人說:“奸老西兒(晉商),猾老奤兒(昌灤樂),又奸又猾蘇老蠻兒(蘇州南蠻子)”。民間流傳的一句歇後語也是出自東北人之口,昌灤樂的茬子——劃(猾)卵(灤南話讀:lǎn )子。從這句歇後語中足以證明,東北人稱昌灤樂人為“老奤兒”是有貶低之意,並帶有侮辱的色彩。
舊時代的昌灤樂人在東北被稱為“老奤兒”是受歧視的,當時誰也不願聽這種稱呼,為了生存,忍氣吞聲,委曲求全。但時間久了,昌灤樂人對“老奤兒”或“猾老奤兒”這種叫法慢慢地也就默認了。久而久之,也就見怪不怪了。
但“老奤兒”們為不受東北人的歧視、貶低,大家互相團結,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加強,先後成立了“老奤兒幫”、“老奤兒會”。對“老奤兒”這個名詞進行掩飾、美化和包裝,在編演劇目的角色中,稱“老奤兒”為大面將軍。外人問“老奤兒”的含義,他們解釋為:“是老爺子、老太爺”的意思等等。
還有另一個關於“老奤兒”的傳說,在清乾隆年間灤州南部的渤海灣邊上,有丁槳、丁櫓兄弟二人去東北做買賣,因兄弟二人很善於經營,時間不長就打開了局面,開了許多商號,也結交了當地許多達官貴人和商界人士。
後來東北地區流行起一種癬病,傳染很快。得病者奇癢難忍,駐守在那裡的被人們稱為“老太爺”的王爺也得了此症,當地許多名醫也治不了。丁槳、丁櫓兄弟看過病症後,突然想起家鄉海邊的一種叫“海兔子”的小魚能治此癬。所以由朋友引薦去見“老太爺”。王爺這時正忍受著奇癢的煎熬,聽說二人能治此病,便許下諾言:如能根治癬病,就與二人結拜異姓兄弟。二人聞聽此言,立即趕赴家鄉,大量收購“海兔子”,並迅速趕往東北。果然,王爺吃了“海兔子”之後,一天止癢,兩天結疤,三天疤落,真的好了。給王爺治病的同時,丁氏兄弟將“海兔子”贈與得病的百姓,一場傳染性癬病就此消失。“老太爺”也沒有失信,與丁槳、丁櫓結拜為兄弟。因王爺被當地人尊稱為“老太爺”,丁氏兄弟是王爺的結拜兄弟,又救過當地許多百姓,所以,當地人也稱他們“老太爺”。為了與老王爺區別稱呼,大家就在後邊加了個“兒”化音,稱丁氏二人“老太爺兒”。
因丁氏兄弟經營有方,又救過百姓,再加上是老王爺的結拜兄弟,受人尊敬,二人的商號日益興隆。而後昌灤樂人紛紛前往投奔,東北人聽到昌灤樂人說話尾音拖的長又拐彎像唱歌,就說:“這是老太爺兒的人。”久而久之,東北人為了簡便稱呼說:“這是老奤兒的人”(“老太爺兒”叫快了就是“老奤兒”)。到後來漸漸傳開,東北人就把昌灤樂人叫成“老奤兒”了。
第三個傳說是在明朝戚繼光戍長城的時候,昌灤樂一帶出了一個叫王蘭春的武將輔佐戚繼光戍邊,每次交兵打仗,他都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且有萬夫不擋之勇,殺起敵來,又狠又猛。更讓敵人不可思議的是,王將軍每次上陣打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而是臉上戴一個碩大如斗的面具,也從不與交戰敵將通報姓名,只報是京東永平府人(昌灤樂地區),動手之前必須大喊一聲:“難道不認得這張大面具?“
經過大小數百次戰鬥,這個頭戴大面具的將軍戰無不勝,聲名迅速響遍長城內外。在明朝敵我雙方交戰時都要有文官負責記錄戰場的情況,可是敵方負責戰事記錄的官員又不知道這個頭戴大面具的將軍姓甚名誰,所以只記錄下“大面”將軍如何能征善戰,因古時的毛筆字是豎著寫的,有的文官為了記錄方便快捷,就把“大”和“面”寫到了一起。“大面”將軍就寫成“奤”將軍。後來,王蘭春年紀大了,明軍中也逐漸省去了王將軍的名號,直接稱其為“老奤兒”將軍。
清朝後期,昌灤樂一帶的人到東北去經商做買賣,閒暇時候就向當地人誇耀起“老奤兒”將軍的威名,而東北的一些人也聽說過“老奤兒”將軍,所以昌灤樂一帶的商人就以“老奤兒”為自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