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壽

老天壽(1882—1966),粵劇名演員,原名劉家榮,亦名天壽,高州市寶光街道頓梭西圳人。幼失怙恃,少年靠沿街叫賣糖果為活。每遇戲班演出,必購票進場邊賣糖果邊看戲。習久成迷,且善模仿。藝人見其聰明伶俐,加之天生一副丑角相,十二歲吸收入“祝康年”班學戲。入班後如魚得水,勤學苦練,一絲不苟,藝技日進,二十歲擔任要角,三十歲揚名兩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天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粵劇名演員
老天壽(1882—1966),粵劇名演員,原名劉家榮,亦名天壽,高州市寶光街道頓梭鎮西圳人。幼失怙恃,少年靠沿街叫賣糖果為活。每遇戲班演出,必購票進場邊賣糖果邊看戲。習久成迷,且善模仿。藝人見其聰明伶俐,加之天生一副丑角相,十二歲吸收入“祝康年”班學戲。入班後如魚得水,勤學苦練,一絲不苟,藝技日進,二十歲擔任要角,三十歲揚名兩廣。因其姓“劉”與“老”音相近,藝友和觀眾慣稱他“老天壽”,他便以此為藝名。民國期間,他長時間在“祝康年”班擔任醜生角色,為大台柱之一。經常巡迴於粵西及台山、開平、恩平和廣西南寧、梧州、玉林等地演出。他戲路廣,功底深厚,既擅長丑角生,也善武生花臉、公腳。但從不賣弄身段工,而是著意深入角色,細膩演活人物,一招一式的運用,全服從刻劃人物性格的需要。抗戰期間,他因抵制和拒演色情庸俗的劇目而被班主解職,寧可搭陰陽班演出餬口也不隨波逐流。抗戰後他失業,境況淒涼,只得沿街賣油,聊以度日。解放後他重返戲台獻藝。1953年到吳川,與當地藝人張瑞棠、張少蓮和外來藝人莫振勛、蔡德才等到組成光藝粵劇團,到粵西各地演出,並積極參加戲曲改革工作,他先後口述整理了十幾齣瀕臨失傳的傳統戲,對每出戲的每場劇情,每個角色的唱詞、對白以及音樂唱腔都能嫻熟地背誦出來。由於他在挖掘、整理傳統劇目方面做出了貢獻,1954年被聘為廣東文史館館員,仍留光藝粵劇團工作。1962年2月25日湛江地區戲劇界隆重集會祝賀他從藝66周年和80壽辰。
老天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