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侯野鴨手工製作技藝

老侯野鴨手工製作技藝,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侯野鴨手工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宋神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侯氏先祖,老侯野鴨製作技藝的創始人——侯世誠誕生於世。侯世誠,一位醉心於美食的藥鋪掌柜。在行醫問藥的時候,當地人病急方投醫,不注重日常身體保養的習慣啟發了他。他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經過潛心研究,研製出秘方,並採用洪澤湖的特產——天然野味作為原料,把養生融入到日常飲食中。起初由於藥效和食物的味道難以兼顧,並沒有給藥鋪帶來多大效益。但是侯世誠並沒有灰心,經過父子兩代人的努力,配方不斷完善,初具雛形。作為同鄉的詩詞大家張耒(公元1054年~公元1114年,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在嘗過侯世誠秘制的野鴨之後,賦詞贊曰:……石鼎煮寒蔬。……爭如且,寒村廚火,湯餅一齋盂……。此後,侯氏家族一直從事此行業,中間由於戰亂或有間斷,但秘方一直得以保存下來,並得到不斷改良。而老侯的秘制野味,廣受歡迎,漸漸形成了淮陰一絕——老侯野鴨。
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南巡駐留淮陰碼頭鎮,在嘗過老侯野鴨後,親自召見侯氏第五十四代傳人侯德澤。在了解到老侯秘制珍禽的養生效果後,圈定為貢品,著每年上貢。這一階段是侯氏家族最為鼎盛的時期。
清末民初直至抗戰結束的這段時間內,因戰亂頻仍,使得這一養生美味輝煌不在,日漸式微。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使得老侯野鴨製作技藝重新發展壯大。

工藝特徵

老侯野鴨以洪澤湖野鴨為主要原料,佐以八角、桂皮、肉蔻、草果、丁香等12味調料或中藥材,以侯氏家傳秘方,歷燜、浸、晾、鹵、炸等26道工序製成。其中火候的掌控、水及配料的用量、各道工序的時間,都有嚴格的控制。製作流程如下:
選鴨:首先選取人工養殖在50~100天左右的野鴨備用。
宰殺:宰殺時要“三管”齊斷,即切斷鴨子的氣管、食管和血管。宰殺刀口大小要適當,以將血放乾淨且不造成頸部血污為宜。
浸燙:將宰殺後的鴨子放入熱水燙燙,以便於脫毛。
掏膛:在脫毛後的鴨子肩胛部和肛門前各開一豎口,以方便挑斷“三管”和掏出內臟。
除毛:此時的除毛,是鑷除剩餘的細小絨毛和陷在皮肉中的毛管。
涮膛:鑷後的鴨子要馬上拔去鴨舌,把白條鴨反覆在水中涮動灌擠,要求把腹腔內洗清爽,不能有殘留物和淤血。涮膛後的鴨子要進行瀝水片刻,要求瀝水後的鴨子腹腔內無積水,用手拎起無滴水。
醃製:首先是用製成的鹽滷醃製半個小時左右後,將鹽水內加入適量花椒、八角、蔥、姜,並煮沸,放涼後用來“復鹵”,以防鹽滷變質。一般夏天4天復鹵,春秋天7天復一次鹵,冬天半月復一次鹵。
滷製:先由香料扎包在水中煮沸片刻後,再投入鴨子一起煮製。
油炸:將滷製後的鴨子掛糖上色,即在鴨體表皮上均勻塗抹一層上色液,上色液為糖稀和清水配製。然後放入油鍋中炸制兩三分鐘即可出鍋。老侯野鴨即製作完成。
經候氏秘方烹製而成的野鴨,形整色美,香、酥、醇、軟,具有佐餐助飲,補氣益體的功效。
老侯野鴨手工製作技藝融合了古今珍禽美食製作的經驗和技術,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能夠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