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城遺址

耀州城遺址坐落在大石橋市大石橋鄉岳州村內,由於城牆坍塌形成了一處高台地,城址遺蹟較明顯。 遼時大石橋市大石橋鄉岳州村內,最終毀於1904年的日俄戰爭,可見耀州城沿用時間跨度較長。 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耀州城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耀州城遺址
  • 坐落:大石橋市大石橋鄉岳州村內
  • 1984年:文物保護單位。
  • 史籍記載:《奉天通志
遺址簡介,史籍記載,古來興往,

遺址簡介

耀州城遺址坐落在大石橋市大石橋鄉岳州村內,由於城牆坍塌形成了一處高台地,城址遺蹟較明顯。
耀州城為我國傳統的方形城,遼時始建,東西的城牆要略長於南北,城整體為長方形。最初只開南北二門,至清末又開二門二關。後設二門並未在一條軸線上,東門略靠北,而西門靠近南城牆。北城牆與西城牆各建炮台一座,台下設關。此城在1626年重修,根據詩人的描述,該城建置已久,由遼至金一直使用,並沿用到詩人生活的時代。根據記載,清末曾加以整修、使用,最終毀於1904年的日俄戰爭,可見耀州城沿用時間跨度較長。
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布耀州城遺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史籍記載

對耀州城的記載散見於一些史籍。《奉天通志》建置——城堡載:“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周圍二里三百步,南北二門”。《奉天通志》蒐集一些鄉土志書而成,成書在清康熙年間,其記載的城與耀州實際所處的地理位置相吻合。清前期此城池面積不很大,周長僅二、三華里,開設南北兩座城門。《海城縣誌》古蹟載:“耀州城,在縣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即渤海椒州。遼置耀州,屬海州南海軍,金沿用。清初大將楊古利,敗明將毛文龍與此。”《海城縣誌》作為地方志書,有力證明了《奉天通志》所記信息的準確性,可以確定位於海城西南六十里的古城就是耀州城。《海城縣誌》指出的渤海椒州與耀州不為一地,地方政權渤海國統治時期設定的椒州,在今朝鮮境內的鹹鏡道。耀州是在遼統治時期始有稱謂,歸海州南海軍節度使轄。直至金國統治時期繼續沿用。《渤海國志長編》載:“遼志海州所轄耀州,本渤海椒州……耀州統縣一:曰岩淵。蓋遷移後,仍用渤海故名。今海城西南六十里有耀州城,即其地。”這裡更加明確指出耀州是遼時始建,其本為海州支郡,遼遷渤海南京南海府椒州(即原在今朝鮮的鹹鏡道)民,來遼地建城,並改他們居住的椒州為遼之耀州。遼將虜來的渤海國或其它外族人等,遷入遼地後,仍沿用這些人的家鄉地名,起到了一種安撫人心的作用,但對地方行政建制不利,容易造成耀州與椒州同為一地的錯覺。耀州民眾從渤海椒州遷入,遼統治者遂設耀州城加以安置。

古來興往

遼將虜來的人員安置在耀州城內,城外從事農耕,為社會交流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社會發展程度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遼、金至清初時期城的規模沒有大的改觀,保持初創時的風格,四四方方,南北二門。情況的改變是在近代,依現在的遺蹟還可見最後磚石築遺存的城牆址。依稀可見高出地表的土崗,殘留周長約在四華里左右,在早期城牆址基礎上後砌築的城牆,東、西城牆略長於南、北。因城的規模擴大了,出入人員增多,逐漸成為一處交通樞紐,亦成為一重鎮,到了清末,在南北二門的基礎上,又增開了東西二門,東城門靠近北,而西城門靠近南。出於軍事守衛的需要,又在北牆與西牆上添設二座炮台,下面設定兩個關卡。
《海城縣誌》里“清初大將楊古利,敗明將毛文龍於此”的記述,表明這裡曾發生過激戰。由此可知,明末清初,這裡已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東北地區是清朝的發祥地,耀州城當時處在連線南北,通達內陸腹地的樞紐,軍事要衝的地理位置必然導致要加固城池。據記載,清初的城牆基寬10米,高7米,城牆頂寬8米。上窄下寬的構築形式,增強了城牆的穩定性。清軍依託此城的堅固,打敗明軍,此役告捷,耀州城功不可沒,所以城池興修的規模也大大超過前朝。
隨著近代社會的發展,中東鐵路的延伸、沒溝營港口的興旺,耀州古城不再那么顯耀。一旦失去耀眼的光芒,結局似乎只有被遺忘,世人的眼光不再光顧,被關注的程度大打折扣,於是頹廢合情合理成為古城的大結局;再有戰略要地帶來戰爭的磨難,讓古城難以雄姿勃發。歸宿淒涼,並不抹殺昔日的雄姿。耀州古城有過輝煌,也曾氣勢磅礴、也曾喧囂繁華、也曾戰旗列列、也曾烽火狼煙。
如今,古蹟難尋,但當地百姓倒也能娓娓道來古城的記憶。曾幾何時,這裡的房屋、院牆,甚至豬圈,儼然如同古城址的招貼畫,印有城牆的痕跡。那些留存有古代文明的遺蹟,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來人只有望洋興嘆了,倘若想觸摸歷史,只好做客典籍文獻。哪怕是河水沖刷出的古人遺物,誰又得相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