翥山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樂平市東南方向,海拔128.6米,因向東北和西成“八”字傾斜,如蒼鷹振翅凌空,故名“翥(zhù )山”。關於此山有許多民間傳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翥山
- 地理位置:江西省景德鎮
- 海拔:128.6米
- 記載文獻:《樂平民間故事》
翥山來歷,翥山簡介,
翥山來歷
在楚玉選編的《樂平民間故事》中,記載了一個關於翥山的傳說,這個傳說便是翥山的來歷。
傳說住在崑崙山上住著南極仙翁,仙翁座下的白鶴仙童經千年修煉,已能呼風喚雨,十分了得。一日,仙童不堪寂寞,化作仙鶴游至樂平地界時,發現這裡正值乾旱,土地龜裂,草木乾枯,莊稼焦黃,一片荒涼景象。在一村前,村民跪求上蒼降雨,但老天似乎並無絲毫憐憫之心。
仙鶴見此不忍村民被繼續被乾旱折磨,決定拯救生靈,便施展神通,在這降了一天一夜的甘霖。但此事卻惹得上仙大怒,玉帝命南極仙翁前去捉拿仙鶴。仙鶴童子事後自知性命難保,羽化城一座山峰,守護著這一方水土。
後來,百姓感仙鶴之恩,紛紛山上祭奠,並為此山取名“翥山”,意即“飛鳥化成的山峰”。
附:悟心和尚出家前就住在翥山腳下,在福建出家,2002年歸鄉決定在翥山建寺。經悟心和尚四處化緣,翥山寺廟得以重建。悟心和尚取名“翥山報恩寺”,為報四恩(佛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
悟心和尚說,如翥山報恩寺建成,將為樂平旅遊增彩添色。悟心的心愿隨著報恩寺的落成,將很快可期。
翥山簡介
位於江西瓷都景德鎮樂平市東南方向,海拔一百二十八點六米,這裡安殷水與樂安江交匯,北、東、西面平疇沃野,交點南岸,臨水一兀突起,向東北和西成“八”字傾斜,如蒼鷹振翅凌空,故名“翥(zhù )山”,而寺院坐落於山頂平曠之處,恰似一朵綻開的蓮台。登臨翥山之頂,便發現眼界大開,洎水邊的樂平城盡收眼底。難怪樂平別稱翥山,這座在樂平有著特別意義的山,並不以高為名,正如在山頂修行的悟心法師所說,“翥山勝在通達十方。”
明末清初順治年間,廬山高僧智慧型大師雲遊至此,見古木參天,曲徑林幽,花放鳥鳴;登頂遠眺,滔滔樂安江似銀鏈迂迴向西南,安殷水自南而沖環抱翥山後注入樂安江。西南面,群丘染翠山泉叮咚,農莊桑田點綴其間,迷戀的美景與樂平城盡收眼底。其觀後曰:“山翥地靈”,就在此結茅建寺,文革時期,山上的寺院被搗毀,山上還有一座小土廟。山頂廣場,東西長二十八丈,南北寬十一丈,寺院建在場中,香火一度旺盛。而後又在寺邊為地方求學續辦了著名的“翥山書院” ,根據《樂平縣誌》記載,翥山書院建於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建在小北門內試院牆後,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書院廢止,幾年後在原址辦起了高等國小。每試屢屢應第得科,因而出了許多名人,更使寺院聲名遠揚,很多文人墨客,政治家因此慕名登游翥山題詩作賦,談經論法。清朝著名開國功臣、傑出的政治家順治皇帝的老師“范文程”,多次留宿翥山古剎;政績顯著的台灣知府“袁聞析”曾多次上山禮佛,故樂平翥山在台灣留芳傳世至今:“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時也曾御駕翥山古寺,據說有碑記載,文革時失落民間,現正在尋找:“曾國藩”、“曾國荃”、“左宗棠”也曾朝禮翥山古剎;近代二十世紀,江西八老之首:“李尚庸”、革命先烈“方誌敏”都多次登臨翥山。南宋 “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也曾經寫下“過翥山渡” :千重溪水萬重山,半月深行井底天。井外還來天大在,江心一眼四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