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姓

翠姓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晚期楚懷王時柱國景萃,屬於以先祖名字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姓氏急就篇·注》記載:“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為翠。”景萃,是戰國晚期楚懷王執政時期(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的楚國柱國,即軍事統領,職如司馬,曾在楚懷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8年)秦軍進攻韓國宜陽城時率大軍往救,卻又按兵不動,待秦軍攻破宜陽撤兵之後,他白揀便宜,再進兵宜陽,得到了韓國的感激,連東周王室也稱其“阻秦援韓”之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翠
  • 外文名:green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翠,讀音作cuì(ㄘㄨㄟˋ)]
翠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歷史進至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王政派大將王翦領兵六十萬進攻楚國,王翦採取屯兵練武、堅壁不戰、麻痹敵人、以逸待勞的戰略,逐漸拖疲楚軍,最終在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乘楚軍向東轉移混亂之時,王翦率秦軍突發攻擊,迅速消滅了楚軍的主力,擄楚王負芻,平荊地置為郡縣。秦國滅楚國之後,景萃的後裔子孫分散逃遷,其中有進入關中地區者(今以西安為中心,包括銅川、寶雞、鹹陽、渭南五個省轄地級市,共五十四個縣(市、區)。除鳳縣、太白兩縣基本屬長江流域外,其餘均屬黃河流域),以先祖名字之諧音字改為翠氏者,後又多次分遷,有融入湘西土家族者,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翠工,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翠工,即玉工,是從古至今人們對玉石工匠、翡翠雕刻藝術家等的稱謂。翡翠,是硬玉的一種,其實古人稱紅、橙色的玉石為“翡玉”,而稱青、綠、碧色的玉石為“翠玉”。“翡翠”是對該類玉石的統稱。翡翠,自古以來就以它的深邃晶瑩的質地,蘊涵著神秘東方文化的靈秀之氣,有著“東方綠寶石”的美譽,被人們奉為最珍貴的寶石。
“翡翠”一詞,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古文獻中,原意是指一種羽毛顏色鮮艷的小鳥。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古人用這兩種美麗的小鳥來命名一種玉石,為其增添了悠久深邃的文化氣息和強大活躍的生命力。專職從事於翡翠採集、加工、雕琢、銷售的玉石工匠和商人,自古就稱作翠工、翠匠、翠商,在其後裔子孫及其弟子中,有以其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翠氏。在明、清兩朝之後,大量翡翠首飾及工藝品作為皇家貢品或上流社會的專貢玩物,其文化寓意和社會表征日臻完善,並逐漸演化成為中華玉石文化的主流。因此,翡翠的文化屬性,才是評價翡翠價值的最重要方面。

得姓始祖

景萃。

遷徙分布

翠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鹹陽、京兆為郡望。
今陝西省的西安市、銅川市、寶雞市、鹹陽市、渭南市,湖南省的湘西地區,均有翠氏族人分布。天津武清,山東平邑、平度,山西太原、大同,陝西韓城,廣東新會、高要,江西宜豐等地有分布,漢族、回族有此姓。

郡望堂號

郡望

鹹陽郡:鹹陽是享譽海內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進行變法,在涇渭之交營建宮城,並遷都於此。因“地處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陽”,故名鹹陽。中經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帝國,直至西漢初年,這裡作為戰國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將鹹陽解讀為中國第一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嗣後,歷經西漢、新、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到隋、唐,鹹陽因毗鄰京城長安,而被當作京畿之地和塋藏之野。宋明以下,鹹陽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作為溝通中原和西部邊疆的交通孔道,其軍事戰略地位仍然相當顯著。如今,在西安-鹹陽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戰略框架下,一個具有重要經濟戰略地位的大都會城市帶正在崛起,鹹陽作為西安的後花園,它的建設和發展正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鹹陽境內的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商王朝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國。周朝,以豐、鎬為中心,周圍分布有戈、秦等國。周顯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鹹陽,在秦國全面建立了郡縣政區體制。秦統一後,設內史管理都城鹹陽,奄有整個關中地區。秦朝末期,被項羽分為雍、翟、塞三國,號“三秦”。市區以西屬雍,以東屬塞。西漢時期在關中設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郡,號“三輔”。市境屬扶風、馮翊兩郡,今長武一帶屬上郡。東漢時期遷右扶風郡治於槐里(今陝西興平)。三國曹魏時期屬扶風、新平(郡治漆縣,今陝西彬縣)和馮翊郡,西晉屬雍州扶風(郡治池陽,今陝西涇陽)、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長陵設鹹陽郡。北朝時分屬雍州鹹陽、安定、北地三郡。唐屬京兆府、邠州。五代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時期分屬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國時期分屬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慶原府的邠州。元朝時期屬陝西行中書省奉遠路及其所屬的耀州、乾州,省直屬的邠州。明、清時期屬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國初屬陝西關中道,後分屬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專區,北部屬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鹹陽分屬三原、縣、鹹陽分區,1950年合併為鹹陽分區,1953年癸巳撤銷鹹陽分區,1961年復置,1968年改為地區。1983年10月撤銷地區,設立鹹陽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例如: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定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要特別注意的是:“京兆”並非僅指陝西長安地區,凡歷朝歷代由中央政府直轄的都城周邊地區,皆可稱為“京兆”。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亦稱常安堂。
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涇渭堂、馮翊堂。
翠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