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亨新區

翠亨新區

翠亨新區位於廣東省中山市東部臨海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是南沙、前海、橫琴三個國家級新區和廣深港澳四大城市兩個“同心圓”的圓心位置,總規劃面積約230平方公里,包括南朗鎮全境及火炬開發區臨海工業園,集中建設區約80平方公里,起步區約35平方公里。新區北承廣州南沙新區,南接珠海橫琴新區,東經深中通道承接深圳前海新區,西連火炬開發區,1小時內可抵達珠三角5個國際機場和5個國際港口,廣珠輕軌京珠高速港珠澳大橋緊密環繞。

翠亨新區定位為「4+2」,即綠色裝備製造、智慧型電子產業、健康醫藥產業、高端都市產業,搭配創新金融與文化旅遊兩大特色服務業。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昨日已經正式公告設立「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主要定位有四: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探索區、珠三角轉型升級重要引領區、嶺南理想城市先行區、科學用海試驗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翠亨新區
  • 行政區類別:區
  • 所屬地區:南朗鎮、馬鞍島及東部臨海區域 
  • 政府駐地:廣東省中山市馬鞍島翠城道翠亨新區規劃館 
  • 電話區號:0760
  • 地理位置:中山市東部臨海區域
  • 面積:230平方公里(總規劃面積)
  • 方言粵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 
  • 車牌代碼:粵T
  • 成立時間:2011年10月
新區概況,文化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區位優勢,批覆,地理區位及概況,發展定位,新區規劃,戰略定位,發展目標,

新區概況

文化優勢

香山(包括澳門中山珠海三地)在中國近代開風氣之先,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孕育了孫中山、鄭觀應、楊仙逸、陸皓東等一批先賢偉人。
孫中山先生是聯繫全球華人的紐帶,是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的基石。
中山市擁有分布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百萬的華僑,為新區開發建設提供不竭動力。
中山市是台灣同胞在大陸投資最早、台資企業最多、台資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共有台資企業近1100家,台商總投資達46億美元。
中山市與港澳一衣帶水,血脈相連,歷史同源,文化同根。港澳共有中山社團50多個,旅居港澳中山鄉親40多萬人。

產業優勢

市內:擁有國家高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產業基地35個,省級技術創新專業鎮15個,轉型升級示範區8個。
周邊:珠江三角洲擁有雄厚產業基礎,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家用電器、石油化工、醫藥製品、電子通訊、信息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裝備製造等產業集聚發展,市場輻射華南地區、東南亞、甚至全球。

資源優勢

翠亨新區充裕的土地資源為大型優質項目落戶新區提供保障。
“九峰環抱、七水匯聚”的水系山體資源蘊育了新區良好的生態基底。
57公里長濱海岸線資源,將為新區營造水天一色的濱水生活空間。
新區依託萬畝紅樹林濕地,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獲批。

區位優勢

1小時內可通達珠三角5大國際機場和5大港口,廣珠城軌、廣澳高速京珠高速、港珠澳大橋緊密環繞。
深中通道由東向西跨越珠江水域,直接連通深圳和中山兩市。路線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通過深圳側連線線與機荷高速公路對接,在翠亨新區起步區登入,與規劃中的中開高速對接。全長約24km,採用東隧西橋形式及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深中通道將使翠亨新區成為珠三角西岸廣闊腹地承接深港地區高端產業和優質要素的橋頭堡。

批覆

2012年5月29日上午,中山市政府召開重點提案視察座談活動,農工黨中山市委會提出的《關於推進翠亨新區建設的建議》成為政協重點提案,由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領辦。廣東省政府已經批覆翠亨新區建設工作方案。
2012年5月29日,農工黨中山市委會一行參觀了翠亨新區規劃展示館,了解新區建設最新進展。據了解,提案建議在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成立翠亨新區管理委員會,賦予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建議翠亨新區規劃能儘快得到國家層面的正式批准;加強對台合作;吸引國內知名高校尤其是台灣高校、研究所在翠亨設立分校和校區,培養新區所需人才等。中山市委副秘書長、翠亨新區前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方維廷介紹說,5月18日,廣東省政府批覆了翠亨新區建設工作方案,標誌著翠亨新區建設邁出了關鍵性一步,抓緊研究開發模式和機構設定方案。
翠亨新區規劃圖翠亨新區規劃圖
廣東省人民政府規劃建設中山翠亨新區是推動珠江西岸地區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廣東中山翠亨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2-2030年)》。

地理區位及概況

發展定位

翠亨新區已確立“文化引領、生態優先、產城融合、智慧創新、和諧善治”的發展理念。在中山領導班子看來,打造翠亨新區,更有利於中山發展孫中山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競爭力。薛曉峰指出,翠亨新區圍繞的是一個新城市概念,支點是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的探索區,以此傳承孫中山的樸素價值思想,推動海內外華人文化的認同。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規劃師唐凱表示,中山在翠亨新區規劃中提出的不是傳統的產業發展模式,而是以文化引領的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具有獨到之處。同時,規劃把各種生態環境要素串聯起來,給後人留下一個開放性的、有彈性的結構空間,思路值得肯定。
規劃結構圖規劃結構圖
2012年,翠亨新區將從概念規劃轉入功能規劃,推進翠亨新區總體規劃、區域用海規劃和環評等三項工作。有承載能力強的戰略平台,就意味著會有優質項目的踴躍湧入。近些年,中山一直大力推進與央企的戰略合作,簽下一批批泛著綠色、帶“國”字號的大項目,對中山加快轉型升級形成一股強大驅動力。2012年3月,在北京舉行的中山市與中央企業合作懇談會上,翠亨新區,成為中山招商引資的一張新“王牌”。

新區規劃

翠亨新區從概念提出到戰略謀劃,從空間概念性規劃到城市總規劃,從方塊式圍填海到智慧用海,發展的總體定位逐步明確,空間布局和功能區域逐步清晰,智慧用海方案逐步成型。省海洋漁業局已批覆同意中山在翠亨新區開展憑海域使用手續直接進入基本建設程式試點工作,相關環評工作也已展開。打造翠亨新區,有利於發揮其靠山面海的地理優勢,推動中山發展從岐江時代(江河時代)向伶仃洋時代(海洋時代)跨越;有利於發揮圍墾土地資源優勢,搭建集聚各種高端發展要素、高端人才的大平台;有利於引入優質產業增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對提升中山城市核心競爭力和戰略區位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翠亨新區”建設的逐步推進,中山正在由“江河時代”逐步邁向“海洋時代”。

戰略定位

——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探索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傳承和弘揚孫中山文化,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強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實施文化精品工程,以人文建設增進文化認同,進一步把海峽兩岸和海內外華人匯聚在中華文化的旗幟下,建設海內外華人共有精神家園,為廣東建設文化強省探索新路。
——珠三角轉型升級重要引領區。以城市轉型升級引領產業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產城融合,按照綠色發展、智慧發展、包容發展、人本發展的要求,探索創新產業發展模式,促進城市發展、文化建設和產業升級相互融合,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吸引高端產業、高端技術、高端人才集聚,建設珠三角產業結構高級化、產業發展集聚化、產業競爭力高端化的轉型升級高端平台。
——嶺南理想城市先行區。以文化建設為城市靈魂,通過創新城市發展理念、彰顯嶺南特色、建設森林生態城市、構築濱水城市環境等手段,推動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相得益彰,時代要求與嶺南特色相互輝映,綠色經濟與智慧城市交相融合,社會文明與幸福生活同步提升,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和人民幸福感,在珠江西岸率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文化引領、產城融合、智慧創新、和諧善治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科學用海試驗區。遵循海洋與陸地的自然發展演變規律,創新生態圍填海技術,以集中集約用海方式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永續和高標準利用河、海、自然和岸線資源,加快發展海洋生物、海洋裝備製造、遊艇製造與套用、濱海旅遊等產業,豐富紅樹林生態濕地旅遊內涵,協調濱水生活岸線,打造人水和諧、與水共生的生態濱海環境,為廣東建設海洋經濟強省作出示範。

發展目標

按照科學謀劃、從容建設、乘勢推進、打造精品的總體要求,加快推進中山翠亨新區的開發建設,實現“五年夯實基礎、十年初具規模、二十年成效顯現”的發展目標。
——現期(到2015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新區奠定基礎。抓緊重大交通、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拉開新區開發建設總體框架;起步區和國際旅遊區形成雛型,區域建設用海工程全面啟動;現有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初步發展,服務業比重逐步提高;城市功能明顯增強。人口規模約3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約40平方公里,服務業占GDP比重為50%,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為3%,污水處理率>9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50%。
——中期(到2020年),主體功能基本形成,新區具備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現代生活服務業,文化產業形成規模,金融業、時尚產業初步發展;英才培育區和文化交流區開發建設基本完成,中央商務區起步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成效,城市風貌獨具特色,初步成為珠江西岸理想城市。人口規模約5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約60平方公里,服務業占GDP比重為60%,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為3.5%,污水處理率、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60%。
——遠期(到2030年),城市水平一流,新區發展成熟。主導產業凸顯競爭力,新型城市擴大影響力,特色文化增強凝聚力,公共服務提升吸引力,社會善治強化軟實力,建成經濟持續發展、環境優美和諧、人文氣息濃厚、社會和諧善治、人民生活幸福、海內外華人認知度高、國際影響廣泛的現代化嶺南濱海城市。人口規模約8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約80平方公里,服務業占GDP比重為70%,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為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6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