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蔡厝尊金門蔡景仁為始祖 廈金兩個蔡厝村都是同安腔
作為第五屆海峽論壇重要子項目之一的“閩台同名村鎮續緣之旅”近日在廈門翔安舉行。來自台灣雲林四湖鄉蔡厝村隨參訪團一行72人,到廈門翔安的蔡厝村尋根懇親。台灣雲林四湖鄉蔡厝村是從大陸傳衍過去的,清朝末,鄉民住的那個地方叫“尖山堡”,而直至日據時代才更名為蔡厝村
1、歷史地理介紹
2、文化名人介紹
3、現代發展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蔡厝社區
- 行政區類別:廈門市翔安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電話區號:0592
- 郵政區碼:361102
- 地理位置:華南
- 面積:18平方公里
- 方言:同安話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古樓、古樹
- 機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在建)
- 火車站:翔安東站
1歷史地理介紹,歷史文化名人,蔡厝泥蟶馳名東南,
1歷史地理介紹
翔安區新店鎮蔡厝社區
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有1700多戶居民,2013年人口5000多人,其中有蔡姓人家約800戶,3000多人,在蔡姓聚居的蔡厝自然村,幾乎全村都姓蔡
與金門島隔海相望,有1700多戶居民,2013年人口5000多人,其中有蔡姓人家約800戶,3000多人,在蔡姓聚居的蔡厝自然村,幾乎全村都姓蔡
歷史上,金門為同安轄地850餘年,金門人遷居廈門,從未間斷。廈門蔡厝尊金門蔡厝宋代中憲大夫蔡景仁為其始祖。景仁後裔於元末明初由金門瓊林遷入大陸沿海開基,仍稱蔡厝。
金門北太武山下的一個小村落,全村39戶,150多人,其中蔡姓人家13戶,六七十人。傳統農作物以高粱、花生、小麥、芋頭、番薯為主。村人多從事商務。 常聽老一輩說,金門168村,村村都有廈門的親戚朋友。喜慶或傳統節日,親朋間常有走動。2014年6月8日,臨近端午節的周末,尋訪即將在第五屆海峽論壇與廈門蔡厝結對認親的金門蔡厝。
處處粽箬飄香。蔡厝村里平常只有老人走動的宗祠廟口,集結了全村的婦孺老幼,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很多出外的人特地趕回來赴端午之約,讓位於金門北太武山腳下的這個小山村熱鬧許多。
金門北太武山下的一個小村落,全村39戶,150多人,其中蔡姓人家13戶,六七十人。傳統農作物以高粱、花生、小麥、芋頭、番薯為主。村人多從事商務。 常聽老一輩說,金門168村,村村都有廈門的親戚朋友。喜慶或傳統節日,親朋間常有走動。2014年6月8日,臨近端午節的周末,尋訪即將在第五屆海峽論壇與廈門蔡厝結對認親的金門蔡厝。
處處粽箬飄香。蔡厝村里平常只有老人走動的宗祠廟口,集結了全村的婦孺老幼,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很多出外的人特地趕回來赴端午之約,讓位於金門北太武山腳下的這個小山村熱鬧許多。
十幾年五百位大學生
翔安蔡厝匯聚人文,明清時期出過知縣,民國時期蔡松才、蔡石是有名的南洋華僑領袖,2014年蔡厝是遠近聞名“狀元村”,十幾年裡出了近500位大學生,很多考上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
翔安蔡厝匯聚人文,明清時期出過知縣,民國時期蔡松才、蔡石是有名的南洋華僑領袖,2014年蔡厝是遠近聞名“狀元村”,十幾年裡出了近500位大學生,很多考上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
歷史文化名人
蔡復一葬於翔安大房山
蔡復一是同安和金門兩地名氣很大的歷史文化名人,原為金門蔡厝人,後移居同安縣城。民間盛傳蔡復一目眇、腳跛、背駝、面麻,卻自幼聰明過人,12歲即寫出洋洋萬餘言的《范蠡傳》。48歲病故,追贈兵部尚書,安葬於今翔安區內厝鎮小盈嶺大房山。
蔡厝有著6.7公里的海岸線,從古至今,蔡厝就是整個原同安縣的產鹽大村。從前,4000畝的鹽田上堆滿著一座座小鹽山,如同皚皚的白雪一般。蔡厝的海鹽既可工業用,也可食用。這些海鹽每天都從蔡厝直接上船,運往當時的高崎碼頭,再由那裡發往全國各地,甚至是周邊國家。
蔡厝泥蟶馳名東南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起,為了配合退鹽轉漁的行動,那些原本在鹽田工作的居民紛紛轉產轉業。許多人投身到了泥蟶的養殖之中。蔡厝自古就有小範圍養殖泥蟶的傳統。蔡厝的泥蟶個大、沙少,肉 質肥美,是泥蟶中的上品。經過村民們的努力,很快蔡厝泥蟶也樹起了品牌,遠近聞名。不過之後,由於南部新城的建設,許多泥蟶的養殖地被征走。於是,許多蔡厝居民又走上了赴外地養殖泥蟶的路子。如今,在浙江和廣西的許多沿海地區,都活躍著蔡厝人的身影。他們與當地人合作,帶去先進的泥蟶品種與養殖技術,蔡厝泥蟶,也就此成為了聞名東南的大招牌。
50年前就有“醫保”
說到新店鎮的醫療,就不得不提蔡厝。蔡厝擁有包括鄉村醫生在內的醫生上百人。無論是醫生的數量、質量,還是醫療條件都位居新店鎮的前列。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起,我們就利用集體的一些經費,對村民看病進行部分的優惠。”蔡達說。平日在其他地方看病要花上好幾元甚至數十元,在蔡厝常常只要5角、1元就夠了,多出的部分由集體支付,當地居民都戲稱“咱們50年前就有醫保了”。
蔡厝的洋樓有一種仿佛可以停滯時光的魔力。洋樓距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歲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幾許斑駁,時光在它的身上刻下了幾絲滄桑。
相傳,洋樓始建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是由著名的閩南華僑蔡石先生捐資而建的。蔡厝社區居民蔡福東告訴記者,蔡石是當時的工商界知名人士,國民黨退至台灣之後,蔡石先生曾經擔任過台灣當局的“中央委員”。出於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內心那股無比真摯的思鄉之情,蔡石先生從台灣寄回了一筆數額不小的錢,托人在家鄉蔡厝建造了這座洋樓。“當時的那筆錢相當於現在的八百萬元左右,這座樓的很多材料都是日本進口的呢!”蔡先生說。
樓建好了,帶著閩南元素卻十分氣派,蔡石先生的族人便居住在洋樓上。解放後,這裡便成了社區居民常來光顧的聚集地。每當社區要開會,或進行身份證登記、照相、選舉等群體性活動,洋樓都為大家提供了合適的場所。每到仲夏時分,村裡的男女老少還會從家裡拿來竹蓆,幾十號人一起在洋樓前聊天睡覺,不亦樂乎。
現如今,洋樓由於年代久遠已不適合居住、集會。那古樸的顏色折射出它歷經滄桑的那段歲月,也代表著它在人們心中不可磨滅的光輝,成為蔡厝的標誌。多少年來,洋樓依然佇立在微風細雨中,體會著滄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