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與人口是指習俗對人口發展的影響。習俗是人們自發的習慣性的行為模式,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包括習慣和風俗。風俗來自習慣,一種行為習以為常,互相模仿,蔚然成風,就形成風俗。習俗包括生產習俗、婚喪習俗、消費習俗、生育習俗、待人接物習俗等。其中婚姻習俗、生育習俗及生產、消費習俗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作用較大。首先是婚姻年齡習俗的影響。
習俗與人口是指習俗對人口發展的影響。習俗是人們自發的習慣性的行為模式,是社會上大多數人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包括習慣和風俗。風俗來自習慣,一種行為習以為常,互相模仿,蔚然成風,就形成風俗。習俗包括生產習俗、婚喪習俗、消費習俗、生育習俗、待人接物習俗等。其中婚姻習俗、生育習俗及生產、消費習俗對人口發展的影響作用較大。首先是婚姻年齡習俗的影響。
壯族習俗 除夕,要做好節日那天所吃的米飯,稱為“壓年飯”,有的地區民眾稱為“吃立節”,壯語為“過晚年”的意思。它預兆來年農業豐收。有的還包制有一尺多長,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頓還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
在英國人口中,法國人叫"吃青蛙的",德國人是"吞鍋巴的"。丹麥人稱德國人"吃香腸的",德國人又恰如其分地回敬他"吃肥肉的"。比利時人認為我們是"饒舌鬼",荷蘭人是"乾酪腦袋"。比喻得更絕的是盧森堡人,叫我們"咖啡杯",叫義大利...
回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回族約有1/3人口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 。他們信奉伊斯蘭教。回族人尊敬長者,禁止居室裡面放豬皮、豬鬃等製品。回族非常注意並尊重別人的自尊感,顧全別人面子,不喊外號。“阿訇”是清真寺教務主持,非常...
中國漢族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一直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尚農風俗源遠流長。從遠古起,中國漢族就視農業為本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業為本”的主張。他說:“倉稟之所以實者,耕農之本務也。”...
韓國是單一的民族朝鮮族,佛教徒占全國人口的1/3。韓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成...
摩梭人除了少數因為要增加家庭勞動人口而娶妻或招婿外,基本上沒有結婚制度。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透過男到女家走婚,維持感情與生養下一代的方式。由於母系社會中由女性當家,因此所生下的小孩歸母家生養,生父會在滿月時公開舉辦宴席...
不過,在華人約占總人口75%的新加坡,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紀60年代起採取了移風易俗的措施,倡導華人改土葬為火葬,幷在郊區建造了大型骨灰甕安置所,市區內的墳場因此漸漸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買一處政府提供的墳地...
根據《2021中國統計年鑑》,藏族總人口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名稱 “藏”為漢語稱謂,自稱“番”,(藏語音為“博巴”)。藏語對居住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為“堆巴”,後藏...
納西族地區處於相對安定的局面,人口、經濟和文化都得以發展。史載當時的納西土酋牟保阿琮(麥宗)創製“本方文字”(有學者認為可能是象形文字,或者是音節文字“哥巴文”)。元朝時期 1253年(寶佑元年),蒙古軍在忽必烈的率領下兵分...
滿族是個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個善於博收外來文化並融匯創新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風俗文化,滿族歲時風俗,多與漢族相近,但又保持著不少滿族特色。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中國境內滿族的人口數...
回族是中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981.68萬人(200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全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占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另外,回族人口在20...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中國境內布依族的人口數為3576752人。族稱 布依族源於古“百越”,秦漢以前稱“濮越”或“濮夷”,東漢六朝稱“僚”,唐宋稱“蕃蠻”,元、明、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稱“八蕃”、“仲家”、“儂家...
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盪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史稱“五胡亂華”,在戰亂中,北方總人口1500萬,漢人占三分之一。北方漢人銳減至六七百萬,人口大量減少,土地大量荒蕪。北方五胡...
習俗 生產 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的瑤族地區,他們的生產習俗有所差別。在湖南、廣東、廣西的一部分自然條件較好、受漢族影響較多,占瑤族人口大多數的瑤族地區,以農業為主,兼營林副業,其生產習俗與當地漢、壯族相近。耕種旱地與水田...
水族自稱“睢(suǐ)”,關於水族的來源,有殷人後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水書是夏商文化的孑遺,屬水族的精神支柱。魚是水族的圖騰,飯稻羹魚是水族的重要社會習俗。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
哈尼族人口共有1660932人(2010年),絕大部分集中分布於雲南南部元江(紅河)、瀾滄江兩江的中間地帶,這一地帶也就是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廣闊山區。哀牢山和無量山自滇西巍山南部,由雲嶺山脈分出,縱貫滇南全境。哈尼族分布區域,處於漢...
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其中中國境內蒙古族的人口數為6290204人。名稱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以東胡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稱,後來逐漸吸收和融合了聚居於漠北地區的森林狩獵和草原遊牧部落,發展成為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
俄羅斯人(俄語:Русские)一般指俄羅斯194個民族中的主體民族俄羅斯民族,體毛髮達,鼻窄,唇薄,直頜,面部輪廓清晰,身材中等。人口 俄羅斯人是歐洲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約有1.4億人。其中約1....
孟加拉國的四大宗教是: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為國教,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占88.3%,信奉印度教的占10.5%,信奉佛教的占0.6%,信奉基督教的占0.3%。習俗 社交場合,男人間見面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男人與女人...
壯族(壯文:Bouxcuengh ,英文:Bourau ),舊稱僮(zhuàng)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壯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壯族源於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在全國的...
布朗族有著極為豐富的口頭文化,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具鮮明特徵的民族語言、服飾、歌舞、風俗習性。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統計,中國境內布朗族的人口數為127345人。族稱 布朗族有多種自稱,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布朗族自稱“布朗”或“巴朗...
5 習俗 ▪ 節日 ▪ 婚戀 ▪ 喪葬 6 人口 彝族族稱 播報 彝族 新中國成立前,由於地區和方言不同,彝族支系繁多,有許多不同的他稱和自稱,主要的他稱有“夷”、“黑彝”、“白彝”、“紅彝”、“甘彝”、“花腰...
(祈禱),請阿訇誦經。祭奠中的飯食主要是抓飯等。按照傳統習俗,凡來參加“乃孜爾”的男子必須頭戴帽子,女子頭戴圍巾。人口 維吾爾族人口2020年1162.43萬人。根據《中國統計年鑑-2021》,中國境內維吾爾族的人口數為11774538人。
近十年來,隨著人口流動的不斷增加,族際通婚和跨國婚姻有增多的趨勢。過去,在阿昌族社會中存在夫兄弟婚的轉房制婚姻形態,以及姑男娶舅女、姨表互婚等風俗,新中國成立以來,這種婚姻習俗已逐步被人們認識到弊端而不再提倡。喪葬 阿昌...
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其中以雲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慶市等地也有分布。 白族有本民族語言,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漢文自古以來一直為白族群...
江西客家人數僅次於廣東,贛州全市總人口974.25萬人(2017年) [157] ,客家人占贛州總人數的95%以上,位居全球地級市首位,囊括江西16個純客家縣(市、區)世稱客家搖籃 [158] [314] 。另外在吉安、宜春、萍鄉、九江、臨川、上饒等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