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花鼓俗稱打花鼓,是浙江義烏主要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並被收入《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一般七字一句。花鼓說唱曲目分“攤頭”和“正本”。“攤頭”多為警世勸善的短篇和諷刺逗笑小品,“正本”說唱家庭小戲、愛情故事及地方新聞軼事,以故事居多。情節完整的傳統曲目,解放前頗受歡迎。以往,從事花鼓戲的演唱者多為女性盲藝人,表演形式以一人坐唱為主,兼有道白,表演者左手持小鑼,挾腰鼓,右手持鑼片及軟鼓錘,以鼓和鑼擊節,以配合說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義烏花鼓
- 俗稱:打花鼓
- 性質:浙江義烏主要的傳統曲藝曲種之一
- 特點:被收入《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歷史沿革,表演形式,發展狀況,
歷史沿革
義烏花鼓的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的倡優(又稱俳優),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倡優通常用滑稽戲謔的表演說唱向統治者進諫。
到了唐代,類似義烏花鼓的說唱藝術已逐步形成,寺廟裡的和尚為吸引更多的善男信女,把宣揚佛法經文的“變文”,用韻散結合的方法,有說有唱地表達出來。諸如,《李陵變文》、《孟姜女變文》等。
說唱藝術至宋朝進一步繁榮昌盛,商業經濟的發展,都市的繁榮,出現了一批專業的藝人,並且有了作藝的場所“勾欄”和“瓦舍”,各種說唱活動十分活躍。
陸游有詩云:“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唱蔡中郎。”詩中反映盲翁負鼓說唱蔡伯喈的故事,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說唱藝術的流行。
到了元代,說唱藝術開始細化,很多分支出現。
至清朝中葉,大型的鼓詞講唱逐漸被短小精練的“摘唱”所代替。義烏花鼓就是這些大型鼓詞說唱蛻變而來的形式之一,融合義烏的方言之後。
清朝晚期至民國初年,因為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義烏花鼓盛極一時,在街頭巷尾,藝人左手持小鑼,挾腰鼓,右手持鑼片及軟鼓錘,以鼓和鑼擊節,先作一段過門配合說唱,正本時,唱腔平緩悲哀,用七字句說唱家庭小戲、愛情故事及地方新聞軼事,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歡迎。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義烏這個小縣城從事花鼓和道情的藝人多達百餘人。
1951年8月還成立了義烏縣第一個曲藝民眾性組織——義烏縣曲藝聯合會。
1959年底,義烏、浦江並縣。曲藝聯合會改稱曲藝協會,專門下設1個創作組,8個曲藝小組。到1965年,專業的曲藝藝人就有65人之多,花鼓表演者也有20多人。但到了“文革”時期,曲藝協會被取消,且禁唱傳統曲目。
表演形式
據相關資料顯示,義烏花鼓歷史悠久,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約在明清時期,已有自己固定的形式,開始流行於義烏及周邊縣市,藝人多數為女性盲人。
古時義烏花鼓藝人多半隨丈夫外出賣唱,由稚子幼女攙扶,合家流浪賣唱,亦有單人外出賣唱的,有時男唱道情女唱花鼓,與義烏道情結成一對“藝術夫妻”。在苦難的歲月里,善歌的女藝人們用這門說唱藝術為自己謀生。
發展狀況
“義烏花鼓”作為曲藝的主要形式曾一度興盛,也深受民眾喜愛。但是,花鼓這門歷史悠久、傳統深厚、豐富多彩又價值獨特的表演藝術出現了生存危機,花鼓藝人普遍老齡化和後繼無人,花鼓藝術正隨著民間藝人的消亡而瀕臨滅亡。為了加強義烏花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並使之長盛不衰和煥發藝術青春,為此政府部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搶救民間曲藝,把保護曲藝文化列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