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苄唑

羥苄唑

羥苄唑(Hydrobenzole),別名羥苄苯並咪羥苄唑唑,是一種化學品,一般以鹽酸形式存在。化學名稱2-羥苄唑苯並咪唑,分子式為C15H12N2O,分子量為224.26。羥苄唑為抗病毒藥,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羥苄唑
  • 外文名:Hydrobenzole
  • CAS號:50-97-5 
  • 分子式:C15H12N2O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質,藥物名稱,藥理作用,適應症,用法及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藥物相互作用,藥理毒理,藥物治療,目的,病例選擇,方法,真菌鏡檢,案例總結,不良反應,藥效分析,副反應分析,藥物毒理分析,

化合物簡介

羥苄唑(Hydrobenzole),別名羥苄苯並咪羥苄唑唑,是一種化學品,一般以鹽酸形式存在。

基本信息

英文名稱:1H-benzimidazol-2-yl(phenyl)methanol
英文別名:EINECS 200-073-0; 2-Hydroxybenzylbenzimidazole; 2-(Hydroxyphenylmethyl)benzimidazole; (2-benzimidazolyl)phenylcarbinol; HBB
CAS號:50-97-5
分子式:C14H13ClN2O (鹽酸形式)
分子量:260.71900
精確質量:260.07200
PSA:48.91000
LogP:3.44660

物化性質

密度:1.298g/cm3
沸點:500.6ºC at 760mmHg
閃點:256.5ºC
折射率:1.709

藥物名稱

別名 羥苄唑、羥苄苯並咪唑
羥苄唑羥苄唑
外文名 Hydrobenzole 、Hydroxybenzyl Benzimidazole,HBB、α-Hydrozybenzylbenzimidazole

藥理作用

抗微小RNA病毒藥。抑制人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和"紅眼病毒"。能選擇性抑制被感染細胞的微小RNA病毒聚合酶。在組織培養中50μg/ml該品能有效地抑制人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多種株型。豫、滬在組織培養中用該品(10μg/ml)能抑制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結、角膜炎(俗稱“紅眼病”)病毒(滬-17株)。該品系苯並咪唑的羥苄衍生物,能在感染細胞內部抑制RNA聚合酶,從而抑制RNA的合成。對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蕁麻疹蕁麻疹

適應症

主要用於治療急性流行性出血性角結膜炎。適用於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用於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即紅眼病),亦可用於其他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及細菌性結膜炎。臨床套用見效較快,對眼黏膜無明顯刺激作用。
乙醇乙醇

用法及用量

滴眼液點眼: 1~2滴/次,4~6次/日,或遵醫囑。(滴眼:1-2次/小時)

不良反應

局部有輕微刺激感。

注意事項

對該品過敏禁用。
如使用後有不適,應立即停用並前往醫院就醫。

藥物相互作用

羥苄唑與抗凝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不明顯,該品與頭孢噻肟、甲硝唑、克林黴素、環孢菌素等同用後,各藥物的藥動學過程均無明顯改變。

藥理毒理

本品能選擇性抑制被感染細胞的微小RNA病毒聚合酶。在組織培養中,本品50μg/ml能有效地抑制人類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和脊髓灰質炎病毒等多種株型;本品10μg/ml能抑制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結、角膜炎(俗稱“紅眼病”)病毒(滬-17株)(屬微小RNA病毒)。本品抗微小RNA病毒作用機制,一般認為是在感染細胞內抑制病毒配碼的依賴RNA的RNA聚合酶,使病毒RNA合成受阻,從而發揮抑制病毒作用。

藥物治療

目的

探索羥苄唑治療甲真菌病國內患者的劑量、療程和療效。方法:服藥150mg,2次/周,指甲損害療程3個月,趾甲損害療程4個月,停藥後每月隨訪1次共6個月。結果:共觀察53例,治療結束時,治癒率54.7%,真菌清除率72.3%,以後逐月增高,停藥後6個月時,治癒率98.1%,真菌清除率97.9%,1例無效,培養為近平滑念珠菌,可能與其天然抗藥有關,治療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羥苄唑為新一代廣譜、高效抗真菌藥,對各臨床類型甲真菌病均有明確療效,值得推廣套用。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

病例選擇

接受治療的患者均為我院門診或住院患者,剔除不能配合用藥及對咪唑類藥物過敏者,妊娠、哺乳期婦女以及肝、腎功能障礙者禁用。53例中單純指甲感染者28例,單純趾甲感染者16例,指甲合併趾甲感染者9例。男35例,女18例,年齡16~58歲,平均42.1歲,病程為3月~18年。靶甲之類型為遠端側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18例,近端甲下甲真菌病(PSO)6例,全甲營養不良型甲真菌病(TDO)26例,淺白甲真菌病(SWO)3例。所有患者均進行真菌學檢查,初診時均為直接鏡檢陽性;培養結果:紅色毛癬菌18例,絮狀表皮毛癬菌8例,紫色毛癬菌5例,白念珠菌7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須癬毛癬菌3例,酵母菌5例,其餘6例為培養陰性,陽性率為88.6%,每次復檢均取同一部位甲屑。

方法

用羥苄唑150mg,2次/周,指甲損害患者持續用藥3月,甲或趾甲伴有指甲損害者持續用4月,服藥結束後終止治療,繼續每月觀察1次,所有患者隨訪至治療後6個月。療效判定標準

真菌鏡檢

靶甲的選擇在甲真菌病的治療中,即使是同一病例,不同指(趾)甲以及不同的損害類型,其同一時間內的治癒率也不盡相同,因此如何選擇靶甲是影響判定抗真菌藥物療效的關鍵,但根據以往的結果,無論何種損害類型,拇趾甲的恢復最慢,拇指甲其次;在其他指(趾)甲的損害中,PSO,TDO,SWO的恢復較DLSO慢,而其中又以指甲的損害恢復較快,因此我們依以下順序優先考慮作為靶甲:拇趾→拇指→PSO,TDO,SWO→DLSO。
臨床療效判定痊癒:病甲完全消失,甲板光滑平整,色澤明亮;顯效:病甲消失>70%;好轉:病甲消失>25%;無效:病甲消失<25%。
真菌學療效判定清除:真菌鏡檢、培養均為陰性;未清除:真菌鏡檢或培養為陽性。

案例總結

羥苄唑治療甲真菌病,指甲損害一般在服藥後1月出現療效,此時可見新甲長出,而趾甲則需1.5~2月,服藥後3月(對指甲而言)和4月(對趾甲或趾甲合併指甲損害),羥苄唑即可取得較高的治癒率,停藥後,其治癒率逐月增高

不良反應

37例患者治療前後作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檢查無明顯變化,所有病例均未見明顯影響治療的副作用發生。在治療和隨訪觀察期間,治癒患者未見1例復發。

藥效分析

在體外活性試驗中,羥苄唑對大部分致病真菌都有很高的敏感性,且有資料表明,羥苄唑的體內活性常高於體外活性,因此羥苄唑已被廣泛套用於真菌病的治療中,特別是深部真菌感染,但在淺部真菌病,特別是中國患者中的甲真菌病中套用較少。
粒細胞粒細胞
酵母菌
本文觀察治療結束時羥苄唑的治癒率高達54.7%,以後逐月增高,除1例外,治療後6月所有患者均獲痊癒。在損害類型中,以DLSO恢復最快,其他3種損害則較慢,這可能與DLSO損害較少有關,因此作者認為,對大多數患者而言,特別是DLSO型者用藥3月(趾甲為4月)即已足夠。有效和顯效患者在進一步觀察中也能獲得滿意的效果,之所以未能在有限時間內獲得痊癒,可能與指(趾)甲生長的個體差異有關。有資料表明〔3,4〕,抗真菌方式是影響甲真菌病復發率的重要因素,殺真菌方式可以降低甲真菌病的復發率。儘管羥苄唑是通過抑菌而發揮作用,但我們的觀察中未見1例復發,可能與我們隨訪時間較短有關。
近年來甲真菌病致病菌種已發生了有意義的變化,酵母感染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羥苄唑對酵母菌和皮膚癬菌都具有很高的抑制作用,因此羥苄唑在甲真菌病的治療中可以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副反應分析

羥苄唑致溢乳1例
病歷摘要
核磁共振
女,32歲,已婚。因上腹部疼痛不適4天,伴噁心、嘔吐於2006年6月12日入院,既往身體健康,否認肝炎、結核病史,無藥物過敏史。入院體格檢查:T36.8℃,P78bpm,R18bpm,BP120/70mmHg,神志清,心肺無異常,腹軟,劍突下壓痛,墨菲征(-)。實驗室檢查:白細胞8.3×109/L,中性粒細胞0.62,淋巴細胞0.38,Hb128g/L,RBC4.2×1012/L;肝功能正常;胃鏡示:糜爛性胃炎。診斷:糜爛性胃炎,給予硫糖鋁片、羥苄唑、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治療1周后,患者出現溢乳現象,當時考慮已婚婦女,雖無停經史,但還是查HCG(尿妊娠試驗)示陰性,彩超檢查,患者子宮及附屬檔案無異常,建議患者前去上級醫院做腦垂體的核磁共振檢查,結果未發現異常,故考慮藥物所致,故停用硫糖鋁片和阿莫西林,患者病情未見緩解,仍有溢乳現象,然後停用羥苄唑,1周后症狀消失。1月後,又囑患者單獨服用羥苄唑,出現溢乳現象,故考慮羥苄唑引導致溢乳。
案例總結
羥苄唑為苯吲哚衍生物,是臨床上常用的胃酸抑制劑,作用機制:⑴羥苄唑為弱鹼,可濃集於酸性環境的壁細胞頂端膜構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漿內管狀泡上,與氫離子結合形成H+、K-—ATP酶的活性抑制物-次硫胺,並與壁細胞H+、K+—ATP酶硫醇結合,形成酶-抑制物複合體,使之失去活性,從而抑制氫離子進入胃腔;⑵反饋性引起胃泌素升高,增加胃黏膜的防禦功能,其不良反應罕見噁心、頭痛、腹瀉、便秘、腹脹,少數出現皮疹,一般停藥後自行消失。

藥物毒理分析

羥苄唑,具有抑制甲狀腺素的合成作用,用於甲狀腺功能亢進行治療,為臨床常用抗甲狀腺藥物之一。
粒細胞
長期或大劑量的使用羥苄唑,最突出和嚴重的不良反應是引起粒細胞和白細胞總數下降,導致粒細胞缺乏症發生。據報導,羥苄唑致粒細胞缺乏症的發生率約為0.2%-2%。粒細胞缺乏出現時間集中於服用羥苄唑4-12周內,提示粒細胞缺乏的危險階段是接受較大治療的最初1-3個月中,所以在此期間應注意監測粒細胞數量,進行藥物調整,防範粒細胞缺乏症發生。
羥苄唑致粒細胞缺乏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估計主要是藥物對骨髓的細胞毒作用,使粒細胞成熟障礙,產生粒細胞缺乏。一般情況下40歲以上患者使用羥苄唑時,出現粒細胞缺乏症的機率較高,而青少年則不會發生,這可能由於青少年骨髓增生相對活躍,對羥苄唑的耐受性強。
粒細胞缺乏症狀的危害在於降低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使患者抵禦能力下降,因此易受病原微生物侵犯而引起發熱、咽痛、咳嗽、乏力、頜下啉巴結腫口、口腔潰瘍、以及皮疹、肌肉和關節痛等症狀。正在服用羥苄唑的甲亢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應視其為粒細胞缺乏症的警報,及時查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結合骨髓檢查加以確診。
當患者白細胞總數降至400/ul以下時應立即停用羥苄唑,進行隔離防護,給予大劑量抗生素抗感染,加用升白細胞藥物如利血生、鯊肝醇、維生素B4、惠爾血等,並同時進行對症治療,以防止重症感染,降低病死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