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心因性疾病

有一天早晨,在俄亥俄州的某電子生產車間,生產線的工人出現頭昏、噁心、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的狀況,在幾分鐘之內有將近40名員工被送到救護中心,並且他們的症狀相同。很快,疾病開始傳播,工廠不得不停工。隨後病毒學家、衛生專家參與了調查,卻沒有發現任何病毒感染或環境污染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群體心因性疾病
  • 外文名:無
  • 解釋:沒有生理根源的、傳染性的
  • 別名:生產線癔病
簡介,特徵,

簡介

這種現象稱為群體心因性疾病:這是一種沒有生理根源的、傳染性的、同壓力有關的失調,表現為各種生理症狀,特別是在工人群體中傳播很快,也稱為生產線癔病。

特徵

最近,在我國的某化工廠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故,許多員工認為自己中毒了,但卻檢測不出病症,最後被診斷為患有“群體性心因性疾病”,在醫學上又稱作“群體性癔症”。在一個群體中,在受到了某種刺激的情況下,一個人或幾個人先出現軀體不適症狀或情緒反應,然後通過社會心理因素傳導給更多的人。這就像看到了別人嘔吐,自己也噁心反胃。在化纖中毒事件中,員工所稱的難聞氣味和看到同伴突然出現症狀,都是誘發反應的刺激因素。
為什麼會發生群體心因性疾病?群體心因性疾病常來源於過高的生產壓力。一些生產型企業過分強調提高生產率,工作時間過長;而且企業中上下級關係比較惡劣,雙方交流很少,沒有正常的申訴渠道,與社會相隔絕。患病的員工平時很少與他人交流。特別是工作和家庭存在衝突的女性,她們容易缺乏來自同事的社會支持,因此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生產線癔病。
群體心因性疾病具有什麼特點?群體心因性疾病患者最大的特點是檢查不出器質性變化,雖然患者自己覺得有病,但是通過醫學手段檢測不出來。這種反應與精神因素和身體素質有很大關係。患者可能表現出頭痛、頭暈、腹痛、腹瀉、肢體麻木、視覺障礙、聽覺障礙、心慌、胸悶、抽搐、嘔吐、肢體痙攣等各種各樣的症狀,並且反覆發作,間歇性發作,就像演員的表演一樣。當病人的同伴或者家人對他進行語言、動作的暗示或受到某些情景的啟發,可以誘發症狀。最重要的特點是,患者的訴說與體檢結果矛盾,檢查不出具體病情。
怎樣治療群體心因性疾病呢?心因性因素引起的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療,可適當套用小劑量鎮靜劑,採用“暗示療法”可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治療者必須是患者非常信任的人,最好是與患者具有一定的情感聯繫的醫生或心理治療師。治療者需要採用肯定的語氣和嚴肅的態度,對控制事件的發展充滿信心,並採用一定的技巧來安撫患者。至於以後能否穩定病情,那還取決許多因素。
群體性心因性疾病的發生通常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受到刺激、易感人群和社會傳導。專家表示,心理素質差、容易接受心理暗示的人群,如女性和小孩,易出現心因性疾病。當他們受到異味等刺激,甚至出現輕微不適感時,便容易和自己以往的經歷(曾經中過毒)、他人的描述、媒體報導的中毒事件聯繫起來,在強烈擔心自己中毒的同時,出現軀體症狀。這可能是最先出現症狀者的起因。當然,這也不能排除最早先發病者受到化學因素誘導的可能。
在群體心因性疾病中,社會傳導是關鍵的一環。這是因為,人具有“社會性”。在一個群體中,個體常把同伴作為自己行為、認知、價值觀形成的重要參考對象。當同伴紛紛“中毒”,個體便會因為暗示、從眾等心理而被“傳染”。通常,人群暗示性越高、人數越多、相似度越高(如都是學生、球迷,都在接種疫苗等)、環境壓力越大(處於封閉空間、人群情緒緊張),社會傳導越易出現。因此,治療群體性心因性疾病的關鍵在於將患者分隔開治療,切斷社會傳導,消除彼此之間的影響。
當然,工作條件的改善和勞動強度的降低才是從根本上杜絕群體心因性疾病的必要舉措。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更是需要注重工人的心理保健,增進員工與上級之間的順利溝通,以減輕員工的心理壓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