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飲(《聖濟總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羚羊角飲,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〇三。主治肝臟風毒上沖,眼赤腫痛難開,頭額偏疼。

基本介紹

  • 名稱:羚羊角飲
  •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〇三
  • 組成:羚羊角屑、細辛、甘菊花、葳蕤、川芎、人參、赤芍藥、黃芩、梔子仁、防風、甘草
  • 主治:肝臟風毒上沖,眼赤腫痛難開,頭額偏疼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羚羊角屑一兩,細辛(去苗葉)一分,甘菊花、葳蕤、川芎、人參各三分,赤芍藥、黃芩(去黑心)、梔子仁、防風(去叉)、甘草(生)各半兩。

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

主治

肝臟風毒上沖,眼赤腫痛難開,頭額偏疼。

附方

名稱:羚羊角飲
組成:梔子仁30g,羚羊角屑30g,炒蘇子30g,青葙子15g,麥門冬15g,大青葉15g,炒大黃15g,炒紅藍花15g
用法:為粗末,每次9g,水煎服。現代用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主治:血淋。症見小便結熱澀痛,尿血等
出處:《證治準繩》
功用:清熱解毒,通淋止痛
名稱:羚羊角飲
組成:羚羊角(鎊)、玄參、地骨皮(洗)、車前子、人參、羌活(去蘆)各一兩
用法:銼碎,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食後放溫服
主治:青風內障,視物昏暗,如視浮花,勞倦加重,頭旋腦痛,眼內痛澀
出處:《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功用:清肝祛風,益氣養陰
名稱:羚羊角飲
組成:羚羊角屑、梔子仁、葵子(炒)各一兩,青葙子、紅藍花(炒)、麥門冬(去心)、大青、大黃(炒)各半兩
用法:上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主治:下焦邪熱蘊甚,小便血淋,結熱澀痛,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脈象弦數者
出處:《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功用:清肝瀉熱,利尿通淋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非若起坐生花證,輿有火人昏花中亦帶螢星之輕者。此言其時時屢見螢星之重者耳。宜養肝丸、羚羊羌活湯、菊睛丸、明目生熟地黃丸、石決明丸、加減駐景丸、補腎磁石丸、千金神麯丸,三仁五子丸、補肝丸、補腎丸、羚羊角飲、蕤仁丸、熟乾地黃丸、摩頂膏、決明丸、白龍粉、煮肝散、服椒方、芎羹散。”
《醫方守約》:“羚羊角飲治中瘴,狂譫搐搦,磨濃汁,溫水和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