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黍潛葉蠅

美洲黍潛葉蠅對玉米為害較輕,一般不引起生產損失。1年發生3~5代。以老熟幼蟲在不封凍地區越冬,或以蛹在北方越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黍潛葉蠅
  • 拉丁學名:Agromyza parvicornis Loew
  • :動物界
  • 昆蟲綱
  • 潛蠅科
基本信息,防治方法,藥劑防治,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主要危害作物:形態特徵
美洲黍潛葉蠅成蟲體長6mm,灰色或褐色。幼蟲體長6mm,淡綠色或黃白色。蛹紅褐色,長3mm。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美洲黍潛葉蠅成蟲產卵在玉米葉片上,卵孵化後幼蟲鑽入葉片,從葉片尖緣向基部逐漸鑽蛀。幼蟲在孔道中取食葉肉,存留表皮組織,形成1個外觀白色的髓道。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措施:清除田邊的寄主雜草。

藥劑防治

當蟲害嚴重時,應及時噴施藥劑進行防治,如5%氟蟲脲(卡死克)乳油2 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 000倍液、48%氯吡硫磷(樂斯本)乳油8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

地理分布

美洲黍潛葉蠅在北京地區有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