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黃足鷸

美洲黃足鷸

美洲黃足鷸(學名:Heteroscelus incanus):是中型涉禽,體長55厘米左右。頭頂、後頸、翅和尾等整個上體淡石板灰色,微綴褐色。翅上外側大覆羽和內側初級覆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尾上覆羽具模糊的白色橫斑;下體是黑白相間的波紋。黃腳。常單獨或成鬆散的小群活動於水邊淺水處。以石蛾、毛蟲、水生昆蟲、甲殼類和軟體動物為食,有時也吃小魚。分布於西伯利亞東北端、阿拉斯加南部、美國、墨西哥,厄瓜多和加拉帕戈斯群島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黃足鷸
  • 拉丁學名:Heteroscelus incanus
  • 別稱:美洲漂鷸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鴴形目
  • 鷸科
  • :漂鷸屬
  • :美洲黃足鷸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9
  • 英文名稱:Wandering Tattler
  • 英文名稱:Wandering (Alaskan) Tattler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美洲黃足鷸頭頂、後頸、翅、肩、背,一直到尾,整個上體呈淡鼠灰色。外側翅上大覆羽、內側初級覆羽和尾上覆羽具窄的白色尖端。初級覆羽和外側5枚初級飛羽暗灰色。眉紋白色,眼先黑褐色。有一窄的貫眼紋前聯窄的黑色眼先,後達眼後。耳、頰、臉、頭側、頸側、喉和前頸白色,具灰色縱紋;其餘下體白色,具顯著的灰黑色波浪形橫斑。腹中央和肛周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暗灰色,具窄的白色尖端。飛羽下面稍淡。冬羽似夏羽。但下體無橫斑。除頦、喉、下腹、肛區和中央尾下覆羽為白色外,其餘下體呈淡石板灰色。幼鳥似成鳥冬羽,但胸和兩脅呈污灰色,翅硬羽、三級飛羽和肩具有窄的白色尖端和小的白色斑點。中央尾羽羽緣也具有一些白色斑點。
幼鳥類似於非繁殖的成鳥的體羽,但上體出現斑點。
虹膜暗褐色,鳥喙深灰色色。下嘴基部黃色,鼻溝甚長,至少達嘴長的四分之三。腳黃色。跗蹠後面被網狀鱗。

棲息環境

棲息于山地溪流、湖泊、水塘岸邊和海邊岩石與岩礁地帶。也常出入於河口沙洲、沙石河邊和水邊淺水處。

生活習性

該物種通常沿北美西海岸遷移,遠至秘南部魯。一些鳥類令人驚訝的遷徙路線甚至橫跨太平洋並被發現在整個太平洋中部和西南的島嶼。並記錄在夏威夷、法屬玻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東部、索羅門群島、斐濟等地。到達時間在九月下旬至11月。次年四月離開。
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多在岩石海邊、岩礁、海濱沙灘和泥地上活動和覓食。常沿水邊奔跑覓食,並不斷的上下擺動著尾。性膽怯,遇危險時常蹲伏隱蔽,一般很少起飛。飛行快而輕巧,兩翅煽動輕微,顯得毫不費力。也善游泳。
主要在海邊覓食小型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等小型海洋無脊椎動物,也在淡水水邊淺水處和草地上覓食昆蟲和昆蟲幼蟲,覓食時常將嘴伸入水底。有時甚至將整個頭也伸入水中探覓食物。除在水底捕捉食物外,它也能捕食地面和飛行中的昆蟲。嘴在啄食時行動極為迅速。

分布範圍

分布於美屬薩摩亞、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關島、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埃、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皮特凱恩、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托克勞、湯加、吐瓦魯、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萬那杜、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
旅鳥:中國、印度尼西亞、日本、巴拿馬、中國台灣島。
美洲黃足鷸分布圖美洲黃足鷸分布圖

繁殖方式

巢多置於山地河流岸邊沙灘、沙石地上或岩石上的凹坑內,內墊有細草莖。求偶期間雌雄鳥也進行求偶飛行,迅速的在巢地上空邊叫邊飛翔,有時飛得很高,有時又棲於水邊樹上或圓石上,不斷的發出求偶鳴叫。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灰綠色,被有暗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43-45×31-32毫米。雌鳥孵卵。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