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泉村(雲南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鄉下轄村)

美泉村(雲南麗江市玉龍縣拉市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美泉村隸屬玉龍縣拉市鄉,地處拉市鄉北邊,距拉市鄉政府所在地3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6公里。東鄰海東,南鄰海南,西鄰均良,北鄰古城區。轄正盛、美泉等12個村民小組。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有農戶553戶,有鄉村人口2337人,其中農業人口2285人,勞動力126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6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美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麗江市玉龍縣
  • 面積:17.79平方公里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特色產業,文化教育,農村經濟,人口衛生,人文地理,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該村國土面積17.79平方公里,海拔2450米,年平均氣溫11.5°C,適合種植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全村耕地面積2489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24000畝。截止2006年統計,該村經濟總收入55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60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489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1.10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24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蘋果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00畝。
美泉村

特色產業

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玉龍縣境內。截止2006年統計,旅遊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31%。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該村正在發展旅遊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林果、旅遊產業。擁有企業1個;專業合作組織3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510戶。

文化教育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400平方米,擁有教師17人,在校學生215人,距離玉龍縣第二中學3公里。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2人,其中小學生143人,中學生131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20%;畜牧業收入33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0頭,肉牛1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 59萬元,占總收入的39.33%;工資性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18.67 %。農民人均純收入 186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畜牧業、旅遊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4人(占勞動力的10.39%),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1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53戶,共鄉村人口2337人,其中男性1155人,女性1182人。其中農業人口2285人,勞動力1265人。該村以納西族為主,其中納西族2161人,其他民族16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85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1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7公里。

人文地理

美泉是漢名,納西名叫"姆本",意為"下邊的地方",也有的人解釋為是“天邊”的意思。美泉村委會位於拉市海北面,下屬恩宗、正盛和美泉三個自然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村民主要以納西族為主。因美泉水源豐富,1952年拉市區人民政府在麗江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利用美泉河興建拉市壩農田灌溉及人畜飲水的水利工程。經過全拉市壩人民多年的努力,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泉河幾乎流到了拉市壩的每個區域,使許多坡地變成了良田,也解決了拉市人民的人畜飲水問題,美泉真正成了拉市人的富裕之河。

發展重點

據有關資料顯示,截止2010年10月16日統計,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內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老化,參與旅遊的從業人員文化素質偏低。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依靠黨委、政府,爭取項目、資金,繼續發展好農業、林果業。逐步規範旅遊市場,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打造特色旅遊品牌。

地圖信息

地址: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晗丹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