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是2013年1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宗白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
- 作者:宗白華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1月1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5 頁
- ISBN:9787301214978, 7301214979
- 開本:16 開
- 類型:藝術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第2版)》中,“他山歸來”編即是一例。因此,在我看來,宗白華先生在譯介方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成果,而且還垂範了一種難能可貴的。採花精神”。在學術失范、仿佛誰都能玩弄譯筆的今天,實在是足以振聾發聵的。這也便是我們將《世界的花》作為。代序”置於篇首,以收“開卷有益”之效的緣由。
《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第2版)》介紹:他採花,是出自愛花。他真心熱愛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那些珍貴的美學、文學、藝術之花,就像愛自己祖國的美學,文學、藝術之花一樣。正是由於愛,他合不得採擷那珍貴的花,惟恐自己的譯筆減損了她的風采。因為他明白,不同語言之間很難有一座非常理想的橋樑。同樣由於愛,他又“忍不住”要採擷那可愛的花。因為他深知,單調的花色編不成美麗的織錦,閉塞的民族張不開思想的羽翼,祖國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這些花,美學藝術的研究不能沒有這些花。為著採得鮮花而又不失其資質,他將自己的“一片靈魂”——學者的赤誠、詩人的氣質、藝術的修養、美學的造詣,全都融進了採擷的艱辛勞作之中。他把目標瞄準那些最美最珍貴的花——西方美學史、文學史、藝術史上的大家和最有影響的作品,他不以字義的準確為滿足,而是努力去捕捉那些鮮花的“靈魂”,極力傳達那些作品特有的神韻。因此,他的譯作不僅和他的著述一樣,數量不多,分量卻很重,而且很傳神,既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又給人以精神的愉悅。宗白華著譯的《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第2版)》雖然只收錄了他譯作的一部分,這一特色還是很鮮明的。一起來翻閱《美學散步叢書:西洋景(第2版)》吧!
作者簡介
宗白華(1897—1986),生於安徽安慶,祖籍江蘇常熟。早年曾留學歐洲。年輕時就是很有影響的詩人,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長期任教於北京大學。他是20世紀中國傳統美學研究最有影響的學者,所提倡的“散步美學。的方法對當代中國美學影響深遠。著有《美學散步》、《藝境》等,後人編有《宗白華全集》。宗白華為文融詩情與論理為一體,有晉人之風。雖專注於中國傳統美學,卻能學貫中西,在中西比較的視野下思考,並貫人一種極其深沉摯厚的生命意識。本書分“長河溯源。、“美鄉尋夢”、“畫布遊戲”、“他山歸來”四編,選編了他關於西方藝術和中西藝術比較的著譯文章,讀者可藉以跟隨大師體驗希臘藝術“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美鄉醉夢者”羅丹的藝術感受、歐洲現代派“畫布上的喧譁與騷動”,進而反觀中國繪畫。
圖書目錄
美學的散步(代總序)
序編 長河溯源
哲學與藝術——希臘哲學家的藝術理論
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溫克爾曼美學論文選譯
萊辛和溫克爾曼——關於詩和畫的分界
上編美鄉尋夢
美鄉的醉夢者——羅丹在談話和信札中
看了羅丹雕刻以後
形與影——羅丹作品學習札記
下編畫布遊戲
畫布上的喧譁與騷動——歐洲現代畫派畫論選
關於西方現代派
余編他山歸來
論中西畫法的淵源與基礎
中西畫法所表現的空間意識
編者後記
後記
《西洋景》就要和讀者朋友見面了。我相信,這盆“洋花”會給大家的文化生活增添一抹綠色,幾許詩意。
關於本書的編輯意圖,在選目和編排上已經體現得很清楚,這裡就不贅言了。我想和讀者朋友交流的,是自己的一點感想。
譯介他國學術文化之舉,早在“睜眼看世界”的19世紀後期就開始了。所謂“信雅達”之說,亦很早就成為了譯介事業的學術規範。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浮躁的人們,早就把這種規範丟掉了。為此,我想藉此機會,再重提一下宗白華先生的“採花精神”。
宗白華先生早年在德國留學時,曾寫過一首叫《世界之花》的“流雲小詩”:
世界的花
我怎能採擷你?
世界的花
我又忍不住要採得你!
想想我怎能捨得你
我不如一片靈魂化作你!
這首詩,含義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也可以看做是他譯介他國文化的宗旨、態度和甘苦的告白。
他採花,是出自愛花。他真心熱愛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那些珍貴的美學、文學、藝術之花,就像愛自己祖國的美學,文學、藝術之花一樣。正是由於愛,他合不得採擷那珍貴的花,惟恐自己的譯筆減損了她的風采。因為他明白,不同語言之間很難有一座非常理想的橋樑。同樣由於愛,他又“忍不住”要採擷那可愛的花。因為他深知,單調的花色編不成美麗的織錦,閉塞的民族張不開思想的羽翼,祖國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這些花,美學藝術的研究不能沒有這些花。為著採得鮮花而又不失其資質,他將自己的“一片靈魂”——學者的赤誠、詩人的氣質、藝術的修養、美學的造詣,全都融進了採擷的艱辛勞作之中。他把目標瞄準那些最美最珍貴的花——西方美學史、文學史、藝術史上的大家和最有影響的作品,他不以字義的準確為滿足,而是努力去捕捉那些鮮花的“靈魂”,極力傳達那些作品特有的神韻。因此,他的譯作不僅和他的著述一樣,數量不多,分量卻很重,而且很傳神,既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又給人以精神的愉悅。本書雖然只收錄了他譯作的一部分,這一特色還是很鮮明的。
更可貴的是,他作為痴情的愛花者、採花者,卻不以採花為滿足,還用他國花之長來補自家花之短,以期培育出更具民族特色而又為更多不同國度的人們所喜愛的藝術之花來。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吧。
本書“他山歸來”編即是一例。因此,在我看來,宗白華先生在譯介方面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成果,而且還垂範了一種難能可貴的。採花精神”。在學術失范、仿佛誰都能玩弄譯筆的今天,實在是足以振聾發聵的。這也便是我們將《世界的花》作為。代序”置於篇首,以收“開卷有益”之效的緣由。
不知讀者朋友以為如何?
序言
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畫,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並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義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文西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後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範本。
散步的時候可以偶爾在路旁折到一枝鮮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別人棄之不顧而自己感到興趣的燕石。
無論鮮花或燕石,不必珍視,也不必丟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後的回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