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坑村

美坑村

美坑村建於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屬皖南革命老區之一,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美溪口革命烈士墓就座落在該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美坑村
  • 所屬地區: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美溪鄉
  • 電話區號:0559
  • 郵政區碼:242700
  • 人口:951人
  • 山林面積:14442畝
  • 耕地面積:1279畝
  • 水田面積:876畝
歷史背景,領導班子,地圖信息,

歷史背景

美坑村建於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屬皖南革命老區之一,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美溪口革命烈士墓就座落在該村。美坑村有6個村民小組,246戶,總人口951人,耕地面積1279畝,水田面積 876畝,旱地178畝,山林面積14442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還有就是就是一些茶葉和蠶桑等經濟作物,200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5000餘元左右。現有黨員37名,(女黨員7名,男黨員30名)柯村鄉穿村而過。
美溪廣生堂,坐落在黟縣美溪鄉美坑村,占地面積(門面寬9.8 X 23.3)228.34平方米,建築分前後廳,為三進間磚木結構。前廳上置天井式密閉穹頂,四緣設有迴廊、美人靠;下為藥鋪櫃檯。後廳為居家休閒用的客廳和書房。房東李壬畢,世代書香,其父李繼松, 號茂軒,一生行醫,且廣濟好施。凡鄉間貧民求醫問藥,皆分文不取,至今在四鄉百姓中仍留有口碑。
李壬畢的父親李繼松,在過去的戰爭年代,和母親林淑蓮多次掩護、支援過我黨我軍的領導同志,曾為楊明、劉奎等領導的地下黨游擊隊送米、油、藥品、布匹、大紅馬,為部隊傷病員療傷治病等,解放後尚保存有當時游擊隊頒發的“立功證”,並由國家民政部門授予“堡壘戶”稱號。
1934年秋,柯村暴動後的一個夜晚,皖南蘇維埃政府主席寧春生和太平縣委書記寧月生來到“廣生堂”,林淑蓮熱情地為他倆起灶做飯,打洗臉水,並拿出自己男人的衣服給他倆換。飯後,每人送了30塊銀元,而後趁著夜色未退,護送他倆從洪星湘口轉祁門方向去了。
1944年深秋,太平小河裡地方有一位青年(是隨劉奎新四軍來美溪的),在遭到國民黨匪兵槍擊後,躲在美溪村西花塘塢。一天,李繼松愛人林淑蓮去那裡鋤蠶豆草,偶然從水溝里發現他。她問明情況後,於夜間引入家中,囑男人為他清洗傷口,敷藥包紮,當時那青年右臂上的傷口已潰瘍,生蛆。接著用雞蛋炒飯給他吃了,並送他5枚銀元上路。
1947年6月的一天,新四軍劉奎、楊明等四人住在“廣生堂”。夜裡,村口突然出現國民黨保全團的隊伍,隨之崗哨遍布,全村戒嚴。劉、楊決定連晚轉移。凌晨兩點,李繼松吩咐林淑蓮打開後門,領著他們越過菜園地,悄悄地下了村邊的小河,沿著河床趟水摸黑走了2公里多路出村,而後從朗坑折向橫塘過鹽卡河,從一條山道取捷徑插往祁門。望著同志們安全脫險的背影走遠了,才帶著一身潮濕和倦意歸來。事後,林老太太說:“當時要是漏出一點風聲,整個村、整個游擊隊就沒有了。”她以勇敢和機智,一次又一次地掩護、接送我黨我軍的幹部戰士,從未失誤過。
1946年農曆6月,劉奎、楊明同志率領的沿江支隊分別駐在宏潭的五溪山,美溪的十二塢、打鼓嶺一帶。時值盛夏,暑氣難當,部隊多有染疫。當時,應部隊邀請,李繼松與她的愛人林淑蓮一道多次於夜間輾轉營地為傷病員治病療傷,同時還接濟部隊蔬菜如乾筍、乾醃菜、辣椒粉、蘿蔔絲等。解放戰爭的四年里,她支援了游擊隊100匹布,100雙襪,100公斤鹹鹽,1200公斤菜油,1000萬元紙幣,並送給劉奎同志一匹大紅馬。直到“文革”前,她還保存著當時游擊隊發的立功證。
解放後,“廣生堂”藥號易名為“美溪藥店”。男老仍坐店行醫,後因工作需要,調往柯村鄉人民醫院當醫生。1962年因病去世,享年69歲。1985年民政部門授予他們家“堡壘戶”的光榮稱號,並定期發給生活優撫費,直到1992年林老太太終老,享年90歲。他們的兩個兒子解放後,一個就讀北京大學法學系,一個就讀安徽醫學院,畢業後都參加了工作,如今兒孫滿堂,家道安康,日子過得十分美滿幸福。
工作分工
美坑村支部書記主任。協助掛職書記工作,負責村委會日常工作及黨建民兵等事務。

領導班子

如下:
余水和
美坑村支部書記主任。...
汪智信
美坑村支委。協助書記...
美坑村支委。協助村書...
美坑村文書、計生專乾...
潘建強
美坑村委,民兵營長。

地圖信息

地址:黃山市黟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