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美國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是於1893年5月1日—1893年10月30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一屆博覽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 地點:美國芝加哥
  • 會期:1893年5月1日—1893年10月30日
  • 類別:綜合類
  • 主題:紀念發現美洲400周年
簡介,芝加哥獨占鰲頭,世博園區,經典美味,琥珀爆米花,藍帶啤酒,麥片,箭牌口香糖,

簡介

1893年美國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是為了慶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周年而舉辦的,故名“世界哥倫布博覽會”。世博會地點選擇在遠離市中心的密西根湖畔,占地面積是當時世博會歷史上最大的。設計師們在這塊龐大的沼澤空地上精心打造,共建造了約150幢宏偉大廈。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完全採用人工照明,這對世博會來說也是第一次。幾十萬盞彩燈裝飾了整個會區。它們可以分組開關,帶來了燈光上下滾動的效果,給人以濃厚的節日氣氛。做為紀念建築的電子宮用了12萬個燈泡來照明,燈亮起來如同白晝。與電子宮一樣熠熠生輝的是此屆世博會專設的婦女宮,展示了“婦女怎樣以勞動來擺脫數百年來的虛弱和依附狀況”,以示對婦女地位的尊重。會展期間還舉行了第一屆國際婦女大會,3000名婦女代表出席了會議,為國際婦女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芝加哥世博會婦女館芝加哥世博會婦女館
由於成功舉辦世博會,芝加哥躋身美國中心城市行列。
芝加哥世博會共售入場券2150萬張,免費入場600萬人次,故總參觀人次達到2750萬。其中一般成人券售價50美分,6~12歲兒童入場券售價25美分,對6歲以下兒童實行免費入場。入場人數最多的是1893年10月9日的芝加哥日,有70萬人出席參觀了當天的慶典和展覽。私人照相機可以帶入世博園區,但是每天要加收2美元。

芝加哥獨占鰲頭

當年,美國有4個城市向國會申請舉辦新大陸發現400周年紀念世博會:聖路易斯、芝加哥、紐約和華盛頓。1890年代,芝加哥的發展勢頭非常引人注目。每天進出芝加哥的火車達到850輛,並擁有3所大學、465個教堂、1400家旅館、1個交響樂團、24家日報社,還有煤氣燈光照明的大街,並且所有高層建築已經安裝了電梯。
在國會聽證會上,4個城市競爭激烈。芝加哥商界早早就籌集了500萬美元作為世博會資金,表明了芝加哥的信心和決心。芝加哥的代表們強調了自身的優點,列舉了如下事實:芝加哥是鐵路樞紐和西部的商業中心,所選會址面積很大且交通方便,充足的旅館和舒適的住所足以容納數以萬計的遊客。人們的捐贈仍在增加,捐贈人數達到了25000人。芝加哥被9個州包圍在中央,是商品的集散地。這個地區的面積僅占全國的13%,而人口卻達到全國人口的35%,鐵路里程數是全國的37%,穀類作物產量占到55%。在1889年,芝加哥的公路和鐵路共運輸了2億人口,每天達到55萬。1889年芝加哥的港口的船隻超過22000艘,總吞吐量達到890萬噸,而且這還不算運河船隻。
芝加哥世博會漁業館芝加哥世博會漁業館
經過幾輪投票,1890年2月24日,眾議院選擇了芝加哥。當時芝加哥獲157票,紐約獲107票,聖路易斯獲25票,華盛頓獲18票,於是芝加哥最終獲得舉辦權。1890年4月25日,國會宣布在芝加哥舉辦一屆包括藝術、製造業、商業、園藝、礦業和海洋產業的世博會。3天后,美國總統班傑明·哈里森批准了提案。
芝加哥世博會行政館芝加哥世博會行政館

世博園區

本屆世博會選址在傑克遜公園,它位於密西根湖畔,占地278公頃。在設計中,傑克遜公園被分成了3部分:第一部分是榮譽廣場,位於公園的最南部,以格蘭德·貝森(Grand Basin)為中心,主要展廳分列兩側,包括製造業產品和工藝品館、電力館、行政館、機械館和農業館;第二部分位於榮譽廣場的西北面,以環礁湖和叢林小島為中心,主要展廳包括美術館、交通館、園藝館、漁業館、礦物館、婦女館,以及美國的州館和參展國國家館;第三部分是大道公園,從婦女館附近向西一直延伸1.5公里。
芝加哥世博園區芝加哥世博園區
園區整體設計依託水體,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環境。會場中央位置地勢較低,是在公園原有盆地的基礎上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挖掘出來的,主要展館對稱分布在周圍。另外,還有一條寬闊的人工河延伸到榮譽廣場的南北兩面。水上交通十分方便,組織者專門從威尼斯購入大量小艇,使得人們可以方便地在各展館之間穿梭。延伸到會場周圍的高架鐵路和幾條移動人行道使人們可以輕鬆到達會場的其他地方。
榮譽廣場的5座巨大展館都漆成耀眼的白色,裝飾精美,飛檐等高,被稱為白城。行政館內有各種文本材料和雕塑作品,從哥倫布時代到當代按時間順序排列,向人們展示北美幾百年來所取得的進步。製造和工藝品館長1687英尺,寬787英尺,高125英尺,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建築。當時有人測算,這座龐大的建築里可以為5000人建造1000座小別墅,而且都不會顯得過分擁擠,其靈感來自於1889年的巴黎世博會機械大廳。
芝加哥世博會製造業產品和工藝品館芝加哥世博會製造業產品和工藝品館
在1892年10月舉行的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周年的慶祝活動中,製造業產品和工藝品館容納了10萬人。交通館和美術館坐落在榮譽廣場的北面,交通館有一扇金色門樓,與世博會整體的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格格不入。美術館高125英尺,穹隆頂上是巨大的勝利女神雕像(winged victory)。在世博會的所有建築中,只有美術館是磚石的實體牆,這是為保護珍貴藝術品而進行的防火設計,這也是唯一一座打算在世博會結束後繼續利用的場館。
除美術館外,所有展館的外表都是由灰泥漿、水泥和黃麻纖維混合後附著在木質結構的骨架上而形成的。建築師認為:“儘管鋼鐵構架的真實力量和它們虛假外表的對比非常明顯,但是通過使用棍棒等材料所構成的宏大規模將會給我們高貴而古老的設計增添和諧。”這種結構經久耐用,物美價廉,但也留下了火災隱患。
芝加哥世博會美術館芝加哥世博會美術館
當然,批評聲也不絕於耳,很多人指責建築設計上的目光短淺,勞師動眾卻僅僅是為了世博會期間的一個夏天,而沒有打算將這些建築長久保存下去。另一些人提到,這些建築的外表並非貨真價實,用一些代替材料和木材塗上灰泥漿來代替大理石牆體,其結果不過是製造了一些偽劣品。

經典美味

安澤勒姆·布里萊特·斯瓦林(Anthelme Brillat-Svarin)曾經說過:“發現一種新食品,對於人類的福祉,其作用甚於發現一顆新星。”那么,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帶給人們的是“一串新星”。

琥珀爆米花

第一種具有獨特口味的琥珀爆米花(Cracker-Jack),是律克海姆(F.W. Rueckheim)在1893年芝加哥會上推出的。當時律克海姆(F.W. Rueckheim)的弟弟劉易斯(Louis Rueckheim)發現了防止蜜糖粘到爆米花上的辦法。這個秘方今天還在使用,而且至今仍是個秘密。琥珀爆米花是用一種特別的、紅罌粟般顏色的玉米加工而成的,這種玉米最早由美國印地安人在公元800年左右雜交而成。某些新英格蘭的部族曾把這種玉米塗上一層楓糖漿。琥珀爆米花的熱銷激活了律克海姆兄弟的公司。劉易斯在1896年對推銷員推銷這產品時,大聲喊道:“這就是Cracker-Jack!”於是,Cracker-Jack成了這種美味爆米花的商標。1908年,Cracker-Jack被一首名為《帶我去參加棒球賽》的流行歌曲唱成了不朽,因為那歌里曾反覆唱道:“給我買點兒花生和Cracker-Jack。”
美國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
1912年,琥珀爆米花提出了“每個人都有獎品”的口號,當時每件玩具的包裝盒裡都裝著Cracker-Jack。1918年,動畫明星大力水手傑克和他那叫BINGO的狗的形象第一次出現在Cracker-Jack包裝盒上,只是傑克的臉被換成了律克海姆的小孫子羅伯特(Robert)。後來,總部在俄亥俄州首府的一家公司購買了Cracker-Jack公司。菲多利(Frito-Lay)食品公司在1997年購買了Cracker-Jack的商標權。
如今,琥珀爆米花(Cracker-Jack)是美國菲多利(Frito-Lay)食品公司的食品系列之一,這種零食在學校的小店、平常的市場裡都有,在棒球賽場上和花生、熱狗一樣常見,也是美國流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藍帶啤酒

貝斯特啤酒(Pabst beer)曾在1876年展覽會上和1878年巴黎的世界交易會上獲金獎;而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獲得最高獎,並且被稱為“藍帶啤酒”。
19世紀80年代,瓶裝啤酒還處在面市初期,大多數產品遭遇變味的難題。貝斯特啤酒公司找到了癥結所在,是貯藏條件不佳和白天的慢速運輸導致啤酒變質。他們通過使用高純度的優質原料,選擇質地堅實的瓶子灌裝貯存。他們將這種精心釀造的瓶裝啤酒稱作“精選啤酒”,貝斯特啤酒廠根據一種新的包裝創意,在其瓶頸上系一藍色絲綢帶作為標誌。沒想到這一小小的扎帶裝飾竟產生了神奇的效果,繫著藍色綢帶的啤酒,在美國市場上大受歡迎。到1892年,系藍帶的“精選啤酒”變得異常流行,以致公司每年要買300000碼以上的藍綢帶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人們似乎忘記了“貝斯特啤酒”這個一直沿用的名稱,都親切地叫著“藍帶啤酒”,這就是藍帶啤酒的由來。1895年,貝斯特啤酒公司決定將“藍帶”一詞加印在“精選啤酒”的商標上,1898年“藍帶啤酒”正式登記註冊。從此,“藍帶啤酒”便暢銷世界,歷經百餘年而不衰。

麥片

19世紀90年代,凱洛格家族兩兄弟致力於穀類原料食品的開發。哥哥約翰·哈維·凱洛格(John Harvey Kellogg)是一所健康療養所的主管,弟弟威爾·基思·凱洛格(Will Keith Kellogg)是療養所的業務經理。療養所強調健康生活,控制病人的飲食,因此兄弟倆發明了不少以穀類為原料的食品。一天,療養所為病人準備了一些麥類食品,做好後因為擱置而錯過了大家的用餐時間,所以他們決定把做好的麥類食品用磙子軋,就像他們平時做面片那樣。令人驚奇的是,軋出來的不是平常的寬大面片,而是薄薄的小片片。兄弟倆烘烤了這些小片片,親自嘗了一下,清香潤滑的口感使他們意識到發現了一種新的、好吃的麥片。
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凱洛格兄弟開始是提供參觀者免費品嘗這種美味而有健康概念的麥片食品,很快得到了大眾的認可。當時他們還沒有意識到這創造了一項全新的行業。從此,麥片粥走進了美國人的早餐,而“凱洛格牌”麥片一直銷售至今。

箭牌口香糖

1891年春,29歲的小威廉·瑞格理(William Wrigley Jr)懷揣32美元從美國費城來到了芝加哥。瑞格理先生在芝加哥的創業歷程,是從經銷“瑞格理牌”香皂開始的。他給商家派送蘇打粉之類的贈品作為額外的促銷手段。很快地,蘇打粉比起香皂來更加俏銷,他就當機立斷地做起了蘇打粉買賣。1892年開始,瑞格理先生每賣一罐蘇打粉給商家附贈兩條口香糖。這個贈品計畫獲得了極大成功。作為贈品的口香糖比起主銷產品來顯得更具潛力。
瑞格理先生認定口香糖這一產品具有他所苦苦尋覓的商機,芝加哥世博會成就了他的夢想。1893年他推出了“黃箭”口香糖,受到芝加哥世博會參觀者的青睞。1893年底“白箭”也次第推出,嚼著箭牌口香糖幾乎成為一種時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