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網軍歷史,網軍作用,攻擊方法,黑客式攻擊,硬體攻擊,心理攻擊,網軍人才,歷任網軍司今,
網軍歷史
1993年美國國防大學率先成立了旨在培養信息戰人才的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首批16名學員被稱為“第一代計算機網路戰士”,他們的任務就是利用計算機在賽博空間與敵人展開全面信息對抗。
9·11事件之後,美國幾個聯邦機構的計算機系統遭受了多次網路攻擊。為了防止出現“網路9·11事件”,布希總統在2002年發布了第16號“國家安全總統令”,組建美軍歷史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網路黑客部隊——“網路戰聯合職能司令部”(JFCCNW)。隨著該部隊在2007年2月編入作戰序列,網軍正式作為獨立兵種應運而生,標誌著此前由黑客進行的“網路游擊戰”正逐步向未來由正規網軍部隊進行的“網路正規戰”演變。
2002年12月,美國海軍率先在維吉尼亞比奇的小溪流兩棲作戰基地成立海軍網路戰司令部,統一指揮海軍艦隊信息戰中心、海軍網路和太空行動司令部及海軍計算機網路防禦特攻隊等海軍網路戰單位。據美國媒體報導,該司令部直屬人員為60人,指揮著全球範圍內大約7000人的海軍網路部隊。在本周,也就是2010年1月26日,美國海軍宣布成立獨立建制的海軍網路部隊。
2006年底至2007年初,美國國防部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隊——網路媒體戰部隊。2006年11月,美國空軍宣布將成立網路戰臨時司令部。根據原計畫,空軍網路戰司令部管轄65個網路戰中隊、預備役和國民警衛隊,此外還有4個聯隊,包括大名鼎鼎的第67網路戰聯隊。該聯隊據稱是美國空軍最大的一個作戰單位,人員和裝備遍及除南極洲之外的其他大陸,由5個情報大隊、35個情報中隊及分隊、總計8000名官兵組成,駐地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地點。可以說,美空軍網路戰實力是三個軍種中最強的。
2009年5月8日,美國軍方宣布了一個被稱作“挑戰網路”的系列網路競賽項目,倡議書發布在白宮網站上,正式向美國年輕人發出號召:“學生黑客、駭客、極客們,山姆大叔需要你們。”
該系列賽包含三個針對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全國計算機競賽,旨在發現其中的網路奇才。競賽將測試學生進攻防守數字目標、盜取信息以及追蹤發現信息盜取者等技能。競賽在2009年5月29宣布正式開賽,到暑假前結束。此次活動的目標是發現10000名網路人才。
2010年5月,美國成立網路司令部,由剛晉升為四星上將的亞歷山大全權負責。這支部隊包括成千上萬的國安局間諜以及14000名來自美國海、陸、空三軍的網路司令部軍人。這支網路部隊將數字信息發展成一種新型武器,使其能夠像常規的陸空支援一樣向前線部隊提供“網路火力支援”。
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美國網路部隊的建設工程於2010年5月正式開工,耗資32億美元,坐落於馬里蘭州的米德堡。這項代號為“M”、占地227英畝的工程包含一個150兆瓦特的變電站、14棟行政大樓、10個停車場以及冷卻加熱工廠。
網軍作用
美國常常以網路攻擊受害者的面目示人,實際上,美國已經組建起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網路部隊——“網軍”,並納入軍隊建制和作戰體系中。美國網軍不僅在防護本國的網路免遭破壞,而且有組織、有計畫、有目的地展開一場又一場賽博戰(Cyber War),這是在虛擬空間進行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由於美國軍方極少公布網路部隊的具體情況,而從各種渠道透露出來的信息撲朔迷離,莫衷一是,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揭開美國網軍的神秘面紗。
這支部隊的宗旨是,美軍士兵只需坐在電腦前輕鬆敲打鍵盤、點擊滑鼠,就能讓敵方制導武器偏向,雷達系統失靈,通訊、電力系統中斷,甚至無法調動部隊和發射飛彈,只能被動挨打。同時,防護頻遭黑客攻擊的國防部網路系統。該部隊由世界頂級電腦專家和黑客組成,其人員組成包括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以及其他部門的專家,甚至還可能包括盟國的頂級電腦天才,所有成員的平均智商都在140分以上,因此也被一些媒體戲稱為“140部隊”。
美軍也意識到,網路已經成為輿論宣傳的重要陣地,對戰爭進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006年底至2007年初,美國國防部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隊——網路媒體戰部隊。網路媒體戰部隊成員不僅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水平,還擁有深厚的新聞宣傳理論知識,既是電腦高手,又是出色的“記者”。這支新軍全天候24小時鏖戰網際網路,力爭糾正“錯誤信息”,極大提高了美軍對抗“不準確”新聞、引導利己報導的能力。
攻擊方法
美國網軍的戰術手段已經十分成熟,實施攻擊的方式可以概括為黑客式網路攻擊、硬體攻擊和心理攻擊三種。
黑客式攻擊
2005年10月的美國《航空航天技術周刊》指出,計算機網路攻擊是美國陸軍在和他們頭號敵人作戰時的主要工具。美軍通過網路等途徑,使用計算機病毒、木馬程式、邏輯炸彈等發動攻擊。
美國網軍使用的軍事計算機病毒與普通計算機病毒相比,無論是破壞能力、傳輸手段還是防範難度都高出了許多。在美軍的網軍軍火庫中,研究人員已研製出了2000多種計算機病毒武器,目前美軍軍用計算機病毒技術已遠遠超過其他國家的病毒監測技術,美國的科研人員還研製出具有超強破壞能力的計算機病毒、計算機晶片病毒固化技術和計算機病毒無線輸送裝備等。在網路對攻戰中,很快就能致對方於死地。
美國網軍通過木馬程式集中控制一群計算機,用來對其他網路、伺服器或者計算機發起大規模攻擊,或是將一些木馬病毒散布到特定的網路中,如果敵方移動存儲設備不幸中毒,一旦該存儲設備被接入軍內計算機或網路,木馬病毒就開始瘋狂複製秘密信息並隱藏在儲存器內,當該移動存儲器再次連上網際網路時,這些機密信息就會自動轉發到美軍手中。
邏輯炸彈是利用特殊工具軟體,在短時間內向目標集中傳送大量垃圾信息,使對方出現超負荷、網路堵塞等狀況,從而造成系統崩潰及拒絕服務。
網路攻擊可以破壞計算機體系,還可以通過向敵方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系統傳輸虛假情報信息,改變敵計算機網路系統功能,對敵方的決策與指揮控制產生信息誤導和流程誤導,或是二者結合,形成對敵指揮控制系統的多重殺傷效果。
硬體攻擊
硬體攻擊是指對硬體實施的攻擊。據美國媒體披露,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不久,美國獲悉伊拉克從法國購買了用於防空系統的新型電腦印表機,準備通過約旦首都安曼運送到巴格達。美軍特工在安曼機場偷梁換柱,將帶有病毒的晶片置入印表機內。戰爭爆發後,美軍用指令激活病毒,隨後病毒通過印表機侵入伊軍防空系統,致使其整個防空系統癱瘓,美軍完全掌握了制空權。
美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晶片製造國,包括CPU在內的計算機主要晶片產量占世界總量90%以上。美國還是網路適配器、網路交換設備、主機板、內置式數據機等產品的生產大國。戰時,美國網軍可利用特殊裝置發射電磁信號或通過網路傳送觸發信號,以大規模積體電路或專用設備中集成的“後門”專用電路為途徑,導引美國產品用戶的晶片自我破壞,從而達到破壞的目的。網軍也可以利用電腦病毒發射裝置,使敵方的飛機、飛彈、坦克等帶有預設“後門”的電腦、CPU、DSP、大規模積體電路的武器裝備系統因程式錯誤而發生自行爆炸、自我摧毀或相互殘殺等,以達到摧毀敵方武器平台、削弱敵方火力和反擊能力的效果。此外,美網軍還可以根據感測器原理,向敵方縱深投送特殊感測裝置,在對方的眼皮底下對敵硬體設備毫無聲息地實施干擾與破壞,使敵方的指揮控制和打擊系統陷於癱瘓。
心理攻擊
美軍認為,信息心理戰是網軍實施網路攻擊戰的最高境界,成功的信息心理戰將極大地動搖傳統戰爭的根基。心理戰將集中在無形的網路空間大打出手,既能威懾對手,也能從精神上摧毀敵人的心理防線,真正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或“少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是一場“不流血”、“非暴力”的無形廝殺。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運用現代化網路手段,在戰略層次對伊拉克發動了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心理戰:專門成立了全球宣傳辦公室,利用強大的信息傳媒優勢左右國際輿論;向伊高級官員傳送電子郵件或打電話等多種渠道,挑撥與薩達姆的關係;以反對薩達姆獨裁和還伊拉克人民自由為名,拉攏人民,孤立政府;從網際網路和其他傳媒散布大量真假難辨的信息,如稱伊第51師投降、“聯軍已占領烏姆蓋斯爾港”等訊息,以擊垮伊拉克軍民抵抗意志。戰爭的結果證實了心理戰的巨大作用,伊幾十萬共和國衛隊集體蒸發,上千萬民眾也沒有參加對聯軍的“人民戰爭”,美英軍隊未費太多周折就挺進巴格達,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網軍人才
軍方網路人才缺口大,面向社會開闢新資源
美國軍方網路人才缺口巨大,因此軍方一直以不公開的方式到“黑客市場”招兵買馬,可是隨著網路在生活與商務的各個領域都變得有如空氣般不可或缺,高端網路人才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軍方正在學生網路一族中尋找數字天才。
軍方牽頭舉辦黑客大賽
據《福布斯》雜誌透露,美國軍方正在開發一項以前從未有人染指的資源:大中學生中的網路極客(geek)。2009年5月8日,美國軍方宣布了一個被稱作“挑戰網路”的系列網路競賽項目,倡議書發布在白宮網站上,正式向美國年輕人發出號召:“學生黑客、駭客、極客們,山姆大叔需要你們。”
該系列賽包含三個針對中學生和大學生的全國計算機競賽,旨在發現其中的網路奇才。競賽將測試學生進攻防守數字目標、盜取信息以及追蹤發現信息盜取者等技能。競賽在2009年5月29宣布正式開賽,到暑假前結束。此次活動的目標是發現10000名網路人才。
第一項賽事由美國空軍主辦,名為“網路愛國者”,重點挑戰學生網路防守能力,參賽者必須要抵禦侵入他們電腦的“紅軍”黑客。此項賽事主要針對中學生。第二項賽事由國防部防治網路犯罪中心主辦,自從2006年開始該中心每年都組織“電腦取證大賽”,現在將參賽範圍擴大至中學生和大學生,主要考察選手追蹤網路入侵和修復受損數據的能力。由網路安全培訓機構SANS學校主辦的第三項賽事是三個競賽項目中最有爭議的一個:“網路進攻競賽”。這項賽事旨在挑戰學生髮現並利用軟體漏洞、摧毀敵方網路和盜取數據的能力。
競賽的優勝者將參加每年暑期舉行的訓練營,這些訓練營由美國軍方和私營公司共同出資舉辦,他們還可以贏得在美國國家安全局、能源部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電腦應急反應中心實習的機會。
一些大公司表示願意出資贊助這項系列賽,這些公司都是美國乃至在世界上都大名鼎鼎的企業,如全球信息基礎架構技術與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與提供商EMC、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和美國最大的無線通訊公司Verizon等。可是當《福布斯》雜誌試圖對這些企業進行採訪時,這三家公司都拒絕就此事發表任何評論,決議低調行事,出於何種考慮不得而知。
培養網路鬥士從娃娃抓起
這些賽事的宗旨是在學生群體中普及網路戰教育,最終目的是確保美國在日漸激烈的網路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在網路戰中穩拿攻防主動權。一句話,就是要制海權、制空權、制天權(太空)、制網權一個都不能少。這項活動的動議書甚至將網路戰教育與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蘇聯首顆人造衛星上天以及之後的美蘇軍備競賽中美國政府鼓勵青少年積極投身科學研究的情形相提並論,鼓勵今天的青少年像當年一樣勇於接受網路戰的挑戰,投身網路事業。
SANS學校的艾倫·帕勒認為,美國大約需要2萬至3萬名高水平的黑客為政府工作,美國不乏這樣的人才,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儘早發現他們、培養他們,使他們發揮最大的作用。
歷任網軍司今
2010年5月,美國成立網路司令部,由剛晉升為四星上將的亞歷山大全權負責。
2014年因受“斯諾登曝料事件”的影響,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局長基思·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