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中國學發軔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於70年代、興盛於80年代、繁榮於90年代。其間政府、學術界和民間的互動影響貫穿始終,對中國學的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60年代美國學術界熱衷於確立研究領域和分析框架,積極參與學術、政策、文化教育和美中關係的討論。70年代標誌著東亞研究的細分化,學者的目的性更強、更明確,參與設立全國性組織,致力於推廣、普及東亞文化的公共教育、文化交流和學術合作。80年代中國學在美國大學的機構化與學科化得以深化,而這一進程卻是以東亞學學者從公共事業和政策部門的淡出為代價。90年代的主要特徵是學科專業化和國際合作。本文力求勾勒美國中國學40年的發展脈絡,對階段性研究成果做出評述,最後對學術史研究的意義及美國中國學對中國學者的借鑑做出評估。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戰後中國學
- 出版社:東北大學出版社
- 頁數:153頁
- 開本:16
- 品牌:東北大學出版社
- 作者:王建平 曾華
- 出版日期:200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549502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美國戰後的中國研究:歷史的考察
1.1 中國學的歷史成因
1.2 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的中國文化研究
1.3 西方傳統漢學與現代中國研究
1.4 美國的漢學傳統
第二章 美國戰後中國學的初級階段
2.1 美國現代中國學
2.2 跨學科研究的興起
2.3 發展的十年
2.4 福特基金會與中國研究學術團體
2.5 語言培訓與區域研究
第三章 中國研究的學科化與機構化
3.1 科研院所、學科建設、科研項目
3.2 中國學領域學術資源分布
3.2.1 獎學金制度
3.2.2 海外培訓設施
3.2.3 科研設備及圖書資源
3.2.4 研究基金
3.2.5 中國研究的外部基金
3.2.6 福特基金會資助情況:1952—1969年
3.2.7 1959—1969年主要接受福特基金會資助的大學
3.2.8 外部資金的使用情況
3.3 中國學:問題與前景
3.4 發展速度和發展模式
第四章 費正清與美國的東亞研究
4.1 學術生涯
4.2 學術爭議
4.3 費正清在哈佛
4.4 中國經歷
第五章 美國戰後中國學:40年回顧
5.1 20世紀60年代
5.2 20世紀70年代
5.3 20世紀80年代
5.4 20世紀90年代
第六章 中國政治研究
6.1 1978年以前的研究成果
6.2 1978年以後的趨勢研究
6.3 機構主義研究模式
6.4 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
6.5 政府與社會的關係
6.6 政治學研究模式
第七章 中國學專家學者
7.1 異軍突起的新派學者
7.2 精英主義和平民主義
7.3 中國學的合理化
7.4 中國學的發展途徑
第八章 美國的漢語語言教育
8.1 學生數量
8.2 教師培訓
8.3 教材使用
8.4 課程設定
8.5 生源特點
8.6 評價標準
8.7 目標及實現途徑
8.8 教學手段和資源
8.9 文化底蘊
8.10 漢語教學的原動力
第九章 中國學的方法論問題
9.1 思想史研究
9.2 社會政治史研究
9.3 經濟史研究
9.4 社會主義中國:“革命”模式
9.5 現代化模式
9.6 其他社會科學研究模式
9.7 《漢學的憂慮》
9.8 戶國政治文化
9.9 1966—1978年美國政治學的中國觀
第十章 中國學的發展前景
10.1 研究重點與背景
10.2 國家與社會關係
10.3 國際關係
10.4 世界範圍內的中國學學術團體
10.5 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的研究狀況與發展趨勢
10.6 文化多元化
10.7 資金問題
10.8 觀念與機遇
10.9 體制與稅制
10.10 醫藥與公眾健康
後記
參考文獻
文摘
但其他國家的學生卻並不這樣認為。當然,在中國,來自各國的留學生在融入中國社會的過程中肯定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然而相對地講,很多國家的學生都能找到繞開這些困難的方法,從而在中國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當然一些美國漢學家也有較強的自我調整能力來適應中國,但是作為一個整體,美國人似乎缺乏這種能力。
對大部分中國教師來說,還從沒有和美國漢語學家交流美國中文教育的經歷。當然,這並不是說老師沒有曾經跟美國同行交流過。從某種角度來看,以前肯定曾經有人這么做過,而更多的人隨後也經歷過,這都要歸功於中國漢語語言教師協會舉辦的國際會議。
同時,在中國學校設有項目的美國研究所也派代表或是訪問者到中國,他們就自己研究所的學生情況同中國老師進行交流。但是,更廣范的學術交流似乎更應該是同時包含中國和美國語言專家的大討論,同時應該達成共識的是,這樣的討論應該由漢語教學機構的管理者和專家共同開展,可惜的是,這些管理者和專家並不了解以上提到的特別信息。
我們認識到,對於計畫將來學習漢語的美國人來說,有四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1)明確進行漢語教學的目的,以及應該如何評價和實現這個目標。
(2)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該使用哪些教學方法和教學材料。
(3)為了融入到中國社會中應該做好哪些文化方面的準備。
(4)漢語領域內的自身發展動力。
後記
戰後美國的東亞研究是介於學術史研究和美國研究課題之間的一個中間領域,近年來逐漸引起學術界關注。在美國研究和中美關係研究方面,美國學者的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對中國學者的借鑑作用是很大的。其中,美國學術界對東亞各國,特別是中國的研究和觀察也成為考察美國社會和學術界動態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構成雙方理解和對話的基礎性研究。在中美關係領域,戰後美國學術界與政府間的關係構成了十分複雜的影響和中美關係的文化動因。國內學術界也迫切需要對美國研究中國及亞洲的情況有所了解。本課題收集大量最新的信息和資料,也是作者對這一領域所進行的長期學術思考和積累的總結。
在本書的調研、整理、編寫過程中,承蒙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陶文釗教授指教,其對中美關係史和美國學者費正清的論述使我們獲益匪淺。陶文釗教授對書中的許多章節提出了十分具體的意見。我們感謝美國西密西根大學美國研究所、香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PriscillaRoberts博士、中國台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單德興博士所提供的珍貴信息和資料。還要感謝東北大學美國研究中心薛荔女士為本書的寫作蒐集整理資料和抄寫所做的工作,感謝我們的學生侯永森、郭琦,研究生郭巍、王娜、任九菊、王薇、逄芳、康薇為本書的資料整理、翻譯所做的許多工作。同時,承蒙東北大學科技處和出版社的熱情支持和大力協助,以及責任編輯李毓興編審的修改潤色,使本書得以儘快出版。此外,本書還凝結了諸多相關人員的辛勤勞動,值此書稿付梓之際,僅在此一併表示衷心感謝。
美國的中國學在我國還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研究領域,以上我們所做的研究只能說是一個粗淺的嘗試,尚有許多問題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探討,我們將會繼續付出學術努力,也希望得到學術同仁的溝通與參與,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序言
美國現代中國研究帶有歐洲傳統漢學的影子,同時又區別於傳統漢學,它呈現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因而不可避免地帶有國際政治色彩。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美國對外政策不可忽略的因素。不了解中國現政策和政治走向、不了解現代中國的歷史和社會,美國的政治家就無法與中國打交道。儘管美國學者系統研究中國文化的時間並不長,從事古典漢學研究的學者不多,學術聲望遜色於歐洲學者,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的中國研究逐步向以“地區研究”(RegionalStudies)為特徵的東亞研究轉變。由於他們擁有數量可觀的研究隊伍、雄厚的研究經費、先進的研究手段和豐富的歷史資料,因而使他們的中國研究在西方國家中居於領先地位。
區域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在美國興起的一門新興學科,美國的近現代中國研究隸屬東亞地區研究。這種研究從研究目的到研究內容和手段都與歐洲古典漢學研究存在根本區別。美國的中國研究奠基者們從一開始就把對近現代中國研究作為東亞研究的主體,建立了近現代中國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模式,致力於中美關係和外交政策的研究,倡導中美關係正常化,並且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時,也把中國介紹給美國的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