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後期到1990年代中期,美國生產工人的實際工資出現了近20年的長期下降趨勢。這種異乎尋常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美國工人實際工資在此期間出現下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它的經濟影響和經濟後果如何?美國工人的工資水平和變動與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有何差異?這種差異又具有何種含義?所有這些問題,是我們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所不得不考慮的,顯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借鑑西方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以實證分析為基礎,採用規範和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戰後美國工人實際工資的變動進行深入考察,同時對美國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工資水平與變動進行國際比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思考相關的工資理論,並探討我國工資制度改革的有關問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除導論外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自二戰以後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美國生產工人實際工資的變動型式,具體涉及美國生產工人實際工資的下降趨勢、收入分配中不平等程度的擴大以及這種變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第二章是對美國生產工人實際工資變動型式的原因解釋。西方主流經濟學試圖使用正統的供求關係分析方法,對工資變動型式進行解釋;激進經濟學派則採用制度分析的方法,來揭示工人實際工資長期下降的根本原因。本文分別分析了兩種解釋的合理性和不足,並對解釋原因做了進一步補充。
第三章是將已開發國家的工資變動型式納入兩種資本主義模式進行考察。表明:盎格魯一薩克森模式國家的工資水平相對較低而收入不平等程度較高,萊茵模式國家的工資水平相對較高而收入不平等程度較低。萊茵模式國家的經濟績效一般比盎格魯一薩克森模式國家的經濟績效高。
第四章對工資問題進行理論探討。首先討論的是有關工資的性質和決定的基本問題,其次對經濟發展過程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現象進行分析,最後對經濟學中涉及工資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三者之間關係的若干問題以及菲利蒲斯曲線問題進行討論。
最後一章即第五章是對中國工資收入分配問題的思考。具體涉及社會主義工資理論,中國工資制度的現狀和問題,以及具體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