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電影史
在世界動畫電影史上,繼法國的留影盤出現後,真正將動畫電影與攝影技術相結合,推動動畫電影普及的歷史是在美國開始的。
1907年,在維太格拉夫公司的紐約製片廠里,“
逐格拍攝法”誕生了。根據這種方法,攝影機可以一格一格地把場面拍攝下來。斯圖亞特·勃拉克頓在拍攝《鬧鬼的旅館》時就是利用了這種方法,讓各種物件自己不藉助於線的牽動而移動著。勃拉克頓還用這種“逐格拍攝法”,在1907年攝製的《奇妙的自來水筆》中表現一支鋼筆自動繪畫,或者在同年攝製的《
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中使一些畫像自行改變面貌。他們由此為動畫電影的各種樣式開闢了新的道路。斯圖亞特·勃拉克頓由此在美國形成了一個學派。這種電影在歐洲叫做“特技片”,在蘇聯被稱為“複合片”,創作的材料是用平面上的圖畫或立體的物品。
美國的卡通片是在從當時各大報紙刊載的流行漫畫中發展起來的。法國動畫影片導演科爾在美國曾把漫畫家麥克·馬努斯筆下的小淘氣拍成了卡通片《斯努卡斯》。但這部系列影片遠不如費休繪製的《麥特和傑夫》那樣成功。費休很多年來在繪製漫畫和卡通片上享有盛譽。在同一時期(1915—1920年),《快樂的流氓》和《宿醉》兩部卡通片在美國很受觀眾歡迎,使作者貝特·格林成為了美國當時一位著名的卡通片家。
在歐洲只有兩三個人從事這種工作的時候,美國動畫派已有很大的發展。麥克斯·弗萊休和達夫·弗萊休兩兄弟長久以來是美國最富有創造性的動畫創作家,他們攝製的系列影片《在墨水瓶之外》(自1920年開始攝製),將照片和繪畫結合在一起。這一系列影片都是依照同一個劇本拍攝的。弗萊休兄弟所繪製的小丑《柯柯》,在他受到處罰而被關進那隻他原從那裡出來的墨水瓶以前,曾對他的創造者和片中別的一些人物,開了很多玩笑。這個主人公固執的、富有破壞性的、甚至有些愚蠢的惡作劇,為後來的影片《唐老鴨》里那隻鴨子的惡作劇作了前驅。
弗萊休兄弟在有聲電影初期放棄了小丑柯柯的形象,另外創造了一些富於人情味的新型人物。他們創造的那個妖艷性感、象以後的“美女照片”的《少女蓓娣·普波》,是他們最叫座的作品。這部系列影片因為受到《倫理法典》和“道德協會”的干涉而中斷。他們的另一部作品《大力水手》,風行很久,波貝這個力大無窮的水手原來是由E.C.西格爾所創造,用來替菠菜罐頭做廣告的。這套影片也是依照同一個劇本攝製的,正象以前製作《柯柯》時一樣。波貝受一個滿面鬍鬚的流氓的欺負,這個流氓名叫“布魯托”,要想霸占波貝的妻子“橄欖油”。波貝最初被打敗了,可是當他把一罐菠菜吞下肚去以後,立刻就變成了一個無敵的大力士,把周圍一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從此以後,波貝就成為美國人腦海中想像的英雄主義的化身了。
和弗萊休兄弟開始攝製卡通片的同時,派特·沙利文通過他所繪製的《快樂的貓》一片,給卡通片——同時也給連環圖畫——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這隻聰明然而時運不濟的小貓在賣座上的成功,引起了很多以動物為主題的卡通片,如本·哈利遜和曼尼·高爾德創作的《瘋狂的貓》,歐布·伊威克斯創作的《青蛙弗利普》,華爾特·迪斯尼創作的《幸運的兔子奧斯瓦爾德》,最後還有歐布·伊威克斯創造,並由華爾特·迪斯尼加以利用和改變的《米老鼠》。
華爾特·迪斯尼生於一個德國和愛爾蘭血統的家庭,他第一次攝製的系列卡通片《愛麗絲漫遊仙境記》(攝於1923年至1926年)並不怎樣出色,以後他又創造了他的兔子奧斯瓦爾德,內容更為粗俗平庸,比他所模仿的《快樂的貓》更少表現力。這套影片共拍了26部,直到它的製片人破產,兔子奧斯瓦爾德的形象方才不再流行。迪斯尼幾乎是在不由自主的情況下,才採用了“米老鼠”這一形象的。
“米老鼠”的成功主要在於它製作時已經可以利用音樂和音響。當弗萊休還只知道利用繪畫來表現英國民間歌曲的時候,迪斯尼已經懂得通過音響和繪畫的結合可以產生一種新的喜劇。在他第一部“愚蠢交響樂”式的卡通片《骷髏舞》(1929年攝製)中,迪斯尼使幾個骷髏象在芭蕾舞里那樣隨著作曲家聖—桑的音樂跳舞。這些骷髏把自己的四肢脫下來,用脛骨敲著它們乾瘦無肉的胸膛,發出一種木琴的聲音。在此時期迪斯尼大量運用了英國和德國浪漫主義的陳舊手法,如鬼魂幽靈出沒的古堡、鏈條的響聲,以及時鐘在十二點時敲打的聲音等等,來產生模擬性的或非模擬性的恐怖效果。
“米老鼠”一開始就是一隻聰明、快樂、天真、淘氣、喜歡破壞、但是心地善良而勇敢的老鼠。它的敵人是一隻兇惡的獨腳貓,活象它的同類“快樂的貓”的諷刺畫。早期“米老鼠”的笑劇時常建立在一些音樂噱頭上,如配合動物動作的鋼琴聲,發出叮噹鐘聲的鍋,由眾多人物演出的芭蕾舞,以及當作木琴來敲打的牛的顎骨等等。
由於片中這種效果用得過多,結果使觀眾漸漸感到厭倦。彩色的套用給這一瀕危的影片類型又及時地帶來了復興的機會。
隨著彩色印片法(當時還只有兩種顏色)的出現,“滑稽交響樂”式的卡通片變成了一種具有英國版畫風味的田園詩,有的模仿弗萊休的作法,借用民謠或寓言裡的動物。當羅斯福頒行“新政”的時候,迪斯尼根據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拍攝了一部名叫《三隻小豬》的卡通片,描寫懶惰的小豬被狼吃掉,而勤勞的小豬由於蓋了一所磚石的房屋,得免於難。片中那首動人的歌曲:“誰怕那隻大惡狼?不是我們。不是我們!”對美國來說,當時意味著對經濟危機的挑戰。
迪斯尼經常成功地創造出一些新的主人公,這些主人公一直是一些動物的形象。獨腳貓流行時間不長,三隻小豬和大惡狼也只在幾部影片中出現。母牛“弗羅拉貝爾”則始終是處於一種臨時演員的地位,如同那隻驕傲饒舌的母雞、喜歡打架的公雞、貪吃的鴕鳥,以及耀武揚威而有些傻氣的獵狗一樣。但“普盧托”這隻到處聞嗅、胃口很大、熱心而傻笨的狗,卻在全世界長期享受盛名;反之笨蛋“古飛”則一直沒有超越美國國境以外。而那些帶傻氣和孩子氣的傳統“米老鼠”,也因為“唐老鴨”這位新出現的人物,而逐漸失去了它的聲名。“唐老鴨”是一隻暴躁、乖僻、運道不佳、對自己笨拙所遭致的不幸常大發脾氣的鴨子。
華爾特·迪斯尼的藝術,在戰前就已達到最高峰。他的影片的技巧、詩意和獨創性,會使人聯想到麥克·塞納特早期的影片。這種類似決不是偶然的。迪斯尼曾雇用了好幾百個工作人員,在這些人中間就有很多是善於設計笑料的,他們從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中,從美國喜劇的古典作品中尋找喜劇效果。由於卡通片具有隨意表現的靈活性,因此使過去某些受特技攝影可能性限制的效果得到了發展。在迪斯尼的優秀作品之一《唐老鴨和普盧托狗》中,描寫一隻鴨子吞食了一塊吸鐵石,結果受到各種金屬物品的攻擊。這部影片雖然抄襲了費雅德的《吸鐵人》的作法,但表現得非常生動和富於想像力。
迪斯尼和他的攝製人員把“噱頭”和古典音樂結合得非常出色。演奏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的《米老鼠管弦樂隊》一片就是這種影片樣式中最成功的一部。片中當樂隊在演奏到暴風雨部分的時候,天空突然颳起一陣旋風,把米老鼠音樂家刮到半空,但它們仍然抱著樂器,吹打不休。
“愚蠢交響樂”式的影片,並不是每部都很成功。它的優秀作品都是取材於寓言或民間傳說(如《蟬與蟻》,《龜與兔》,《誰殺了雄雞羅賓?》和《家鼠與田鼠》等影片,攝於1934—1936年)。但另一些所謂純粹“詩意”的交響樂影片——如《古老的磨坊》——則一味表現夕陽、秋天的落葉、蜘蛛網、長著翅膀的仙女以及光亮如鑽石的露珠等。當迪斯尼以《白雪公主》(攝於1938年)一片開始攝製大型卡通片時,德國的彩色石版畫、英國聖誕卡片上的荒唐圖畫,華麗的宗教畫,以及學院派的繪畫已侵入到他的工作室。
1938年攝製的《白雪公主》,標誌著迪斯尼在商業上的成功已經達到最高峰,同時也標誌著他開始走下坡路。他最初用280美元創建的那個攝影棚,到了戰爭爆發前夕,已經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工廠了。兩千個工人在那裡使用複雜的設備和機械,每年要生產兩部長片和48部短片。雷電華和摩根銀行對《白雪公主》的攝製曾給予經濟上的支持,這部長片的收入大大超過他們原來的期望,僅在國內上映就獲得了800萬美元的收入。
人們沿用了借米老鼠賺錢的經驗,大量製造這部彩片的副產品。他們挖空心思,把白雪公主及七個矮人製成木偶、糖果、掛鐘、玩具及朱古力糖,相冊、畫片、手絹、內衣、針織品的標誌等等,藉此推銷這些商品。
但《白雪公主》在藝術上的成就遠不及它商業上的成功。這部影片在格調上很不協調,可以說是迪斯尼及其助手們所想出的各種方法硬湊在一起的大雜燴。人們從影片裡可看到“愚蠢交響樂”樣式中那些幼稚的動物、《骷髏舞》中的恐怖效果、《米老鼠》的狡猾的天真和《古老的磨坊》中的虛假的田園風光。迪斯尼在描繪動物和滑稽的矮人形象上雖然很傑出,但並沒有超出他用過的方法。另一方面,他那種庸俗的詩意或傀儡戲式的恐怖在藝術上也是大有問題的。儘管他想在平淡乏味的白雪公主和那個奇怪的漂亮王子身上造成一種人情味,結果卻完全失敗。這部過時的影片,今天看來就象一輛老舊的汽車,支離破碎。
繼《白雪公主》之後攝製的《木偶奇遇記》(1941年攝製),在商業上並沒有獲得成功。這部影片的格調雖然很不和諧,但在迪斯尼的作品中卻是一部優秀的大型影片,比起1941年攝製的那部結構不平衡但很具匠心的影片《小飛象》和1942年攝製的平淡乏味、充滿傷感氣息的《小鹿班比》來,要好得多。《幻想曲》(1940年攝製)是迪斯尼雄心最大的一部作品。在這部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即採用作曲家保羅·杜斯卡的交響樂的部分,米老鼠又以影片《魔術師的徒弟》中那種抽象化的姿態出現。它被掃帚趕得東奔西跑,最後掉在水桶里,對它自招的惡運徒作無效的掙扎。這隻老鼠的形象不啻是它的創造者的寫照,因為迪斯尼也正象這隻老鼠一樣,沉溺在他有限的才能無法駕馭的藝術和技術的汪洋大海里,而不能自拔。
迪斯尼在攝製《幻想曲》時態度極為認真。他從前從事藝術創作時,並沒有想到藝術本身,但自從受到各方面對他的恭維以後,他竟同時以米開朗基羅、貝多芬、柏拉圖、達爾文和莎士比亞自居。在《幻想曲》里,人們可以看到他為了嘲弄邦基埃尼一首古老的義大利芭蕾舞曲,讓一些臃腫而自命不凡的河馬穿上舞女的衣裳,跳著笨拙的芭蕾舞,把這首樂曲糟蹋得不成模樣。在表現柴可夫斯基的原作《核桃夾子組曲》上,雖然顯得極為低級趣味,但還有一些巧妙可取之處。可是當那個葛萊凡蠟人館的魔鬼和聖蘇爾比斯教堂的天使在一種古神話劇的布景中決鬥時,卻交錯地伴奏著莫索爾斯基的《荒山之夜》和舒伯特的《聖母頌》里的音樂,使人不知作何解釋。同樣,他用斯特拉文斯基原來描寫大山和恐龍舞蹈的樂曲《火鳥》來牽強附會地表現天體運行的景象,也令人莫名其妙。更有甚者,他把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樂》變成一種芭蕾舞,表現一些長著翅膀的馬和半人半馬的怪獸在布置得象1910年法國外省遊藝場那樣的奧林匹克山上大跳其舞,使人感到啼笑皆非。歐納斯特·林格倫在1948年倫敦出版的《論電影藝術》一書上,曾說過這樣的話:“迪斯尼對《田園交響樂》的處理方式,對我的音樂感受有這樣大的破壞作用,以致使我長期以來擔心迪斯尼所創造的形象將無法從我心中抹去,同時我還擔心以後聽到貝多芬的音樂時,將永遠不會再有喜悅的感覺。”
這種對藝術的摧殘,是不能用商業上的成功來抵消的。當然犯罪不一定總是受到懲罰的。
迪斯尼的自命不凡和荒誕作法,把卡通片引向死路。他在卡通片方面的成功,曾使過去和他競爭的人反成了他的模仿者。華爾特·蘭茲、歐布·伊威克斯、萊昂·施萊辛格這些人組成了一個沒有什麼顯赫成績的攝製組,休士·哈爾曼和魯道爾夫·伊辛二人在散夥以前,也沒有實現他們開始時的諾言。只有塔克斯·阿弗利一人突破因迪斯尼的壟斷而強加在美國卡通片上的刻板公式。在他的短片中,既保留卡通片的傳統風格,又引進了瘋狂、胡鬧、荒謬不合理的否定等情節和一種表現追逐的特殊手法及很富個人特色的強烈節奏。但是,在40年代,塔克斯、阿弗利一直處於孤立的地位,對美國卡通片沒有產生多大影響。
1940年後,迪斯尼的無上霸權帶來了藝術上的日益墮落,這種墮落不僅表現在短片方面(一再表現擬人化的動物,如米老鼠、唐老鴨、普盧托狗),也反映在耗費龐大的長片中,這些長片不是支離破碎的大雜燴(如《音樂盒》、《雞尾酒會旋律》等),就是一些專門供兒童們觀看的大活動畫冊(如《灰姑娘》、《愛麗絲漫遊仙境記》、《彼得·潘》、《森林美人》等)。在攝製後一類卡通片時,迪斯尼乾脆搬用了普通電影的手法(如《羅賓漢》、《金銀島》、《羅布·羅埃》、《海底兩萬哩》、《達維·克羅凱特》)。他不再是創作家,而是成為一個連他的企業副產品也不放過的機靈製片商和發行商。通過抽取版稅的辦法,他那部《達維·克羅凱特》曾被用來為銷售價值三億美元的兒童商品大做廣告。迪斯尼公司也發行那些從自然學者那裡買來而在他的洗印廠里重新加以剪輯的紀錄片(如《海狸峽》、《活躍的沙漠》)。有些鏡頭用特技攝影使小鳥跳起勃拉姆斯的
華爾茲舞,蠍子隨著拉威爾的波利樂曲翩翩起舞。這些都是在這類“紀錄片”中插進去的(未預先通知原片作者)卡通片鏡頭。
迪斯尼的風格從1935年到1955年在美國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它也在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甚至在蘇聯和中國,都有很大影響。
好萊塢的大部分卡通片作者一直循著米老鼠與唐老鴨的老路,採用一些擬人化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逗人喜愛的地方愈來愈少,代之而起的是一種殘酷無情(同時也是千篇一律)的兇猛。
保爾·泰利(又名泰利—通斯,在福斯公司工作)的卡通片是以喧囂不休的烏鴉赫克爾、無所不能的大鼷鼠(超人的漫畫形象)和臭氣熏天的小鼬鼠等作為主人公。華爾特·蘭茲在《安迪·潘達》中塑造了一隻小熊的形象,1941年又在《林中啄木鳥》一片中創造了一隻生性狂暴破壞森林的啄木鳥。萊翁·施萊辛格製作的卡通片《瘋狂的曲調》與《快樂的旋律》從1944年以來被華納公司的卡通片製作者(如弗里倫、查爾斯·瓊斯、羅伯特·麥金松等)大拍續集;兇惡而愚笨的貓湯姆和比它的追捕者更為兇猛、活躍的老鼠傑利,是皮爾·漢納與喬·巴巴拉的卡通片《湯姆與傑利》中的主人公。
除上述諸人之外,我們還應特別提一下傑出的塔克斯·阿弗利,他所設計的噱頭中那種瘋狂、激烈、兇狠和近似超現實主義的喜劇情節啟發了弗里倫、查爾斯·瓊斯和羅伯特·麥金松,使他們創造了小兔巴格斯,金絲雀基基和小貓蘇爾維斯特。
1950年之後,美國的卡通片深受五年前由迪斯尼的前編劇人斯梯文·波蘇斯托夫創建的“聯合動畫製片公司”的影片的影響。這時他當上了製片人,卡通片的藝術指導主要由羅伯特·卡農擔任。卡農在1950年因攝製《啞童說話》一片而獲得聲譽,該片描寫了一個不會說話的小男孩,當他張嘴時,發出最為令人驚異的聲音。
除了卡農,還有約翰·哈布萊、亞特·巴皮特、威廉·赫茨、佩特·伯納斯、盧·凱勒、戴德·帕爾梅利等人都革新了美國卡通片的風格,他們用一些尖銳諷刺的模擬動作或巧妙的瘋狂動作,仿效當時在《紐約客》或是《先生》這種內容豐富的滑稽畫報上作畫的優秀漫畫家的筆法。“聯合動畫製片公司”還常常更新圖樣、色彩和影片的主角。伯納斯在系列影片《馬古先生》中塑造了一個盲目行動的小老頭的形象。他體弱多病、生性頑固,使他經歷了可怕的種種風險,可是由於他的樂觀知足,對一切都滿不在乎。波蘇斯托夫“聯合動畫製片公司”的風格對迪斯尼的影片以及英、法、南斯拉夫等國的卡通片製作者都有影響。
美國第一部卡通片出現於1907年,至2002年為止,經歷了5個發展階段。
1907~1937年是開創階段。1907年,第一部卡通片《
一張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態》由美國人布萊克頓拍攝完成,美國卡通片史正式開始。這一時期的動畫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鐘左右,用於正式電影前的加演,製作比較簡單粗糙。這個時期的動畫先驅還有溫莎·麥克凱、派特·蘇立文、弗萊舍兄弟等。麥克凱是美國商業動畫電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龍》〈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等。蘇立文刨作了美國卡通片史第一個有個性魅力的動畫人物“菲力斯貓”。弗萊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等。華特·迪斯尼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崛起,1928年他推出了第一部有聲卡通片《汽船威利號》,1932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與樹》。
1937~1949年是美國卡通片的初步發展時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長達74分鐘,這在美國卡通片史上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繼而推出《木偶奇遇記》《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動畫長片。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迪斯尼公司停止了動畫長片的拍攝,直到40年代末期才恢復過來。查克·瓊斯創作的動畫短片如《兔八哥》《戴飛鴨》等在戰爭期間也非常受歡迎。
1950—1966年是美國卡通片第一次繁榮時期。這個時期,迪斯尼公司幾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經典卡通片,如《仙履奇緣》《愛麗斯夢遊仙境》《小姐與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動畫製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擠之下紛紛關門停業,迪斯尼公司成為動畫電影業的霸主。
1967~1988年是美國動畫的蟄伏時期。1966年12月15日,偉大的華·迪斯尼因肺癌去世,迪斯尼公司陷入了困境,美國動畫業也進入蕭條時期。此時,電視動畫逐漸發展起來,漢納和芭芭拉是電視動畫的代表人物,他們創作了電視系列片《貓和老鼠》《辛普森一家》等。整個70年代,只有數部卡通片,質量也平平。80年代初,老一代的動畫家都到了退休的年紀,迪斯尼公司努力培養新人,處於新舊結合時期,拍出了頗有爭議的動畫電影,如《黑神鍋傳奇》等。80年代後期,迪斯尼公司開始嘗試著利用電腦製作動畫,1986年的《妙妙探》,第一次用電腦動畫製作了倫敦鐘樓的場面。同時,公司任用了專業的企業經理人麥克·艾斯納接管了公司。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魚》,獲得了極大成功,標誌著美國卡通片又一次進入繁榮時期,一直持續至2002年。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很多,如創造了票房奇蹟的《獅子王》、第一部全電腦製作的卡通片《玩具總動員》以及可以亂真的《恐龍》,等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各個大製片公司紛紛涉足動畫界,使這一時期的美國動畫異彩紛呈。
據《美國動畫大百科全書》(傑夫‘倫伯格著,切克馬克出版社,1999年,第2版)統計,自1911至1998年,美國共生產卡通片2286部。
動畫家主要有:溫莎.麥克凱,代表作品有《恐龍》(1914)、《露斯坦尼亞號的沉沒》(1918);弗萊舍兄弟,代表作品有《小丑柯柯》(20世紀20年代)、《大力水手》(20世紀30年代)、《蓓蒂·波普》(20世紀40年代);華。特.迪斯尼,代表作品有《米老鼠》(1928)、《唐老鴨》(1934)和《白雪公主》(1937)、《小飛象》(1941)、《睡美人》(1959)、《
幻想曲2000》等41部經典卡通片;漢納一芭芭拉,代表作品有《貓和老鼠》(1939)、《辛普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傑特森一家》(20世紀60年代);凱利.艾西貝瑞,代表作品《小雞快跑》(1998)、《埃及王子》(1998)、《怪物史萊克》(2001)、《小馬王》(2002)等。
美國主要動畫製作公司主要有:迪斯尼公司,成立於1923年,一直由華特·迪斯尼掌門,1967年華特去世後,由他的哥哥羅伊掌管,後交給華特的女婿米勒,在80年代僱傭職業經理人艾斯納接管,使得迪斯尼公司重獲新生;
華納兄弟公司,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20世紀30、40年代開始製作動畫短片,1962年關閉了動畫部門,直到20世紀90年代,又開始重新製作卡通片;夢工廠,成立於1994年,由原迪斯尼公司高層領導人卡贊伯格、音樂界泰斗大衛·格芬以及著名大導演斯蒂文·史匹柏共同組建,從1998年開始陸續推出非常有票房號召力的大型卡通片,欲與迪斯尼公司分庭抗禮,2001年出品的《怪物史萊克》獲奧斯卡大獎。
美國卡通片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鮮明的特點。它以劇情片為主,情節曲折,生動有趣,人物性格鮮明,音樂優美動聽,引人人勝,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做到了雅俗共賞,適合絕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多以大團圓結局,悲劇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廣大觀眾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設計規範,與生活中的原形差別不大,大多不大變形,形象優美;動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誇張:大頭、大眼、大手、大腳,成為被世界各國廣泛借鑑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紀末,大量運用數位技術與電影技術結合,使畫面更趨逼真形象,達到完美的畫面效果。美國善於塑造典型,推出動畫明星,從1914年的恐龍葛蒂到2002年的小馬王斯皮爾特和怪物史萊克,美國為世界動畫藝術寶庫推出了難以計數的具有各種造型和各種鮮明性格的為全球人稔熟和喜愛的動畫明星,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與之比肩的。美國卡通片在世界動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領著世界卡通片的潮流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