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記:坐牛·拉科塔族的悖論》是2013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加里·克萊頓·安德森 (Gary C.Anderson)。
坐牛可能是最為美國人所熟悉的印第安人了,他是1876年帶領蘇族和夏延族聯盟橫掃美國第七騎兵旅的強悍戰士,是威廉·比爾·科迪“西部狂野秀”中的頑強、高尚的野蠻人,是1890年由於拒捕而被射殺的“最後一個冥頑不化的印第安騷亂分子”。
然而,在本書中,加里·C. 安德森卻選取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講述坐牛的故事。他詳細地敘述了坐牛的成長經歷,全面地分析了他率領印第安人抵抗白人的原因,對於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的坐牛和喬治·卡斯特將軍的小比格霍恩戰役,他也提出了新觀點,從而反思了美國主流文化的意義和訴求。安德森成功地發掘出一個與人們印象中不太一樣的、更為真實的坐牛。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傳記:坐牛·拉科塔族的悖論
- 作者:加里•克萊頓•安德森
- 原版名稱:Sitting Bull and the Paradox of Lakota Nationhood
- 譯者:張懿
- ISBN:9787552001204
- 頁數:187頁
- 定價:¥22.00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08-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字數:140千字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美國傳記:坐牛·拉科塔族的悖論》是美國歷史的高階讀物,也可作為大學歷史系的課程教材。書後的“學習與討論問題”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內容,也可作為課堂討論題。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加里·克萊頓·安德森(Gary C.Anderson) 譯者:張懿
圖書目錄
編者前言
作者前言
序幕
1拉科塔人和瓦死仇入侵
2坐牛的部落和蘇族的酋長們
3坐牛和拉科塔家園保衛戰
4逃亡加拿大
5立岩和鬼舞教的復甦:拉科塔的終結(1881~1890)
尾聲
學習與討論問題
資料來源
作者前言
序幕
1拉科塔人和瓦死仇入侵
2坐牛的部落和蘇族的酋長們
3坐牛和拉科塔家園保衛戰
4逃亡加拿大
5立岩和鬼舞教的復甦:拉科塔的終結(1881~1890)
尾聲
學習與討論問題
資料來源
序言
“坐牛”(Sitting Bull)這個名字會讓人聯想到許多畫面:1876年在小比格霍恩(Little Big Horn)帶領蘇族和夏延族聯盟橫掃卡斯特(Custer)的強悍戰士;威廉·比爾·科迪(William Bill Cody)的狂野西部秀(Wild West Show)中頑強、高尚的野蠻人;1890年由於拒捕而被射殺的“最後一個食古不化的印第安騷亂分子”。
但所有這些有關坐牛的印象都是由瓦死仇(wasictm)——印第安人對白人侵略者的稱呼——勾畫出來的。
然而加里·C.安德森卻從坐牛的角度來講述他的故事。安德森展示了小坐牛在洪克帕帕部族的特權家庭中、在位高權重的父親和兩個叔叔的羽翼下的成長經歷。這個男孩經歷了一系列的挑戰和考驗,加入了各種男性團體和部落組織。他兌現了自己早年許下的承諾。第一次參加盜馬偷襲的戰役時,年僅14歲的坐牛一馬當先,用自己的短柄小斧將一個克勞族騎士打翻在地。英勇的坐牛在男性組織、部落議事會及其他各種蘇人組織中逐漸獲得了更多的權力。他也擅長與拉克塔女神靈力·坦卡(Wakantanka)進行交流。坐牛對瓦死仇始終保持著堅決的敵對立場。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隨著蘇人與瓦死仇關係的惡化,坐牛獲得了更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安德森巧妙地運用人類學材料,成功地還原了一些坐牛的歷史原貌,但這是人類學,因為很少會有課本提及這些。安德森從多個方面論證了他的課題。安德森解釋道,這個過程其實從他的孩提時代就已經開始了。他的母親在北達科他州法戈市(Fargo,North Dakota)從事印第安孤兒領養的社會工作。安德森跟著他的母親去過附近的幾個印第安保留地,與印第安孩子們一起玩耍,了解他們的觀念以及他們的“幽默感和對家人朋友的忠誠”。
安德森成功地抹去了坐牛身上的傳奇性。“坐牛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安德森堅持道,“他的勇敢超乎想像,畢生都致力於保衛人民和民族獨立的事業。”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把坐牛的故事放在“美國人物傳記圖書館”系列叢書中有些怪異。也許,坐牛也不願意與自己痛恨的白人歸併在一起。他從沒喜歡過聯邦政府和瓦死仇的生活方式。
但是,從印第安人的角度出發,坐牛的確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是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堅定地維護著本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許這能給我們上一課。”安德森寫道。他強調坐牛和他的追隨者們十分維護自己的部族;甚至到了今天,他們也更關心自己的親人朋友,而不是民主和投票。“如果這是印第安人民在美國的真實生活狀態,”安德森問道,“那么有什麼理由相信伊拉克人民會在短短几年內就能擁抱民主了呢?”
馬克·C.卡恩斯(Mark C.Cames)
但所有這些有關坐牛的印象都是由瓦死仇(wasictm)——印第安人對白人侵略者的稱呼——勾畫出來的。
然而加里·C.安德森卻從坐牛的角度來講述他的故事。安德森展示了小坐牛在洪克帕帕部族的特權家庭中、在位高權重的父親和兩個叔叔的羽翼下的成長經歷。這個男孩經歷了一系列的挑戰和考驗,加入了各種男性團體和部落組織。他兌現了自己早年許下的承諾。第一次參加盜馬偷襲的戰役時,年僅14歲的坐牛一馬當先,用自己的短柄小斧將一個克勞族騎士打翻在地。英勇的坐牛在男性組織、部落議事會及其他各種蘇人組織中逐漸獲得了更多的權力。他也擅長與拉克塔女神靈力·坦卡(Wakantanka)進行交流。坐牛對瓦死仇始終保持著堅決的敵對立場。19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隨著蘇人與瓦死仇關係的惡化,坐牛獲得了更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安德森巧妙地運用人類學材料,成功地還原了一些坐牛的歷史原貌,但這是人類學,因為很少會有課本提及這些。安德森從多個方面論證了他的課題。安德森解釋道,這個過程其實從他的孩提時代就已經開始了。他的母親在北達科他州法戈市(Fargo,North Dakota)從事印第安孤兒領養的社會工作。安德森跟著他的母親去過附近的幾個印第安保留地,與印第安孩子們一起玩耍,了解他們的觀念以及他們的“幽默感和對家人朋友的忠誠”。
安德森成功地抹去了坐牛身上的傳奇性。“坐牛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人,”安德森堅持道,“他的勇敢超乎想像,畢生都致力於保衛人民和民族獨立的事業。”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把坐牛的故事放在“美國人物傳記圖書館”系列叢書中有些怪異。也許,坐牛也不願意與自己痛恨的白人歸併在一起。他從沒喜歡過聯邦政府和瓦死仇的生活方式。
但是,從印第安人的角度出發,坐牛的確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是一個真正的愛國主義者,堅定地維護著本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許這能給我們上一課。”安德森寫道。他強調坐牛和他的追隨者們十分維護自己的部族;甚至到了今天,他們也更關心自己的親人朋友,而不是民主和投票。“如果這是印第安人民在美國的真實生活狀態,”安德森問道,“那么有什麼理由相信伊拉克人民會在短短几年內就能擁抱民主了呢?”
馬克·C.卡恩斯(Mark C.C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