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黑疫又稱“傳染性壞死性肝炎”,是由B型諾維氐梭菌引起的綿羊、山羊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本病以肝實質發生壞死性病灶為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黑疫
- 外文名:傳染性壞死性肝炎
- 類型: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 防治措施:流行本病的地區應搞好控制肝
致病菌類,診斷要點,臨床症狀,病理變化,實驗診斷,防治措施,血清治療,
致病菌類
羊黑疫 - 病 原諾維氏梭菌分類上屬於梭菌屑,為革蘭氏陽性的大桿菌。本菌嚴格厭氧,可形成芽胞,不產生莢膜,具有周身鞭毛,能運動。根據本菌產生的外毒素,通常分為A、B、C3型。A型菌主要產生α、β、γ、δ等4種外毒素;B型菌主要產生α、β、η、ξ、θ5種外毒素;C型菌不產生外毒素,一般認為無病原學意義。
診斷要點
流行特點 本苗能使1歲以上的綿羊發病,以2~4歲、營養好的綿羊多發,山羊也可患病,牛偶可感染。實驗動物以豚鼠最為敏感,家兔、小鼠易感性較低。諾維氏梭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特別是土壤之中,羊採食被芽胞體污染的飼草後,芽胞由胃腸壁經目前尚未闡明的途徑進入肝臟。當羊感染肝片吸蟲時,肝片吸蟲幼蟲遊走損害肝臟使其氧化-還原電位降低,存在於該處的諾維氏梭菌芽胞即獲適宜的條件,迅速生長繁殖,產生毒素,進入血液循環,引起毒血症,導致急性休克而死亡。本病主要發生於低洼、潮濕地區,以春、夏季節多發,發病常與肝片吸蟲的感染侵襲密切相關。
臨床症狀
本病臨床表現與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等疾.病極為相似。病程短捉,大多數發病羊只表現為突然死亡,臨床症狀不明顯。部分病例可拖延1~2天,病羊放牧時掉群,食慾廢絕,精神沉鬱,反芻停止,呼吸急促,體溫41.5℃,常昏睡俯臥而死。
病理變化
病羊屍體皮下靜脈顯著淤血,使羊皮呈暗黑色外觀(黑疫之名.由此而來)。真胃幽門部、小腸黏膜充血、出血。肝臟表面和深層有數目不等的凝固性壞死灶,呈灰黑色不整圓形,周圍有一鮮紅色充血帶圍繞,壞死灶直徑可達2~3厘米,切面呈半月形。羊黑疫肝臟的這種壞死變化具有重要診斷意義(這種病變與未成熟肝片吸蟲通過肝臟時所造成的病變不同,後者為黃綠色、彎曲似蟲樣的帶狀病痕)。體腔多有積液。心內膜常見有出血點。
實驗診斷
(1)病原學檢查
①病料採集 採集肝臟壞死灶邊緣與健康組織相鄰接的肝組織作為病料,也可採集脾臟、心血等材料作為病料,用作分離培養的病料應於死後及時採集;立即接種。
②染色鏡檢 病料組織,染色鏡檢,可見粗大而兩端鈍圓的諾維氏梭菌,排列多為單在或成雙存在,也見3~4個菌體相連的短鏈。
③分離培養 諾維氏梭腐嚴格厭氧,分離較為困難,特別是當病料污染時則更為不易。病料應於羊只死後儘快採集,嚴格無菌操作,立即劃線接種,在嚴格厭氧條件下分離培養。由於羊的肝臟、脾臟等組織在正常時可能有本菌芽胞存在,因此,分離得病原苗後尚要結合流行病學分析、疾病發生和剖檢變化綜合判斷才能確診。
④動物接種試驗 病料懸液肌內注射豚鼠,豚鼠死後剖檢可見接種部位有出血性水腫,腹部皮下組織呈膠樣水腫,透明五色或呈玫瑰色,摩度有時可達1厘米,這種變化極為特徵,具有診斷意義。
(2)毒素檢查
一般用卵磷脂酶試驗檢查病料組織中B型諾維氏梭菌產生的毒素。
類症鑑別 羊黑疫應與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羊炭疽等類似疾病進行區別診斷(參見相關各病)。
①病料採集 採集肝臟壞死灶邊緣與健康組織相鄰接的肝組織作為病料,也可採集脾臟、心血等材料作為病料,用作分離培養的病料應於死後及時採集;立即接種。
②染色鏡檢 病料組織,染色鏡檢,可見粗大而兩端鈍圓的諾維氏梭菌,排列多為單在或成雙存在,也見3~4個菌體相連的短鏈。
③分離培養 諾維氏梭腐嚴格厭氧,分離較為困難,特別是當病料污染時則更為不易。病料應於羊只死後儘快採集,嚴格無菌操作,立即劃線接種,在嚴格厭氧條件下分離培養。由於羊的肝臟、脾臟等組織在正常時可能有本菌芽胞存在,因此,分離得病原苗後尚要結合流行病學分析、疾病發生和剖檢變化綜合判斷才能確診。
④動物接種試驗 病料懸液肌內注射豚鼠,豚鼠死後剖檢可見接種部位有出血性水腫,腹部皮下組織呈膠樣水腫,透明五色或呈玫瑰色,摩度有時可達1厘米,這種變化極為特徵,具有診斷意義。
(2)毒素檢查
一般用卵磷脂酶試驗檢查病料組織中B型諾維氏梭菌產生的毒素。
類症鑑別 羊黑疫應與羊快疫、羊腸毒血症、羊炭疽等類似疾病進行區別診斷(參見相關各病)。
防治措施
第一,流行本病的地區應搞好控制肝片吸蟲感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