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霜腸是羊的小腸灌上羊血製成,因為羊小腸里多掛有腸油,翻過來後,白似秋霜,故名霜腸。羊霜腸起源於北京也叫羊霜霜、羊肚。北京傳統小吃。
賣羊霜腸的小販在叫賣時,都呼:“羊肚開鍋!” 當年,羊霜腸就像豆汁兒那么普及,廟會上、市場上、街道上都有賣的。
基本介紹
菜品歷史,所需食材,菜品特色,製作方法,食用須知,
菜品歷史
解放初期,在我家門口,每到下午和晚上,就先後過來三份賣羊霜腸的。他們的叫賣聲三種風格,其中下午4點過來的姓周的賣的羊霜腸最好吃,作料好,味兒濃。我幾乎每天必吃一到兩碗。 賣羊霜腸的為什麼都在下午或晚上賣呢?因為上午殺羊,他們先去屠宰廠買羊血,用兩個柳條簍子裝上血,回家再將血灌腸子,一根根的羊霜腸碼在大鐵鍋里,用水一煮,羊血凝固在腸子裡,呈白灰色,如霜包血腸,也是它名稱的由來。下午推車出去叫賣,可隨意購買,小孩兒、大人買半碗也可以。 賣時,先從熱騰騰的鍋里提出霜腸,放在木板上剁成小段,擱在碗裡,用羊湯涮幾遍,再盛滿羊湯,然後用鐵勺從作料罐里盛出大勺芝麻醬、紅辣椒油,抓把綠香菜後,熱騰騰地遞在食客手中,又紅又綠的作料和鮮味兒撲鼻,美味異常。 那天上午我在家門口玩耍,忽見姓周的賣羊霜腸的摔了個跟頭,腳踏車一倒,那兩簍子羊血灑了一地。他心疼地站了會兒,就借我家的鐵簸箕把地下的羊血倒在簍子裡,騎車往回走了。 那天下午他又推車子吆喝:“羊肚開鍋!”我一想上午的鐵簸箕什麼都盛過,連孩子屎都用它,從此就再沒有吃姓周的羊霜腸。 有錢人和南方人不吃此物,《天橋雜詠》中有竹枝詞說:“縱使葷腥勝苦髒,充飢何必飲灰泥,清貧難得肥甘味,莫笑口生程度低。”其實並非如此,羊霜腸不但加工講究還富有營養,筆者曾吃羊霜腸數以千計,從無腹瀉之苦。今天重慶的毛血旺,南京的鴨血腸仍然走紅,都是血產品,羊霜腸卻消失了。
羊霜腸是羊腸子裡灌羊血,圓滾滾的使小火煮在鍋里,以它為主。陪著煮的有骨頭肉、碎肉、筋頭、軟骨頭……羊身上沒名份的東西,全在這鍋里了。
所屬地區:北京小吃
工藝:熬煮氽燉燴燜法
所需食材
羊小腸500克,蔥、芝麻醬、香菜各50克,精鹽10克,乾紅辣椒、姜各5克,花椒1克,芝麻油、羊血各適量。
羊霜腸的介紹:羊小腸里多掛有腸油,翻過來後色白似霜,故名為羊霜腸。
菜品特色
色澤潔白,軟嫩利口,味道鮮香。
製作方法
1.將羊腸洗淨翻過來,去掉污物,沖洗乾淨。羊血加適量精鹽和勻,灌入羊腸內,兩頭用繩紮緊,放入沸水中略燙。
2.芝麻醬用涼開水調開,蔥洗淨切3厘米左右的段,姜去皮切片,香菜洗淨切末,十紅辣椒用芝麻油炸成辣椒油。
3.鍋內加清水燒沸,一手拿著羊霜腸的一頭,一手用小刀每隔約2厘米寬割一刀,第一刀不要割斷,深度為腸直徑的2/3,第二刀斷下入沸水鍋里。這樣逐刀將羊霜腸割完為止。然後,加花椒、蔥段、薑片同煮20分鐘,撇去浮沫。食時連湯一起盛入碗內,澆上芝麻醬、辣椒油,撒上香菜末即可。
食用須知
羊腸要用醋、精鹽反覆揉搓均勻,用水洗淨去異味。
營養價值
羊肉性熱、味甘,是適宜於冬季進補及補陽的佳品。祖國醫學認為,它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是一種滋補強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