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胲子(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羊胲子,中藥材名。本品為牛科動物山羊胃中的草結。宰羊時發現胃中草結,取出曬乾或晾乾。功能主治為:①《綱目》:治翻胃。②《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胲子
  • 漢語名稱:Yang Hai Zi
  • 別名:羊哀,百草丹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生產區域,藥材性狀,用法用量,相關配伍,注意事項,相關論述,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牛科動物山羊胃中的草結。宰羊時發現胃中草結,取出曬乾或晾乾。

性味歸經

《四川中藥志》:性溫,無毒。
《四川中藥志》:入胃經。

功能主治

①《綱目》:治翻胃。
②《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形態特徵

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生產區域

產於四川。其他地區亦產。

藥材性狀

形圓如彈丸,大小不等,常見者直徑為2~3厘米。外表灰黑色,略現細小草筋狀物質,微帶光澤。質輕鬆,體不沉重,無臭。以個大、體輕、色暗、有光澤者為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分;或入丸、散。

相關配伍

治翻胃:羊胲子(煅存性),每一斤入棗肉、平胃散末一半,和勻。每服一錢,空心沸湯調下。(《摘元方》)

注意事項

《四川中藥志》:胃火熾,無氣滯者勿服。

相關論述

1.《綱目》:治翻胃。
2.《綱目拾遺》:解百草藥毒,治噎膈翻胃。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