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棧嶺古道出黟縣縣城北門經石村、秀里、龍蟠橋,至北莊入寧池古道到扁擔鋪達太平縣界,全長25公里。其中羊棧嶺隧道,位於黟縣黟太公路際村至扁擔鋪段。始建於1978年3月,竣工於1984年12月。共開挖石方30500立方米,澆築混凝土10273立方米,砌石方2140立方米。隧道總長372米,寬6.5米,高8米。多圓拱曲線牆,全封閉洞圈,下設混凝土仰拱,混凝土路面,邊設水溝和九個避車洞。南、北兩口上方,各嵌有"羊棧嶺隧道"大字門額,系安徽省政協主席、書法家張悄帆手書,用"黟縣青"雕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棧嶺古道
人文歷史
有古道就不乏名橋,羊棧嶺古道的名橋且古且完好。在羊棧嶺腳有被譽為“徽州木雕第一村”的盧村,村口處就有古石橋兩座,一座名為“駟車橋”的單孔石拱橋,相傳始建於宋。由於古人認為駟馬高車,非顯貴者不得乘坐,而盧村宋代出了一位顯赫人物諫議大夫盧臣忠,故以“駟車”作橋名,可以顯示盧氏家族的高貴。另一座為“采虹橋”,建於清乾隆年間,為三孔石樑橋。羊棧嶺古道從縣城起點的北門橋,也是始建於宋,為三孔石拱橋,原名“戊巳橋”,橋名因修建而幾經變更,現名“通濟橋”,取通暢濟世之義,至今仍是古黟文化名城一道亮麗的風景。
到處是景的羊棧嶺古道,真是一路的山清水秀,一路的田園風光。如今的羊棧嶺古道,因公路沿古道修建而已斷斷續續,但沿途古道旁殘存的路亭,似乎還在述說著過往的故事;蒼老的古橋下,永不停息的羊棧河仍在靜靜地流淌;平滑光亮的長條石板路面,見證著歲月悠悠和世事滄桑。
遙想當年,商人行客在羊棧嶺這樣崎嶇險峻的山道上,為名為利為生計而奔波,全靠肩挑步行,行路十分艱辛。但靠兩條腿走“11路公車”,雖則旅途勞頓,卻也很接地氣,沿途綺麗的自然風光,古樸的風物古蹟,都能勾起文人墨客的詩情畫意。因此,歷史上留下不少描繪羊棧嶺古道高峻深幽、林翠水秀的詩詞歌賦。清乾隆黟縣令、吳縣人施源曾在《黟山竹枝詞》中嘆道:“牛泉山下古羊腸,詰屈崎嶇石徑荒。比似蟻穿珠九曲,人傳此道走丹陽。”同是吳縣人的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也寫下了《曉月過羊棧》詩篇:“清夜聞雞起,輿筏又一程。樹欹風有影,鳥靜月無聲。路折山腰轉,人磨屋頂行。自從羊棧過,已覺客心平。”朱駿聲曾任黟縣訓導,後竟定居在羊棧嶺古道必經的城郊石村,潛心於文字學研究,並撰有《說文通訓定聲》等名著,且子孫三代均為事業有成的黟縣名人。
就像當今常說的“要想富,先修路”一樣,過去的古道,尤其是官道經過的村落,因人流物流的集聚效應,大都率先繁榮興旺起來。現已名聞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地宏村,就位於羊棧河的東岸,與古道僅一河相隔。在羊棧嶺古道上,曾先後出現了麻田街、北莊街和際村街等,村落並稱為街道,足見其繁華程度。以至今天當你漫步這些街道時,兩邊林立的店肆遺痕仍清晰可辨;當年古街道上人歡馬叫、商貿繁盛的景象依稀可以想見。
這條古驛道還曾流傳著太多的故事傳說,特別是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裡。清鹹豐、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軍隊就在此進行拉鋸式爭鬥,多次交戰。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率數萬大軍,越過羊棧嶺進入黟縣,現今際村街上還有當年被戰火燒過的痕跡。在革命戰爭的崢嶸歲月里,1934年8月2日,著名的際村暴動,就驚心動魄地發生在際村街上。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由新四軍將領劉奎率領的黃山游擊隊,也在羊棧嶺一帶開展游擊戰爭,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至今黟縣民間還流傳著“打不死的劉奎”之說。
由於羊棧嶺古道的交通戰略地位極其顯赫,解放後對古道的改造也首當其衝。先是開通了黟縣至際村的鄉村公路,再將公路延伸至羊棧嶺南,並在嶺高722米處開鑿安徽省歷史上第一座公路隧道。但羊棧嶺地勢地貌甚是複雜,隧道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幾經波折,始建於1973年,最終於1985年建成通車。隧道總長372米,寬6.5米,高8米。時任省政協主席張愷帆欣然為隧道題額:“羊棧嶺隧道”五個遒勁剛毅的大字,用“黟縣青”刻石後鑲嵌在隧道南北進出洞口的上方,與洞口的八字門造型相映生輝。
從此,羊棧嶺古道可謂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