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官岩古棧道遺址

位於康縣境內西漢水南岸的太石鄉雍壩村觀音峽東側懸崖上,是茶馬古道康縣段保存較好的古棧道遺址之一。現存棧道樁孔32個,孔呈正方形,東端已毀,孔間距1.3到1.5米不等,孔深15到16厘米,孔邊長13到14厘米。太昌路路基砌高后,將沙石填入棧道谷底,棧道殘痕距墊層平面不足2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官岩古棧道遺址
  • 外文名:Yangguanyan Ancient Plank Path Site
  • 位置:康縣太石鄉雍壩村
  • 始建:三國時期
地理,遺蹟,歷史背景,今昔,

地理

羊官岩棧道是古代成州(今成縣)到階州(今武都)經陰平(今文縣)古棧道入蜀的第一道天險,也是從中原經甘入蜀的捷徑,與太石山(鐵籠關)要道唇齒相依,同康縣的望子關古棧道、武都險崖壩棧道、透防小河拉梁棧道等成為一條線路。明代都司陸廷黻在《太石山道中》說,“太山岩岩不可登,行人捫葛復攀藤;似聞雞犬聲相應,知在雲山第幾層”,形象地道出了道路險絕的情景。

遺蹟

羊官岩棧道沿江皆為崇山峻岭,對峙的峭壁近在咫尺,奔騰的西漢水咆哮其間。從懸崖上顯露出的斷斷續續、高高低低32個方孔判斷,當年,那裡曾打過一根根木樁,鋪過一塊塊木板,那便是祖先們在這無法落腳的峽谷中所架設的棧道了。目睹懸崖絕壁間殘存的排排石孔、道道棧痕,遙想先輩們石破天驚的智慧和勇氣,心潮為之起伏。曾幾何時,商賈行旅雲集棧閣,背腳的、挑擔的,你來我往,摩肩接踵,熱鬧之極。尤其是那些成群結隊的馬幫,重荷在鞍,要安全渡過險道,絕非易事。

歷史背景

相傳,羊官崖棧道始建於三國時期,蜀將姜維為了打通隴南蜀道,曾經分兵在險崖絕壁凌空鑿洞,修建棧道。《戰國策》早有“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之說。歷史上,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的隴南,古棧道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唐宋以後羊官岩古棧道所在的觀音峽和太石鐵籠關要塞不僅是兵家據險爭奪的要隘,也是茶馬古道險段之一,附近的雍壩村曾設有茶馬驛站,從明代開始,以鑄造鐵鏵而著稱。

今昔

如今,古棧道那荒涼冷寂的底色上,添上了絢麗的色彩。古道遺址下面,山的子孫們開山放炮,砌石填沙,加高路基,修建了平整光潔的太昌公路。 這嶄新的公路,將險阻化為坦途,將迢遙拉到眼前,將明媚的希望和現代文明帶入深山。公路邊一個接一個的路碑,仿佛在記載著古道變遷的腳步,計算著深山前進的歷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