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坊店

羊坊店

羊坊店位於海淀區東南部。東與會城門相連,西迄羊坊店西路,北靠京西賓館,南鄰鐵路總醫院。昔日為交易羊的場所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坊店
  • 地址:海淀區東南部
  • 得名來源:昔日交易羊的場所
  • 別名:“羊望店”、“羊房店”
起源,地理範圍,歷史沿革,

起源

金代女真族占據遼南京,天德三年(1151)金帝完顏亮下令遷都,並擴建燕京城,修建皇城、宮池。金中都城外西北角或為交易羊的場所,並有夜宿的客店,人稱羊坊店。金正隆二年,宋紹興二十七年(1157)“從白雲觀西偏門穿過橋孔逶迤達羊坊店,問崇壽寺無知者”。可知“羊坊店”金代即有。明嘉靖年間成書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記:“羊房北店”,“羊房南店”萬曆年間成書的《宛署雜記》記為“羊望店”。《行國錄》去:“白雲觀西六里羊坊店市西有崇壽寺。”清《五城寺院冊》稱:“觀音庵在羊坊店路南。”民國年間有文稱“羊房店”。新中國成立後稱羊坊店。
《日下舊聞考》、《宸垣識略》等書載:羊坊店西有崇壽寺,因寺門外有兩個鐵獅子,俗稱鐵獅子廟。創於明正德八年(1513),司設監監正劉允乘所建。寺監官道,山門內正殿三楹,東西廊各三楹。殿前二碑。

地理範圍

1、羊坊店街道與西城區、西客站管委會、豐臺區及本區八里莊、甘家口、萬壽路三個街道交界。
2、北端在海淀區羅道莊橋,南端在豐臺區蓮怡園北路,東端在木樨地橋,西端在萬豐路。
3、羊坊店街道北部從海淀區羅道莊橋起(與八里莊、甘家口、萬壽路街道交界)沿永定河引水渠到木樨地橋;南部東面從西客站起至豐臺區蓮怡園北路;西部南面從水衙溝路起至翠微路北(與豐臺區、萬壽路街道交界)。東部從木樨地橋起(與西城區相鄰)至北京西客站主樓東北角(與西城區、西客站管委會、豐臺區交界)。

歷史沿革

羊坊店街道辦事處之所以冠為“羊坊店”是由於1956年3月成立街道辦事處時,它的辦公地是設在當時的羊坊店村,故稱——羊坊店街道辦事處。
今天位於北京西客站北面的“羊坊店”早在金代曾經是公元1153年興建的中都城的內、外西北隅。羊坊店地名最早出現於《析津志》,這本書是元代人熊夢祥記述元大都和金中都以及遼南京有關官署、水道坊巷廟宇古蹟、風俗等北京風土人情的書籍,是現存最早專寫北京地方史地的文獻,這說明在遼金時期以有了“羊房店”這個地名。
古代的北京城的地理位置是處於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的接壤地帶,是一個多民族共居的中國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遼代開始北京由地域中心上升為全國中心。遼、金、元、清,建國均與遊牧民族相關,羊肉、羊皮、羊毛等成為必不可少的日用品。據《析津志》記載:遼代由於城內擁擠,凡是活的牛羊豬等家畜的交易都在城外進行,宰殺後方可入城上市。如“豬市在文明門外一里”。羊市大概在遼代就形成了,到了金中都時,每日要消費大量黃羊、羚羊、綿羊、山羊等,逐漸成為一個有關販賣羊及其客店、車馬店、各種作坊等相關產業的集市可見羊市的規模之大,所以稱為“羊房店市”。可見羊坊店不只是表示店名,而且又表示一個商業區域——有相當規模的城鄉集貿羊市。
羊市進入中都城裡的路稱為羊坊店路,古代的羊坊店路不是現在南北貫通的路,而是在老街道辦事處北面東西貫通直達會城門的路。
元大都興建後,羊市所在地成為郊野,到了明代走向衰弱演變為“坊”的居住村落,名為“羊望店”、“羊房店”,清代始稱“羊坊店”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