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大戰略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

羅馬帝國的大戰略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

《羅馬帝國的大戰略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作者論證並強調:羅馬帝國“歷史性成功”主要歸因於帝國初期大戰略的基本特徵。其中最重要的在於大戰略目標具備優秀的戰略性素質,以及其手段的高度多樣化。羅馬帝國初期大戰略的精髓在於“每個成分的設計部反映總體的邏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馬帝國的大戰略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280頁
  • 開本:32
  • 品牌:商務印書館
  • 作者:愛德華·勒特韋克 時殷弘
  •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0056946, 710005694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羅馬帝國的大戰略從公元一世紀到三世紀》對羅馬帝國的大戰略依照其發展演變的三大階段作了詳盡的考察和闡釋。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愛德華·勒特韋克 譯者:惠黎文 編者:時殷弘

圖書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章朱利烏斯-克勞狄體系
附庸國和機動軍:從奧古斯都到尼祿
一體系概述
二附庸國
三操控附庸
四軍隊的戰術組織
五兵力的戰略部署
六結論

第二章從弗拉維王朝到塞維魯王朝
“科學”邊境與阻絕性防禦:從韋斯巴薌到馬庫斯·奧雷柳斯
一體系概述
二邊防:戰術層面
三邊防:戰略層面
四附庸國體系的衰落
五軍隊
六結論

第三章縱深防禦
三世紀的大危機與新戰略
一體系概述
二變化著的威脅
三帝國的新邊界
四牆圍市鎮與硬點防禦
五邊境部隊
六行省部隊
七中央野戰軍
八結論
結語
對三種體系的評價
附錄
權勢和武力:定義和內涵
注釋
本書所引著作目錄
索引

文摘

不易捉摸之敵,特別是西亞和中亞的騎兵軍隊的運動戰。純軍團兵力在這樣的低烈度戰爭中會表現得相當糟糕,因為此類戰爭需要小規模和可分散的部隊、遠甚於突擊力的投射力以及儘可能多的騎兵,唯在茂密的森林和高山地形除外。不僅如此,此類戰爭通常不需要軍團里那么高度發達的工程技能。
軍團被訓練為一種緊密集中的大規模兵團去作戰;它擁有的投射力微乎其微,因為極少有“派勒姆”,而用手投擲的“派勒姆”的射程通常不超過100英尺。“不僅如此,軍團騎兵只能提供偵察員和警戒哨;它不足以適當地抵擋敵方騎兵,更完全不足以獨立地用作重型“突擊”騎兵,或以東方馬上弓手那種方式從事對敵方步兵的騷擾戰術。輕裝的或以其他方式更為機動的兵力能對軍團部隊發動打了就跑的襲擊,軍團部隊卻只能朝敵方力量中心緩慢但不懈地推進,以圍困或強擊攻陷之。
鑒於軍團部隊的專門化程度與其戰術局限,輔助部隊顯然不僅是軍團的添加物,而且與其互補,就像很久以前就被指出的那樣。“’多虧了輔助部隊,羅馬人能夠避免將其公民人力稀釋進它不適合的各個兵種,例如騎兵啪和投射部隊、弓箭手和投石器操作手。與此同時,軍團部隊的特殊能力賦予它們對敵人和不可靠盟友的“升級支配”,因為說到底,它們總是能在高烈度戰爭中壓倒輔助部隊。軍團部隊無法阻止輔助部隊逃遁,但它們能十拿九穩地在野外戰役或圍困戰中擊敗之,除非條件極為不利。在西42維利造反(公元69年至70年)期間,不利條件確實占了上風,當時兩個軍團(阿勞迪五軍團和普里米吉尼阿十五軍團)兵員減損,食物短缺,被懷有貳心的巴達維輔助部隊圍困在位於下日耳曼的選址不當的維特拉營寨,並且遭其屠殺;四個軍團(日耳曼尼卡一軍團、加利卡十六軍團、馬其頓四軍團和普里米吉尼阿十五軍團)後來被迫向造反者投降或投誠。
西維利造反具有軍團與輔助部隊之間戰爭的一般特徵:八個巴達維輔助步兵大隊造反,而西維利本人既是輔助部隊軍官,又是一位部落酋長(另兩位著名的造反者阿米尼烏斯和塔克法里納斯亦如此)。

序言

戰爭是歷史最悠久、往往也最重要的人類行為方式之一,而且在它與最為基本的人類社會存在形態即和平之間,有著非常深刻和廣泛的內在聯繫。戰爭與和平問題的根本,是在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人類心理等類基本動因的複雜作用下(1)戰爭的醞釀和形成;(2)戰爭的進行和操作;(3)和平的締造和維持;(4)在所有這些事態的展開過程中,戰爭與和平的具體性質的塑造以及上述所有基本動因的演化。
與此同時,關於戰爭的原本意義上的"戰略"不僅一向在政治/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還隨著對於戰爭與和平兩者的一體性探究的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